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施工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黄志英

上海城建水务工程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分公司 上海市 200092

摘要

本文聚焦城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施工,深入剖析改造过程中面临的施工场地条件复杂、设施设备老化与技术难题、居民协调与沟通问题以及资金筹集与成本控制等难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施工场地管理、解决设施设备与技术问题、加强居民沟通与协调、拓宽资金渠道与控制成本等对策,旨在为提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施工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施工难点;对策

正文


、城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概述

1.1 二次供水的概念与作用

   二次供水是指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市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在城市中,由于地势差异、高层建筑增多等因素,二次供水成为保障居民用水的必要手段。它能确保不同楼层居民都能获得稳定的水压和充足的水量,满足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如洗漱、烹饪、清洁等,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现状

   许多老旧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年代久远,普遍存在设备老化、管道锈蚀等问题。供水设备如水泵、水箱等,长期运行且缺乏维护保养,性能大幅下降,不仅增加了能耗,还时常出现故障,影响供水的稳定性。管道老化破裂现象频发,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还可能造成水质污染,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老旧小区的二次供水管理模式较为混乱,部分小区甚至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使得设备维护、水质检测等工作难以有效开展[1]

、改造施工中的难点分析

2.1 施工场地条件复杂

2.1.1 空间狭窄

   老旧小区建设时规划标准较低,小区内空间布局紧凑,道路狭窄,绿化用地有限。在二次供水改造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堆放空间不足,影响施工进度。例如,在一些老旧小区,大型施工机械难以进入,只能依靠小型设备进行施工,效率低下。而且,狭小的空间使得施工人员操作不便,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

2.1.2 地下管线错综复杂

   老旧小区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多种管线。由于缺乏准确的管线图纸资料,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难以确定管线的具体位置和走向,极易造成管线损坏。一旦发生管线破损,不仅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燃气泄漏、触电等,同时也会导致施工延误,增加施工成本。

2.2 设施设备老化与技术难题

2.2.1 设备老化严重

   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备长期使用,老化现象严重。水泵叶轮磨损、电机老化,导致水泵效率降低,能耗增加;水箱腐蚀漏水,不仅影响水质,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老化设备的拆除和更换工作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而且,由于设备型号老旧,市场上可能难以找到完全匹配的替换产品,给设备更新带来困难。

2.2.2 技术标准差异

   不同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二次供水采用的技术标准存在差异。早期建设的小区,供水系统设计简单,与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在管材选用、水质处理工艺等方面,老标准难以满足当前对供水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技术标准的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这增加了技术难度和施工复杂性[2]

2.3 居民协调与沟通问题

2.3.1 改造意愿不一致

   老旧小区居民年龄层次、经济状况和生活需求各不相同,对二次供水改造的意愿也存在差异。部分居民认为改造会带来施工噪音、停水等不便,影响日常生活,对改造持抵触态度;而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居民,担心需要承担过高的改造费用,也对改造工作不太支持。这种改造意愿的不一致,给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带来了阻碍。

2.3.2 信息沟通不畅

   在改造过程中,施工单位与居民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居民对改造方案、施工进度、停水时间等信息了解不及时、不全面,容易产生误解和不满。施工单位也未能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导致一些改造措施无法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2.4 资金筹集与成本控制

2.4.1 资金来源有限

   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设备采购、管道更换、施工费用等。目前,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居民自筹,但政府财政资金有限,难以完全覆盖改造费用。而居民自筹部分,由于居民经济状况不同,筹集难度较大。一些老旧小区居民经济条件较差,无力承担改造费用,导致资金缺口较大,影响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

2.4.2 成本控制难度大

   在改造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场地复杂、设备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成本控制难度较大。施工场地狭窄可能导致施工效率降低,增加人工成本;地下管线复杂可能引发意外事故,增加修复成本。此外,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不稳定,也会对成本控制造成影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可能导致改造工程超预算,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应对改造施工难点的对策

3.1 优化施工场地管理

3.1.1 合理规划施工空间

   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深入了解小区地形地貌、建筑布局等情况,结合改造方案,合理规划施工空间。专门设置材料堆放区和设备停放区,能确保施工场地整洁有序,避免材料设备随意堆放导致的混乱,提高施工效率。针对狭窄通道,分段施工是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有效方式,可避免大规模施工造成的交通堵塞和噪音干扰。另外,挖掘小区内闲置空地的利用价值,或临时租赁周边场地,能有效解决施工空间不足的难题,为施工顺利开展提供空间保障[3]

