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速度”中解读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
摘要
关键词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速度;视觉体验;功能美学
正文
引言:城市道路如同城市的脉络,而景观设计则是其装饰与内涵体现。在现代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速度成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元素。不同的速度下,人们对道路景观有着不同的感知与需求,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速度因素,以打造出更加适宜、美观且高效的城市道路景观。
1. 速度与城市道路景观的关系
1.1 不同速度下的视觉感知
在城市道路的语境中,不同速度下的视觉感知有着复杂而微妙的差别。当人们处于高速行驶状态时,例如在城市的快速路或者高架桥等交通要道上,视野会相对变窄,远处的大型物体更容易被聚焦,而周边的细节则会被模糊化。这是因为高速运动时,人的视觉系统需要快速捕捉关键信息以保障安全行驶。此时,像大型的标志性建筑、山脉轮廓等会成为主要的视觉焦点。而在低速行驶时,比如在社区内部的道路或者步行街,人们的视野则会变得开阔且更注重细节。路边的花草、小的装饰性雕塑、店铺的招牌等都会进入视觉范围并被仔细感知。这种不同速度下视觉感知的差异,要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速度状态。如果在高速道路旁设置过多的小型、分散的装饰元素,不仅无法被驾驶者有效感知,反而可能分散其注意力,带来安全隐患。相反,在低速的休闲道路上,如果缺乏丰富的细节元素,则会使整个道路景观显得单调乏味,无法满足步行者对环境细致体验的需求。
1.2 速度对景观元素的筛选
速度在城市道路景观元素的筛选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快速行驶的道路上,景观元素需要具备简洁、醒目的特征。大型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元素才能够在瞬间被驾驶者识别。例如,高大的路灯杆,其高度和独特的造型能够在远距离就被看到,起到引导和标识的作用。还有道路两旁的大型绿化隔离带,它们以大面积的绿色色块在高速行驶者的视野中形成一种稳定而连贯的视觉印象。而对于慢速交通道路,景观元素的选择则更为多样化和细致。在这样的道路环境中,可以容纳更多小型、精致的元素。像路边摆放的小型艺术花钵,里面种植着色彩斑斓的花卉,每一朵花的形态和颜色都可以成为吸引路人目光的元素。还有那些富有创意的街道家具,如造型独特的长椅、垃圾桶等,它们虽然在高速行驶时可能被忽略,但在慢速交通的情况下却能成为增添道路景观趣味性和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速度决定了哪些景观元素能够被有效纳入道路景观体系中,是设计过程中必须深入考量的因素。
1.3 速度与景观连续性
速度与城市道路景观的连续性紧密相关。在快速交通的道路上,景观的连续性是保障驾驶安全和舒适体验的关键。连续的景观元素能够引导驾驶者的视线,使其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保持一种视觉上的流畅感。例如,道路两旁连续的绿化植被,无论是树木的排列还是草坪的延伸,都应该保持一种有规律的节奏。如果在一段道路上绿化突然中断或者出现杂乱无章的布局,就会干扰驾驶者的视线,造成视觉上的突兀感,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于慢速交通道路而言,景观的连续性更多地体现在空间体验的连贯性上。比如在一条古街的改造中,从街头到街尾,传统建筑的风格、街道的宽度、地面的铺装材质等都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延续性。即使在中间有一些小型的广场或者节点,也应该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其与整体的街道景观相融合,而不是破坏这种连续性。速度不同,对景观连续性的要求在形式和内涵上都有所不同,但都是构建优质城市道路景观不可或缺的方面。
2. 速度影响下的道路景观功能设计
2.1 快速交通道路的功能景观
快速交通道路的功能景观设计有着其特殊的要求和使命。首先,在安全功能方面,景观元素需要起到明确的引导和警示作用。例如,在道路的弯道处,高大且带有明显反光标识的交通指示牌与周围的绿化植被相结合,既能够引导驾驶者提前做出正确的驾驶操作,又能在视觉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道路中间的隔离栏,除了起到分隔车流的作用外,其造型和颜色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可视性,防止驾驶者因视觉疲劳而误闯。其次,在环境保护功能上,快速交通道路的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大量的绿化植被可以有效地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同时树木的枝叶还能够吸附灰尘等污染物。再者,从交通效率的角度来看,快速交通道路的景观布局不应阻碍交通流畅性。例如,道路两旁的景观植物不能过度生长延伸至行车道,以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快速交通道路的功能景观设计必须在保障交通安全、提高环境质量和维持交通效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适应高速行驶的需求。
