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的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技术分析
正文
引言
在高速公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车辆行驶稳定、安全、经济的要求越发严苛。桥头跳车问题也随之凸显,直接影响公路的正常应用,降低了公路公路综合效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桥头跳车的不良影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选择有效的处理方式,提高病害解决效率,为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下文笔者也将围绕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交通领域发展提供助益。
1、桥头跳车病害的概述
桥头跳车属于高速公路项目中经常产生的病害问题之一,其所指代的就是车辆在通过桥梁和路基相互连接的位置时,因为受到桥台与路基之间存在的沉降差异的影响,使得路面产生高差问题,最终造成车辆出现颠、跳跃的情况。这一情况出现不但会严重降低行车舒适度,还会对车辆与路面构造带来损伤,降低公路应用寿命。通过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发现,桥头跳车病害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桥台与路基之间沉降不匀[1]。桥台一般而言应用了桩基础亦或是扩大基础,其沉降量相对较小。而路基则应用了土石填筑,其沉降量比较大。这样一种沉降差异主要由于路基填料的压缩、固结、地基沉降等原因造成的。除此以外,桥头路基的压实性较差,排水不顺畅、填料选择不合理也会使得桥头跳车病害出现。
如若产生了跳车病害问题,那么将会对公路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其会降低行车舒适性,加剧车辆行驶阻力,增加油耗,车辆的悬挂系统、轮胎等部件也会产生额外磨损,严重缩减车辆的应用寿命。在跳车病害问题的出现过程中,路面结构必然会受到损坏,如裂缝、坑槽等,提高养护所需要的资金费用。
2、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病害处理技术
2.1设置过渡性路面
通过笔者分析研究发现,跳车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桥台和路基之间存在的沉降差异造成路面高差,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了颠簸。而通过过渡性路面的设置,可以在桥台以及路基之间形成平滑的过渡,高效降低高差,缓解跳车现象。在进行过渡性路面设置工作时,工作人员应该先对桥台以及路基的沉降状态展开细致研究与评估,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沉降差异的实际数据,结合评估成果,规划恰当科学的过渡性路面构造[2]。一般情况下来说,工作人员可以应用渐变式过渡,也就是路面厚度与材料强度在桥台向着路基方向逐渐变化。临近桥台的位置应用强度稳定的材料,如混凝土亦或是沥青混凝土,以此保障路面具备优异的承载性能。远离桥台的位置可以应用强度稍小但是具备较强柔性的材料,如级配碎石,以此来有效适应路基沉降变形问题。在施工进程中,应该严控过渡性路面的施工成效,精确控制各段路面的厚度以及坡度,保障过渡平整稳定。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不同材料之间的衔接处理,规避产生接缝问题。对于排水工作而言,需要设置完备的排水系统,规避水分流入路基造成沉降加剧[3]。
2.2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工作的进行与桥台和路基沉降差异之间息息相关,属于改善跳车问题的基础举措。地基处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强化路基荷载性能以及稳定度,降低其沉降量,以此确保地基和桥台沉降保持相同,规避高差产生。对于不同地质环境来说,工作人员应该使用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如若高速工程施工区域存在软基,那么工作人员即可应用排水固结、深层搅拌等技术。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即可应用换土垫层技术、强夯技术等,打消地基的湿陷性,确保地基土壤处于密实状态,提升荷载性能。在进行地基处理工作前期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细致完备的勘察工作,查明地基土的特点、分布情况和物理力学参数,以此为设计工作的进行提供精确数据基础。结合勘察成果,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处理手段,并进行施工设计规划。在施工作业开展进程中,应该严格依据设计标准进行质量管控,保障地基处理工作的进行符合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应该做好沉降观测作业,详细监测地基的沉降量以及沉降速度,根据监测内容调整施工方案。在高效科学的地基处理下,避免桥头路基沉降问题发生,消除跳车病害。
2.3科学选择桥头路堤填料
在桥涵结构物台背填筑材料,就需要选用板结性优良、可压缩性低、压实速率快的材料,如碎石土、砂砾土等,并做到填料级配恰当科学。这样一种方式有益于台背填料的快速高效固结与顺利排水。
2.3.1设置枕梁和搭板
在填料选择进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优选强度稳定、压缩性小的材料,如砾石等,这些材料的应用可以高效降低路堤自身的压缩沉降影响,并和桥台之间形成稳定的过渡。与此同时,在进行填筑时,工作人员需要严控填料压实性,保障其满足设计标准,以此强化路堤稳定度和承载性能。进行枕梁与搭板的设置工作是缓解跳车病害的有效措施[4]。通过笔者分析研究发现,枕梁一般情况下来说常被设置在桥台背面的路基中,其可以强化路基整体刚性,分散车辆荷载压力,降低路基沉降影响。搭板则属于一段简支板,一端处于桥台上,另一端处于路基上,形成了一个完备的过渡段。车辆在通行的过程中,搭板可以提供一个平滑的过渡,降低跳车问题造成的影响。搭板的长度以及厚度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通常而言,搭板的长度越长,那么过渡效果将会更加优异,但是所需要的资金费用也就越多。搭板的厚度可以结合车辆荷载压力和路基沉降情况有效确定,以此保障其具备优良的强度与刚度。在施工进程中,应该保障枕梁和搭板施工稳定性,严控其所处位置和标高,确保与桥台和路基之间的顺利衔接。
2.3.2设置变厚式埋板
与过去所应用的等厚搭板有所差别,变厚式埋板的厚度在桥台向着路基的方向逐渐减少,形成了一种渐变式的过渡。这样一种设计方式可以更加高效地应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避免应力过于统一,降低跳车几率。变厚式埋板的设计应该在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如路基沉降量、车辆荷载等。经由科学高效的结构设计方式,可以保障变厚式埋板在向广大驾驶人员提供平滑式行车体验的同时,发挥出优良的受力作用。在施工建设阶段,工作人员需要精确控制变厚式埋板的厚度以及坡度,保障其和桥台、路基之间的衔接顺滑稳定。除此以外,还应该走好变厚式埋板与路基之间的反滤层设置工作,规避路基细粒进入埋板下方,降低其应用寿命。经由科学高效的埋板设置,可以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地缓解跳车病害,保障高速公路舒适性与稳定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头跳车病害问题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应用,在实际施工进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处理技术,切实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稳定性,为社会发展和交通领域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洪亮,王晓锋,汤祖杰,等.基于行车振动加速度的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理论反算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2[2025-05-17].
[2]侯中岭,李显强,王彤,等.高速液压夯实机台背夯实试验设计及效果评价[J].山西建筑,2024,50(18):140-143.
[3]肖凯,崔伟,黄伟,等.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桥头搭板受力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24,39(04):66-72.
[4]蔡炳良,陈得意,胡俊亮,等.基于弧形搭板的桥头跳车处治机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3,40(05):150-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