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的全过程应用探索——以三湾公园的城市设计为例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朱家萌

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人本主义为基础、城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城镇格局,这使得城市设计贯穿了规划编制、用途管制、空间管控、城乡高质量治理等一系列工作。注重城市设计的实施性,提出空间形态的管控要求,制定规划管理框架,可以使国土空间规划更加切实可行。城市设计规划的全过程导向,有助于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空间布局问题,充分体现国土空间规划的系统性。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全面开展,城市设计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三湾公园的城市设计为例,探讨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全过程应用。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全过程应用

正文


1. 三湾公园背景概述

三湾公园位于江苏省扬州老城南面,是古运河城区段的中段,是郊野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衔接处,曾是进入扬州的南部门户,承南启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2017年10月,三湾公园建成开放,获得广泛好评。扬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对三湾片区原先的“片区公园+住宅开发”的定位进行调整。2018年7月,基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三湾的新形势,市委协调会提出需要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度重新定位三湾片区,处理好大运河博物馆与三湾公园、扬州城的关系。

 

2. 国土空间规划的全过程应用探索

2.1研判区域角色定位

无论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城市空间形态、全域以及城区文旅空间结构而言,三湾片区都是规划为城市重要的文旅区。强化三湾片区文化旅游功能,可形成从瘦西湖、古城到三湾的贯通扬州中心城区南北的一条人文廊道。三湾片区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扬州文化旅游在产品结构和空间布局方面的不足,弥补深度体验游的空白,实现扬州文化旅游产业质的提升。

三湾片区是一个功能高度混合的滨水再开发区域,在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提升地区活力,优化城市文旅格局。其角色定位包含三方面:其一,是以展示、弘扬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博览区;其二,是以呼应扬州旅游名城科创名城建设的综合产业区;其三,是以展示滨水区活力、带动区域发展的休闲娱乐区。

 

2.2构建“一带一核多片”的空间结构

① 一带:运河公共服务带

沿运河规划布局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商务等功能,提升滨水区活力,强化与老城区、瘦西湖景区的联系。

② 一核:文旅核心区

以大运河博物馆为核心,结合其周边文旅用地、三湾公园共同打造三湾文旅核心区,布置文化博览、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主题乐园等设施,形成扬州城南部旅游目的地,成为整个地区的活力中心。

③ 多片:多个功能

功能的功能并非完全单一,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混合围绕文旅核心区形成风车状格局,与文旅核心区功能实现互动与互补。

 

2.3协调各类空间资源,统筹片区整体空间关系

①以历史为基底、以文化为纽带,构建复合文化空间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挖掘运河文化,整合各类历史遗存、工业遗产,以历史文化为基带,构建复合文化空间,多种功能融合、多种模式互促。将文博、旅游等功能进一步聚焦于大运河博物馆周边及三湾公园区域,通过大量的文化设施、旅游休闲设施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使三湾片区成为扬州又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②以快慢结合为策略,构建“高效便捷绿色健康”的交通系统

首先,合理组织区域路网,强化内外联系,加快G328货运功能向扬子津转移,构建三横两纵的高便捷进出交通。在三横两纵干路网之间形成高密度方格网的支路网体系,促进活力街区形成。

其次,构建便捷公交出行,打造连续慢行系统。公共交通的近期BRT、远期轨道交通直达核心。同时构建慢行交通,沿古运河打造滨水环型步道,注重生态与开放,适合户外健身。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

市级公共中心:设置市一级的重大公服设施:运河博物馆、会议中心、高级滨水酒店、文化艺术中心、运河会议中心、大型商业综合体等。

区级公共中心:设置购物中心、影剧院、体育场馆、公共活动广场等。

居住区级公共中心:设置居住区服务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派出所、公交首末站、居住区公园、学校等。

社区级公共中心:设置基层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居民健身设施、社区绿地等。

④ 坚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网络格局

构建“鱼骨状”蓝绿系统,以古运河为骨架,沿河道以及空间廊道延伸出去“枝状”绿廊,构架“鱼骨状”的蓝绿系统。

以三湾公园为核心,通过绿廊串联周边公园,如荷花池公园、七里河公园、蝶湖公园、街头公园等。

 

2.4加强空间秩序引导,形成不同区域分类指引

①以视觉廊道为秩序,合理划定高度分区,把控整体意向形态

文峰塔和大运塔作为三湾片区的两个重要地标,对三湾片区的形象展示至关重要。严格控制大运塔、文峰塔周边以及古运河沿线的视线通廊,连线南门遗址、文化艺术中心、七里河公园、科创社区、高旻寺塔,以大运塔、文峰塔为中心进行圈层高度控制,以古运河为基准进行阶梯级高度控制,通过全景型控制、视锥式控制和观赏面控制等多种方法形成合理的高度分区,构建基本空间秩序。

②梯度控制天际轮廓,打造舒缓有致界面

按照四个梯度进行制高点-地标建筑、核心区建筑群、城市主体形态、景观化建筑的控制。合理组织建筑形体,塑造有韵律的天际线。

③分片制定分区导则,严控各片空间特色

分片区对总体风貌、景观轴线、视线廊道、门户空间、街区控制、标志物、公共空间等内容提出引导要求。

 

2.5落实上位指导约束,强化规划的编督管衔接

①城市设计思维贯穿规划全过程,努力实现控规层面的“多规合一”

加强与各类规划、控制规定的衔接,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互渗透,注重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设计对控规从城市风貌、空间形态、指标体系等方面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控规对城市设计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落实。达到彼此补充完善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②科学量化系统分解管控的内容,有效推进片区“一张蓝图干到底”

刚性弹性结合,以图则形式细化管控要求,从总体风貌、街区控制、地块与建筑、道路交通、公共空间、视线控制等方面提出管控要求,并针对具体地块的性质、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提出详细控制指标。

 

3. 规划评价

在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导向下的城市设计规划中,规划评价与优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规划方案的评价与优化,可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发展的目标。

三湾公园城市设计有效指导了三湾及其周边相关规划的编制,规划的重要管控内容纳入《关于打造永恒城市经典若干规矩的实施细则》,并明确重要地段的建设项目须严格按照确定的控规和城市设计导则要求执行,具体管控要点作为刚性要求落实到地块设计条件。

三湾公园城市设计有效引导了三湾及周边近期项目的建设,规划突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主体地位,周边建设注重与大运河博物馆的协调控制,如重要城市天际线控制、重要空间视廊控制等。目前扬农化工集团已完成拆迁工作,从大运塔看文峰塔视廊效果得到较好的改善。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全过程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总结和展望,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注重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的运用注重城市设计的实施性,加强可持续性和创新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姚钰.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方法探讨[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3.

[2] 付凡,李飞翔.国土空间视角下总体城市设计技术方法探讨[J].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