2.2 慢速交通道路的功能景观
慢速交通道路的功能景观与快速交通道路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慢速交通道路上,景观更多地是为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和停留空间。从功能上讲,首先是提供休息功能。在道路两旁设置足够数量且布局合理的长椅,长椅的材质和造型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让行人能够舒适地休息。同时,长椅周围可以搭配一些小型的绿化景观,如盆栽植物或者小型的花架,营造出宜人的休息氛围。其次,慢速交通道路的景观要具有社交功能。例如在社区内部的道路旁设置一些小型的公共活动空间,像儿童游乐区、老年人的健身区等,这些区域的景观设计要与功能相匹配。游乐区可以采用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设计元素,健身区则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并搭配遮荫的树木。再者,慢速交通道路的景观还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在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道路景观要体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如传统建筑的修复与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街道铺装等,让行人在慢行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慢速交通道路的功能景观旨在满足行人在慢速移动中的各种需求。
3. 速度与道路景观美学
3.1 动态美学中的速度因素
在城市道路景观的动态美学中,速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当车辆或行人在道路上移动时,速度赋予了景观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在快速行驶的情况下,景观元素的快速切换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视觉韵律。例如,沿着高速公路行驶,远处的山峦、田野和城市建筑快速地在视野中交替出现,这种快速的视觉变化就像一部节奏明快的电影画面。而速度也影响着景观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视觉上的感受。在高速行驶时,远处的大型建筑相对于快速移动的车辆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这种比例上的视觉冲击是动态美学的一部分。对于慢速交通来说,动态美学更多地体现在对细节的逐步发现上。步行者在慢速的道路上可以细细品味每一个景观元素的美,如一朵盛开的花朵的花瓣纹理、一块古老砖石的质感等。速度不同,景观的动态美学表现形式也不同,它要求设计师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速度所带来的不同美学体验,从而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城市道路景观。
3.2 速度对色彩与材质的影响
速度对城市道路景观中的色彩与材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快速交通道路上,色彩需要具备高对比度和高辨识度。例如,交通标识牌通常采用鲜明的红、黄、绿等颜色,这些颜色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能够迅速被驾驶者识别。道路的路面材质在颜色上也应该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以便在快速行驶时能够清晰地界定道路范围。而且,从材质的角度来看,快速交通道路的路面材质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抗滑性,以保障交通安全。对于绿化植被的材质,应该选择那些能够在高速行驶中保持稳定形态的植物种类。而在慢速交通道路上,色彩和材质的选择则更加注重质感和细腻度。在步行街道上,地面可以采用具有独特纹理的砖石铺地,如带有手工雕刻图案的石板,这些材质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给行人带来丰富的体验。在色彩方面,慢速交通道路可以采用柔和、温暖的色调,如米色、淡木色等,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速度决定了色彩与材质在道路景观中的表现方式和功能需求。
4. 基于速度的景观设计策略
4.1 分层式景观设计
