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正文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部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显著缺陷。尽管部分企业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实质性地贯彻于实际操作之中。具体而言,安全检查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对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够全面,导致无法及时识别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此外,对于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威慑效应,致使部分施工人员仍旧存在侥幸心理,未能严格遵守安全规范。
1.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在建筑施工领域,众多基层施工人员的教育背景普遍不高,导致其在安全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明显欠缺。这些人员对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风险缺乏充分认识,且在实际作业中往往忽视操作规程的遵守,例如不规范使用安全头盔、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随意攀爬脚手架、违规操作机械设备等行为。此外,由于施工人员的高流动性,企业难以对其实施系统化和全面化的安全教育培训,这导致了他们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的持续低下。
1.3安全投入不足
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简陋、老化,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例如,安全网破损、防护栏杆松动、楼梯临边无防护等现象较为常见。同时,用于安全检测和监测的设备也十分缺乏,无法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4安全监管不到位
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存在监管漏洞和盲区。部分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和规范掌握不熟练,不能准确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而且,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配合,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一些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此外,对建筑企业的安全监管主要以事后处罚为主,缺乏事前预防和过程监管,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有效应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制度不健全的挑战,企业需从根本上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首先,应对现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重新审视与优化,确保其内容全面且具备实际操作性。明确各岗位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职责体系。针对安全检查制度,需制定详尽的检查标准与流程。提升检查的频次与深度,不仅要执行定期的全面检查,还需开展不定期的专项检查。检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以准确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安全问题,应立即记录并发出整改通知,明确整改期限,跟踪整改效果,实现闭环管理。此外,加强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极为关键。应制定明确的惩处标准,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不论其情节轻重,均应予以严肃处理。惩处方式可包括经济处罚、停工整顿、辞退等。同时,建立违规行为的公示制度,使所有施工人员均能了解违规行为的后果,从而发挥有效的威慑作用,根除侥幸心理。
2.2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针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企业应将安全教育培训视为关键环节。鉴于施工人员教育背景的差异性,应采取多元化的培训策略。例如,制作易于理解的安全知识手册、宣传海报和视频资料,并在施工现场的宣传栏、休息区等显眼位置进行展示和播放,以实现安全知识的潜移默化传递。同时,定期举办集中式安全培训课程,邀请专业安全专家进行讲授。培训内容需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阐述安全操作规程、常见安全风险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培训结束后,应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方可上岗作业。为应对施工人员高流动性带来的挑战,建议建立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系统,确保无论施工人员参与哪个项目,其培训记录均得以保存和更新。新入职的施工人员必须先接受入职安全培训,然后方可分配至具体岗位。此外,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以持续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3增加安全投入
在建筑行业中,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忽略对安全的投入。必须认识到,安全投资是确保施工安全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成本。因此,应增加对安全防护设施的资金投入,并及时更新与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备。具体措施包括更换损坏的安全网,加固不稳固的防护栏杆,以及在楼梯边缘等高风险区域安装可靠的防护设施。此外,企业需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测与监测设备,例如气体检测仪、风速仪、视频监控系统等。通过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利用安装于现场的传感器与监控摄像头,能够及时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应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与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4加强安全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首先,要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让他们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和规范。监管人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在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中准确发现安全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各部门将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传到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对于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安全问题,要联合进行处理,避免推诿扯皮。需要转变监管方式,从以事后处罚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和过程监管并重。在项目开工前,对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案、人员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项目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日常的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要责令其立即停工整改,直至符合安全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且至关重要的工作。虽然当前面临着制度不完善、人员意识淡薄、投入不足和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但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增加安全投入以及加强安全监管等多方面的有效措施,能够逐步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未来,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以适应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推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恒.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5,4(07):185-188.
[2]汪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工程科技,2025,4(07):181-184.
[3]梁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砖瓦,2024,(08):125-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