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工程中使用超过8cm支模结构的一种施工技术,作为高空作业形式,其对施工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于其他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风险高、难度大,对施工人员和施工技术要求高,若施工技术存在问题,不仅会降低工程质量,还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不可补救的损失。因此,需要针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加强技术控制,提高施工质量。
1、 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在现代房建施工过程当中,工程规模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工程建设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因此,在开展房建施工工作时,对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是十分必要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升房建工程整体的承载能力,提升建筑的稳定程度,增加建筑的强度,有效减少建筑体在资源方面的损耗等[1]。并且,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构件,支撑系统能够起到基础作用,特别是在跨度、荷载方面,更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确保技术的应用能够依照房建结构本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定。
2、 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特点
高支模施工技术通常用于大型工程,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将所有的技术细节分解,从而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混凝土塑形机构,并对其进行加固,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体系。但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一些操作环节存在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技术实施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运用信息化技术,科学评估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
3、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3.1施工准备
(1)设计与方案准备。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准备工作。这包括对建筑结构的构造和荷载进行充分分析和计算,确定合理的支撑系统布置和模板选型。同时,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模板的拆装顺序、施工步骤、施工工艺等。(2)材料准备。高支模施工技术需要使用高强度、轻型、可重复使用的模板和支撑系统。在施工前,需要对模板和支撑系统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质量和完整性。同时,还需要准备足够的模板和支撑材料,以满足施工需要。(3)施工场地准备。施工场地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地基处理、场地平整、标线等。场地准备需要考虑到支撑系统的布置和模板的安装,确保施工现场具备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安全环境。(4)施工人员培训。高支模施工技术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包括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支撑系统的调整和组装、施工工艺的掌握等。培训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施工操作的安全和高效。(5)施工计划编制。施工准备阶段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施工顺序、质量控制等。施工计划应考虑到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2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拆除的合理操作对于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支模拆除环节,跨度不超过8m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方可拆除模板;8m以上的高支模,混凝土强度100%时方可拆除模板。高支模拆除应按照合理的顺序和方法进行,遵循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原则。通常,首先拆除横向支撑,然后再拆除纵向支撑,最后拆除立柱和立梁。在拆除过程中,应采取逐步拆除的方法,确保拆除过程平稳、稳固,避免产生意外变形和坍塌。高支模拆除的速度和力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宜过快或过大。过快的拆除速度和过大的拆除力度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不稳定和变形,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拆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拆除力度,确保拆除过程平稳进行。高支模拆除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施工标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搭设足够的安全围挡和警示标志,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人员站立在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3外连装置
刚性连接件可以有效提升架体的稳定程度,在房建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刚性连接件可以选择钢管套箍,并在脚手架及其周围的结构上,利用直角扣件将这些钢管套箍进行有效连接,并且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在所有外框架柱位置,在距离地面1米的位置以及距梁下1米的位置增设一个拉结点,之后再借助双杆箍柱式对其进行连接,从而有效提升支模架整体的稳定程度[2]。
3.4梁模板施工
在工程施工中,为保证工程质量、控制造价、缩短施工周期,在建造和安装梁模板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1)在混凝土结构中,必须确定结构尺寸、位置,合理设计结构和形状。(2)梁式模板施工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承压能力和模板施工工艺要求,检查其刚度、强度、稳定性等,因此,对材料和技术要求非常高,必须符合相应标准。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严格进行质量检验,防止材料、设备等出现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避免其承载力不够而引起整体失衡,导致变形、连接部位出现问题。(3)梁板安装前,应按照高质量、高效率原则,严格控制裂缝,防止漏浆等问题。在房建施工中,梁模施工是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严格控制梁模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3]。
3.5混凝土浇筑
首先,完成模板施工后布设输送管线,检查输送管线质量,达到质量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要避免水平振动荷载过大。组织施工过程中保证模板受力均匀,将荷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浇筑工作严格遵守规范流程,由于浇筑量大,需采取分层浇筑的作业方式,并及时进行振处理。浇筑过程中控制厚度为0.35m,并注意检查混凝土压实度,确保每层浇筑的均匀性,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差异。再次,每层浇筑后都需要进行振处理,通过快插慢拔方式进行振时,注意避免漏振。振期间要密切关注缝隙位置,一旦发现渗漏需要立即处理。最后,由于高支模体系使用的混凝土结构较大,为避免混凝土表面发生开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处理,使用二次浇筑的方法补救。浇筑混凝土后密切关注混凝土凝固状态,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混凝土裂缝等问题。裂缝的产生主要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因此施工期间需要检查混凝土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利用冰水冷却砂子,达到稳定混凝土温度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为推进房建施工安全稳定开展,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强化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并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应用在房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技术取得极大的进步和发展,在考虑房建施工情况和基础结构稳定支撑效果的同时发挥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恺.房屋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空间,2021,(S2):648-649.
[2]郭强.建筑工程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1,(22):155-157.
[3]李倩.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10):236-237+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