分层式景观设计是基于速度考量的一种有效策略。在快速交通道路上,分层式设计主要体现在不同高度的景观元素布局。例如,最底层可以是贴近地面的草坪和低矮的灌木,它们主要起到稳定道路边缘视觉、防止水土流失等基础功能。中层可以是一些中型的树木,这些树木的高度既能在高速行驶时被快速识别,又不会遮挡远处的重要景观或者交通标识。高层则可以是一些高大的标志性景观元素,如大型的雕塑或者高塔,它们在远距离就能够吸引驾驶者的注意力,起到地标性的引导作用。在慢速交通道路上,分层式设计更多地体现在空间功能的分层。例如,最底层可以是供行人行走的平坦路面,路面的材质和色彩要符合慢行的需求。中层可以是一些街道家具和小型的绿化景观,如长椅、花钵等,为行人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元素。高层可以是一些建筑的外立面装饰或者树冠的覆盖,为整个慢行空间营造出一种温馨、宜人的氛围。分层式景观设计根据速度的不同,合理安排景观元素的层次关系,提升道路景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4.2 序列式景观布局
序列式景观布局也是基于速度的重要景观设计策略。在快速交通道路中,序列式布局强调景观元素在行驶方向上的有序排列。例如,在一条高速公路上,从进入城市的入口开始,交通标识牌、路灯、绿化隔离带等景观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排列。这种序列式的布局能够引导驾驶者的视线,使其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形成一种预期,知道下一个景观元素大概会在什么位置出现,从而减少视觉上的突兀感和驾驶的疲劳感。同时,这种序列式布局也有助于提高交通安全性。在慢速交通道路上,序列式景观布局更多地体现在空间体验的序列性上。比如在一条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从街区的入口开始,传统建筑的展示、街道小品的设置、绿化景观的分布等都按照一定的文化主题或者历史脉络进行有序的排列。行人在慢行过程中能够逐步体验到街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这种序列式的景观布局增强了慢行道路的文化吸引力和空间体验感。
5. 速度考量在城市道路景观发展中的意义
5.1 提升城市形象
速度考量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代城市中,快速交通道路是城市的动脉,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着外来者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以《武穴市南高速口景观工程》项目为例,当人们驾车从高速匝道下高速时,车速从120码降至匝道口的80码,匝道转弯处的40-60码,以及收费口处的30码,景观的布局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80码时人们会看到高耸的武穴港城文化特色雕塑,是人们初到武穴的第一印象,也是武穴人高速回家的第一记忆点;在匝道行驶时,人们会看到保留在匝道中央的大水塘、生态绿岛和周围大开大合的植物配置;过收费站后起始速度为40码,或人们在此停留稍作休憩,植物设计以精细化景观为主,搭配武穴文化的特色景墙,将“千年广济,大美武穴”娓娓道来,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个富有活力、多元包容的城市形象。
5.2 改善居民体验
速度考量对改善居民体验至关重要。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他们在不同速度的道路上有着不同的活动需求。在快速交通道路上,良好的景观设计能够减少居民在通勤过程中的疲劳感和烦躁感。例如,合理的绿化布局可以减少噪音干扰,舒适的视觉环境可以让驾驶者在行驶过程中保持放松的心态。而在慢速交通道路上,景观设计直接关系到居民的休闲和社交体验。如在社区内部的道路上,美观且功能齐全的景观设施,像舒适的长椅、儿童游乐区等,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历史文化街区,富有特色的景观能够让居民在漫步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速度因素的考量之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全面地顾及居民在不同交通速度状况下的各类体验需求。无论是快速行驶时对道路整体流畅性与秩序感的视觉感受,还是慢速通行时对道路周边细节景观的细致体验,都能被涵盖其中。
结束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速度考量是多方面且意义深远的。从与景观的基本关系,到功能、美学设计,再到整体的策略与发展意义,速度始终贯穿其中。把握好速度因素,能够让城市道路景观更好地适应现代城市生活,成为展现城市魅力、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赵佳玉.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配置思考[J].现代园艺,2021,44(12):64-65.
[2]廉洪朋,姬园园,张海霞.绿化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217-218.
[3]邹媛媛.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探析[J].江西建材,2020(8):208,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