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加固技术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为群

摘要

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就会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一些问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作,选择合理的加固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建筑结构加固效果能够达到预期要求。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相关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建筑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加固设计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日益复杂,以及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影响,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工作,提高其加固技术水平和质量。本文从建筑结构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坏形式分析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对建筑结构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施工方便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由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加入了钢筋,使得其自身的抗压能力和抗拉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建筑结构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工作,科学合理选择加固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坏形式分析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损坏形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①裂缝,裂缝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斜向裂缝三种类型,其中以横向裂缝为主,这些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位移,进而导致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外界产生了间隙;②钢筋锈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剥落的主要原因;③混凝土碳化,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材料中的钙成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产生的结果;④其他,这一部分主要是由于外部因素以及自身原因等导致的损坏。

2.2 损坏形式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建筑结构工程的损坏形式是多样的,对于不同的结构形式来说,其受力性能也是不同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而要想有效地分析结构的受力性能,就必须掌握混凝土材料、构件结构以及建筑施工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其在受力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且承载能力相对较小。如果结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出现变形、裂缝等情况,那么就会使混凝土保护层出现剥离、开裂等现象,这些情况会使混凝土强度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3.1 加固设计原则

在加固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对结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在进行加固设计时,要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结构出现开裂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在进行加固设计时,要合理选择加固方法和技术。根据现有结构的特点、现场条件和施工条件等,选择最合理的加固技术。要重视加固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避免因某一部位出现问题而影响整个结构的使用效果。在进行加固设计时,要明确各个方面的问题,如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等,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才能制定出具体的加固方案。

3.2 加固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较多,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加固目的,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常用的材料主要有混凝土结构胶结剂、外包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混凝土结构胶结材料主要包括环氧树脂胶泥和改性环氧树脂胶泥等。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在实际施工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辅助材料,如型钢、钢板等。加固施工工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原结构进行检查;二是根据原结构的状况,设计出相应的加固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工方案,以保证加固效果。

四、加固设计实例分析

4.1 实例介绍

某高校在建设时,由于规划问题导致部分教学建筑布局发生了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原有的两栋教学楼改为了一栋教学楼,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而原教学楼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这两栋新教学楼建筑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50米,因此,新教学楼采用的是框架结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建筑会出现开裂现象。为了保证新教学楼的使用安全性,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采用混凝土补强加固技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4.2 设计方案

加固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对原结构进行检测鉴定,以了解实际情况。由于房屋已使用了近40年,经过检测发现其部分构件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C30,而构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很多,如裂缝、钢筋锈蚀、混凝土强度不足等。根据实际情况,本设计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固处理:(1)对梁的受压侧采用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处理;(2)对柱的受拉侧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进行加固处理;(3)对梁底采用植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4)对板的受拉侧采用粘贴碳纤维布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5)对于房屋内部结构和墙体开裂问题,设计人员也根据其不同部位采取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

4.3 加固效果评估

通过加固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加固后的结构,其整体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虽然构件的截面尺寸有所增加,但是其构件的综合承载能力并未明显降低。此外,在加固设计方案中所使用的外包钢法与粘钢法均有较好的加固效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经过加固处理后的结构构件截面尺寸以及钢筋配置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我们认为:通过上述两种加固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结构构件承载力。目前该建筑结构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在工程竣工后我们还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监测与维护。通过对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评估来看,其加固效果还是较为显著的。

结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建筑结构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作,在加固过程中必须注意设计方案、加固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加固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建筑结构加固效果能够达到预期要求。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采用化学植筋技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总之,在建筑结构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必须选择合理的加固技术和施工工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凯.建筑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分析[J].中国水泥,2025,(05):82-84.

[2]刘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3):73-76.

[3]申鹏.建筑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研究[J].居舍,2023,(19):78-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