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BIM技术;水利工程;造价管理
正文
中图分类号:TU1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今建筑行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BIM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提供了一种集成化、可视化的管理工具。利用BIM技术可实时更新项目的造价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可以缩短施工各阶段造价人员建模时间,避免建模造成的数据丢失和错误,合理实现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工作的有效性。
1、BIM技术概述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也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开展数字化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工具。BIM技术具有良好的协同性和交互性,支持各参建方在同一平台上协同工作,管理者与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时交流和共享设计数据,提高沟通效率和数据管理水平。BIM技术能够进行空间碰撞分析,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减少后期施工的返修次数。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通过BIM模型进行成本模拟和预测,有利于项目成本的控制。在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通过与相关算量软件的对接,避免产生漏算、错算的情况;提前对各专业间因关注点不同导致的“设计碰撞”作出预判,在设计过程中消化解决,降低对后期施工生产的影响。进入施工阶段后,BIM技术更是可以利用其全过程平台的优势帮助施工单位实现工程计量的准确提取与统计、进度款的有效控制,还可以及时应对设计变更,尽量降低重复施工的损失,对于非己方过错的索赔也可提供佐证。当项目进入竣工结算阶段时,可以利用BIM这个贯穿项目整个过程的技术平台,汇总各方面的工程信息与资料,方便审查人员随时进行调取和查阅,减少了审查时间,提高了审查效率。
2、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模拟实施,根据输入的各项参数可以实现三维模型的呈现,还能通过使用插件达到漫游的效果,较二维模型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建设项目各参与方识图的难度。在进行安装及市政工程施工前可通过使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碰撞测试,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同专业间管道的碰撞现象,减少工程变更事件的发生,降低索赔与反索赔事件发生概率,实现成本有效控制。BIM技术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实现信息的储存和计算两项功能。项目管理者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建立拟建项目所需的材料、人工、机械的市场价格信息库,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者亦可根据市场信息更改价格参数,从而实现成本的动态管理。造价人员通过在建立BIM模型的过程中输入各项构件所使用的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参数信息,可以实现三维建筑模型、时间参数以及消耗物资参数的集成,可以一次性实现总价的计算。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能将不同建设阶段各参与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而使得各参与方之间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减少因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的资源浪费、成本增加。
3、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应用
3.1、设计阶段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使用BIM技术构建工程模型首先是创建精确的3D数字模型,包括建筑物的几何结构,还集成了材料属性、设备信息、成本估算与时间计划等与建筑生命周期相关的所有信息。需要收集功能需求、预算限制、时间框架以及可持续性目标等项目需求,此项工作对于后续模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基于收集到的信息,使用专业的BIM软件如Revit或ArchiCAD开始构建初步的三维模型,确保模型的几何维度与建筑元素的位置准确无误。当初步模型建立后,通过各种BIM集成工具进行结构分析、能源模拟、光照分析等,确保设计符合技术与性能标准。将详细的建筑材料、施工方法与成本信息添加到BIM模型中,不仅包括物理属性,还包括供应商信息、单位成本等。再利用BIM模型进行成本估算与模拟,随着设计的变更,模型会实时更新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监控预算并作出调整。
3.2、招投标阶段
将BIM技术用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进行工程量的精准计量已经成为普遍共识。造价工程师只需按照设计图纸中的标注内容,便可以利用BIM算量软件,对工程项目中的钢筋工程量进行系统化计算,对不同材料数据展开清单比对,完成对材料价格范围波动的计算;并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需求,对材料的具体单价进行明确,保障造价方案编制的科学性及完善性[1]。
3.3、工程施工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BIM软件可以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通过软件模型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可以很好的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特殊因素导致的进度和成本偏差进行及时纠正,根据纠正结果,及时对整个项目总体目标作出相应的调节,对整个项目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动态的实时关注,保证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好成本数据,从而对整个项目的总体建设过程中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外界的环境因素、市场因素及政策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施工过程产生相关影响,往往这些也是造成工程造价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关联进度和成本信息,形成模型并添加时间参数,对施工工序进行模拟,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指导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BIM技术的合理化利用,能够对费用进行合理化的控制,实时对模型进行更新,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BIM技术具有信息储存及协同分享的功能,并且能根据已有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协同困难的问题,有利于造价工作精细化管理有效推进[2]。
3.4、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作为项目实现的最后阶段,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精确的BIM模型,造价人员结合结算资料将竣工结算工程量和费用进行审核,并对照建模工程量与竣工结算工程量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价”和“量”的对比。项目各参建方、结算审查部门也可以随时调取共享相关数据,显著提高了竣工结算的效率和质量,也避免了因为质量问题而产生的经济纠纷。。模型能够给出精确的决算信息,从而更好地提升验收和决算的速度,对实现数据决算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并能为项目的进展提供有力的保证,这也是减少建设工程费用的主要途径。通过BIM技术的合理化应用,能够完整地、结构化的采集建筑物项目资料,快速对项目完工情况进行统计,合理分析项目的经济性,为项目工程提供可参考的数据,提高了工程分析结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精细化管理已成为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项目的需求。而BIM技术的出现为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切实提高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准确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实现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薛蛟.GPS-RTK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18):195-196.DOI:10.14018/j.cnki.cn13-1085/n.2020.18.086.
[2]程蔚.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279-280.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0.03.134.
[3]梁姈.试论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5,(03):52-53.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3.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