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宋艳

东港市水资源服务中心 辽宁丹东 118300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利工程中应用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的必要性,列举了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的常用技术类型,重点讲述了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要点,旨在充分发挥农田灌溉渠道衬砌防渗施工技术的优势和功能,保障水利工程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质量,实现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效益最大化,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利工程;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

正文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服务三农、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最大地发挥社会效益成为衡量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指标。农田灌溉渠道防渗是水利工程农田灌溉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工程实施后可有效提高灌溉保证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有效应用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把控好每一道施工工序,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选择适宜的衬砌材料,确保渠道防渗衬砌结构质量达标,保障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效益,满足农田灌溉需求。

 

1.水利工程中应用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十分有必要,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农田灌溉中的渠道渗漏问题。衬砌技术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施工处理,保证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农田灌溉渠道渗漏;二是减少农田灌溉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衬砌技术实施后,可有效降低输水渠道的糙率,降低输水损失,避免水量浪费,为农业种植提供充足的灌溉水量。

 

2.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主要技术类型

2.1 砌石衬砌

砌石衬砌是渠道衬砌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包括干砌石衬砌和浆砌石衬砌。

干砌石衬砌是将石块直接堆砌在渠道表面,石块之间依靠相互嵌挤和摩擦力来保持稳定。这种衬砌方式施工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对石块的形状和大小有一定要求,且防渗性能相对较弱。浆砌石衬砌则是使用水泥砂浆将石块粘结在一起。这样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防渗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不过,浆砌石衬砌的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成本也较高。

砌石衬砌的优点:一是取材方便:石料在很多地区都容易获取二是抗冲刷能力较强: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水流冲击。缺点:一是自重对渠道基础的要求较高而是施工质量受工人技术水平影响较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砌石衬砌方式[1]

2.2 混凝土衬砌

混凝土衬砌是渠道衬砌中应用广泛的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将混凝土浇筑在渠道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防护层。混凝土衬砌具有以下显著优点:一是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能有效减少渠道的渗漏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压力和水流冲刷,使用寿命较长三是表面光滑

少水流阻力,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缺点:一是成本相对较高:包括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二是对基础的要求较高需要有坚实稳定的基础,否则容易产生裂缝三是施工工艺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质量和养护条件。

混凝土衬砌在渠道防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条件和经济因素[2]

2.3 预制混凝土衬砌

预制混凝土衬砌是先在工厂或预制场制作好混凝土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渠道衬砌方式。优点:一是质量易于控制在预制场可以更严格地控制原材料、配合比和生产工艺,从而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二是施工速度快预制构件可以提前制作,现场安装速度相对较快,能够缩短工程工期三是减少现场施工干扰大部分工作在预制场完成,减少了现场的湿作业,降低对周围环境和施工进度的影响。缺点:一是运输和安装成本较高预制构件通常较重,运输和安装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二是接缝处理要求高相邻预制构件之间的接缝需要进行妥善处理,以保证防渗效果。

2.4 土工膜防渗衬砌技术

土工膜防渗衬砌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环保工程等领域的防渗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具有低渗透性的土工膜材料,铺设在需要防渗的区域,如渠道、水库、污水池等,以阻止水分的渗透和流失。该技术具有众多优点:一是土工膜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渗漏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土工膜具有较强的抗化学腐蚀和抗老化性能,使用寿命较长;三是施工相对简便,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和工程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坚实。然后将土工膜铺设并焊接或粘接牢固,避免出现缝隙和破损。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防渗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3.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要点

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渠道断面设计

3.1.1 应根据渠道的流量、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渠道的断面形状和尺寸。

3.1.2 常见的断面形状有 梯形1、矩形2 U 3等。

 

1                     2                      3

 

 

 

3.2 基础处理

3.2.1 对渠道基础进行清理和平整,清除杂物、松软 土层 和突出物。

3.2.2 必要时进行夯实或换填处理,确保基础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3 防渗材料选择

3.3.1 常用的防渗材料有混凝土、砌石、膜料等。

3.3.2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经济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渗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4 混凝土衬砌施工

3.4.1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性能进行试验确定。

3.4.2 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3.4.3 做好振捣工作,控制振捣时间和力度,防止过振或漏振。

3.5 砌石衬砌施工

3.5.1 石料应质地坚硬、无裂缝,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5.2 砌筑时要错缝砌筑,灰缝饱满,保证砌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3.6 膜料铺设

3.6.1 膜料铺设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和缺陷。

3.6.2 铺设时要保持膜料的平整和紧密贴合,避免褶皱和气泡。

3.6.2 做好膜料的拼接和锚固工作,防止膜料滑动或撕裂。

3.7 伸缩缝设置

3.7.1 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渠道稳定性,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伸缩缝。

3.7.2 伸缩缝的宽度和填充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确保能有效适应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降。

3.8 养护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衬砌表面湿润,养护时间根据材料和气候条件确定。

3.9 质量检测

对渠道防渗衬砌的厚度、强度、平整度、密实度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以上是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技术的主要要点,在实际施工中,还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渠道的防渗效果和使用寿命。

 

结束语

总而言之,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水利工程技术,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点和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对提高渠道输水效率、减少水量浪费、增强渠道稳定性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灌溉渠道防渗衬砌技术,以适应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更高需要

 

参考文献:

[1] 唐福林, 唐健. 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分析[J]. 新农民, 2024, (21): 55-57.

[2] 公占元. 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 农业灾害研究, 2023, 13 (11): 76-78.

[3] 白玉. 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技术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23, (08): 92-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