3.1.2 详细勘察地下管线

  施工前,组织专业的管线探测队伍并借助先进技术,是保障地下管线安全的关键。利用地下雷达、管线探测仪等设备,能对小区地下管线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勘察。在此基础上,绘制出精确的地下管线图,清晰标注各类管线的位置、走向和埋深等关键信息,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依据。施工过程中,严格依据管线图操作,能有效规避误损管线的风险。而对于可能存在风险的区域,采用人工探坑的方式进一步确认,这种谨慎的操作方法,能最大程度避免因盲目施工而损坏地下管线,确保施工安全与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3.2 解决设施设备与技术问题

3.2.1 更新和升级设备

   在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中,依据设备实际状况选配合适新设备至关重要。应优先采用节能、环保且高效的产品,像变频调速水泵,它能依据用水需求自动调节水泵转速,降低能耗;不锈钢水箱则可避免水质受污染。选型时,要充分考量设备兼容性与可扩展性,使新设备与现有供水系统良好适配,还能为未来系统升级预留空间。此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安装,完成后仔细调试各项参数,及时排查和解决潜在问题,让新设备稳定运行,为居民提供优质稳定的供水服务。

3.2.2 统一技术标准

   在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时,统一技术标准是保障改造质量的核心。改造应以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准则,全面改造二次供水系统。为此,需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小区内不同技术标准的供水系统展开评估分析,精准找出问题,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在具体施工环节,如管材选用,要依据标准选择耐腐蚀、卫生安全的管材;水质处理工艺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水质达标;设备安装也遵循标准规范操作。只有在各个环节都严格落实标准,才能保证改造后的供水系统满足居民用水需求,提升供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3 加强居民沟通与协调

3.3.1 提高居民参与度

   提高居民参与度是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可以借助社区宣传、召开居民座谈会等多样方式,全方位向居民阐释二次供水改造的必要性、具体方案以及预期能带来的良好效果,让居民深入了解改造工作,消除心中顾虑。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到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对改造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当居民切实感受到自己是改造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时,会主动增强对改造工作的认同感与支持度,形成居民与施工方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改造工程顺利开展[4]

3.3.2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立施工单位与居民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对二次供水改造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可借助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短信等多元化渠道,实时向居民通报施工进度、停水时间等关键信息,让居民提前做好生活安排,减少改造对其生活的影响。设立专门的咨询热线与意见反馈渠道,方便居民随时咨询疑问、反馈问题,施工单位能及时处理居民的投诉和建议,展现对居民诉求的重视。定期组织沟通会议,为双方搭建交流平台,施工单位可直接倾听居民想法,居民也能了解施工进展,便于及时解决改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障改造工程顺利推进[5]

3.4 拓宽资金渠道与控制成本

   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资金需求大,仅靠政府财政补贴和居民自筹难以满足。因此,多元化筹集资金势在必行。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强与供水企业、房地产开发商等合作。供水企业参与其中,能凭借提升供水质量增加水费收入,实现投资回报;房地产开发商可因小区品质提升带动周边房产增值而获益。同时,充分利用政策支持,申请国家专项改造资金。多渠道并行,不仅能有效缓解资金压力,为改造工程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还能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推动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顺利开展[6]  

、结论

   城市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是重要民生工程,施工时面临施工场地复杂、设施设备老化、居民沟通不畅、资金筹集与成本控制困难等问题。不过,通过合理规划施工空间、勘察地下管线、更新设备、统一技术标准、加强居民沟通、多元化筹集资金和严格成本控制等措施,能有效应对这些难题,保障改造工程顺利推进。这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用水安全,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助力。未来,还需持续总结经验,优化技术和管理,让二次供水改造工作取得更优成果,更好地服务居民。

参考文献

· [1]刘世伟,谭青,陈佩. 老旧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的实践探索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3, 22 (S2): 184-187.

· [2]杨贺,杨海波,张智军,. 二次供水分类化改造的难点总结及特例探讨:以无锡老旧小区改造为例 [J]. 净水技术, 2023, 42 (S1): 347-352.

· [3]周云鹏,郑晓琳,廖金泉. 城市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供水企业方管理探讨 [J]. 供水技术, 2022, 16 (02): 29-33.

· [4]俞磊. 二次供水设施现状及改造优化 [J]. 净水技术, 2021, 40 (S2): 106-110.

· [5]陈学玲,苏晓燕. 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中的关键问题及优化措施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5, (04): 79-81.

· [6]施光宇. 基于非电控方式抑制水箱补水水锤方法对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改造探究 [J]. 建设科技, 2024, (22): 44-46.

 

作者简介:

姓名:黄志英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61011

籍贯:辽宁省本溪市

职务/职称:施工管理/助理工程师

学历:大专

研究方向:如何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