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安全保障技术及应急管理策略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陈泳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九支队

摘要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而凸显的,是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安全运行日益增大的威胁,诸如大雾、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常致使路面摩擦系数降低、能见度下降从而极大增加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情况。本文所做的是系统分析大雾、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机制,深入探讨智能气象监测预警、主动融雪除冰、雾区智能诱导等安全保障技术以及应急响应、资源调配、信息发布等应急管理策略,结合实际案例验证相关技术与策略的有效性,旨在为提升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安全保障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以减少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高速公路畅通运行。


关键词

恶劣天气;高速公路;安全保障技术;应急管理策略;智能监测;主动防护

正文


一、引言

作为现代交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大量客货运输任务且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关键支撑作用的高速公路,其安全运行受恶劣天气条件严重威胁,像大雾天气能见度急剧降低致驾驶员视野受限无法及时发现前方车辆和障碍物,暴雨易造成路面积水引发车辆打滑、失控甚至可能导致山体滑坡、路基塌陷等地质灾害,冰雪天气使路面摩擦系数大幅下降车辆制动距离增加极易发生追尾、侧滑等事故,据统计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正常天气高出3 - 5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引发交通拥堵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正常开展,所以研究恶劣天气下其安全保障技术及应急管理策略,对提高其安全运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一)大雾天气的影响

大雾天气会极大地致使能见度下降,进而让驾驶员能够看清事物的距离缩短。要是能见度小于50米,驾驶员就很难精确知晓前方车辆的间隔、速度以及行驶路线,因没办法及时做出反应,很容易出现追尾、碰撞之类的事故。与此同时,大雾会造成空气中湿度变大,使得路面变得潮湿,这就进一步降低了轮胎跟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了车辆刹车的难度。而且,大雾天气还容易让驾驶员出现视觉方面的疲惫以及心理上的压力,对驾驶操作的精准性与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暴雨天气的影响

暴雨会造成路面积存大量的水,车辆在行驶的时候容易出现车轮打滑、车身侧滑的状况。要是车辆行驶速度比较快,积水有可能会在轮胎跟路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使得车辆失去抓地的能力,从而发生“水滑”的事故。除此之外,暴雨还有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塌方等地质方面的灾害,把路基、桥梁冲毁,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中断。大量的降雨还会让驾驶员的视线变得模糊,影响其对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其他车辆的观察,提高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冰雪天气的影响

在冰雪天气时,高速公路的路面会被积雪或者冰层覆盖,这就使得路面的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普通的沥青路面在冰雪的环境下,其摩擦系数仅仅是正常干燥路面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车辆刹车所需要的距离明显变长。车辆在启动、提速、转弯以及刹车的时候,容易出现车轮打滑、车辆失控的现象,特别是在坡道、弯道等一些特殊路段,更加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另外,冰雪天气还会导致车辆的机械部件和电子设备的性能变差,使得车辆出现故障的几率增加。

三、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安全保障技术

(一)智能气象监测预警相关技术

构建起高速公路沿线的智能气象监测网络体系,运用气象雷达等相关设备对气象要素展开实时监测。凭借大数据分析手段以及机器学习算法来对气象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此预测恶劣天气的出现。当监测察觉到恶劣天气即将降临之时,借助可变情报板等多种途径向驾驶员传达预警信息,起到提醒防范的作用。

(二)主动融雪除冰方面技术

化学融雪技术:在高速公路的路面上播撒融雪剂,诸如氯化钠这类物质,借此降低冰雪的熔点从而促使其融化。新型的环保融雪剂搭配缓蚀剂使用,能够减少对路面等的腐蚀。运用智能撒布设备,依据路面的实际情形自动把控撒布的量以及范围,进而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开支。

物理除冰技术:运用除雪车等机械设施来清除路面上的冰雪。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技术,像加热除冰技术是运用清洁能源对路面进行加热,超声波除冰技术则是利用振动实现冰层的分离。

(三)雾区智能诱导有关技术

在大雾频繁出现的路段设置雾区智能诱导系统,此系统由智能诱导灯等部分构成。诱导灯能够主动发出光亮,为驾驶员提供行车的标识。通过检测仪实时对能见度进行监测,自动对诱导灯的参数加以调整,引导车辆顺利通行。该系统还与交通管理中心实现联网,反馈交通运行状况,方便相关部门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四、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策略

(一)优化应急组织架构

搭建起涵盖政府相关部门、交通管理机构、高速公路运营主体、消防救援力量、医疗急救团队等多个领域参与的应急管理组织架构体系。清晰界定各部门于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里承担的责任以及分工情况,增进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程度。编制详尽的应急预案,并定时组织应急演练活动,以此提升各部门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协调运作能力以及快速反应水平。

(二)强化应急资源配置

筹备充足数量的应急物资,像融雪剂、防滑沙、应急照明装置、救援车辆等,同时构建应急物资储备仓库以及调配机制。在恶劣天气即将降临之前,预先把应急物资调配至重点路段以及事故易发区域。并且,加大与周边地区在应急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力度,保证在应急处置进程中能够迅速获取所需的物资与设备。

(三)加大交通管控与疏导力度

依据恶劣天气的严峻程度以及影响范围,适时采取交通管控手段,例如实行限速行驶、封闭部分车道、临时关停高速公路等。借助交通信号灯、可变情报显示板、交通广播等工具,向驾驶员传递交通管控信息,指引车辆合理选择绕行路线。在实施交通管制期间,加强路面巡逻检查以及指挥调度工作,及时处理交通事故以及交通拥堵状况,维持道路通行的正常秩序。

五、案例分析

2022年冬季之时,我国北方某省遭遇持续强降雪的情况,致使多条高速出现积雪严重且部分路段结冰的状况,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在应对措施层面:安全保障技术应用上,降雪前,高速管理部门先是启动智能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发出暴雪预警,接着采用主动融雪除冰技术,进行撒布环保型融雪剂、出动除雪车除雪的操作,还在易结冰路段启用加热除冰设备以防结冰情况出现。应急管理策略实施过程中,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中心以协调多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加强应急物资调配,对融雪剂等物资予以补充,针对受影响高速实施交通管制,采取限速等措施,并及时发布路况信息来引导车辆绕行。就实施效果而言:通过综合运用技术与策略,该省在强降雪之际有效减少事故发生,保障高速具备基本通行能力,虽有短时拥堵情况但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瘫痪的局面,从而将恶劣天气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六、结论

恶劣天气对高速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下,重要的是研究应用先进安全保障技术以及科学应急管理策略。像智能气象监测这类安全保障技术以及完善应急组织体系等应急管理策略的应用,可提高高速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置能力。在实际应用当中,需因地制宜地选择应用并持续加以优化完善,以此应对恶劣天气挑战,保障安全畅通以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未来要在加强新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发力,推动高速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萌.基于速度预测的雨天高速公路安全评估及预警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DOI:10.26944/d.cnki.gbfju.2019.001502.

[2]倪怀洲.大雾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的研究[D].山东交通学院,2016.

[3]刘伟.山区高速公路不良气候条件下行车安全保障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

 

作者简介:陈泳君(1993-),男,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