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旭辉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保定市 071025)

摘要

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环境多变的新态势下,达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化管理与控制对于确保项目的经济收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关键意义。本文深度探究现今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预算编制方面、施工进行过程中、竣工结算等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综合考量市场的实际环境情况、现有的管理模式情况、专业人才的储备情形以及信息化建设程度等要素,针对性提出优化预算编制、强化施工管控力度、完善竣工结算管理流程以及提高信息化水平等策略,以推动建筑行业达成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新形势;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策略

正文


引言

伴随国内经济结构开展持续性调整,建筑行业遭遇市场竞争激烈、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新颖技术涌现等问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的成本、质量以及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传统静态的造价管理模式不能高效应对施工中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动态管理以及控制可即时对项目成本的变动情况予以监控,灵活调整管理策略,保证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平稳推进所以深入探究新形势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对于提高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实以及促使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关键的意义与作用。

1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存问题

1.1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与前瞻性

当下建筑工程的预算编制流程存在诸多问题,部分负责预算编制的人员没有深入到项目实地调研对施工场地的具体条件、地质的详细情况这类信息了解不充分,造成预算内容和实际的施工要求不相符与此同时,建筑市场的材料价格与人工成本,会因为市场的供需情况、政策的调控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而频繁出现波动然而预算编制工作常常依据以往数据或者既定的定额标准,缺少针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及时追踪与精准预测,致使预算很难精确地体现出项目的实际成本投入。

1.2施工过程成本管控漏洞多

施工过程建筑工程造价形成关键阶段,不过在实际的管理中,成本管控方面却频繁出现漏洞。很多施工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构建起完备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诸如材料浪费、设备闲置、人员窝工等状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工程变更在施工过程比较常见,鉴于设计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业主的需求产生变动等因素,工程变更经常发生。然而,相关的审批流程并没有做到足够严格针对变更所引发的成本变化缺乏精确的核算以及有效的控制这使得变更成本持续累积,到最后造成了工程造价失去控制。

1.3竣工结算阶段争议频发

竣工结算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收尾环节,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于结算资料谎报工程量、高套定额标准企图拿到不合理的费用然而建设单位缺少专业的结算审核队伍,或者审核流程不规范,难以对结算资料开展全面精细的审查这就使得一部分不合理的费用没能被及时清除掉除此之外,在工程尾款支付的过程中,双方常常因为对结算结果存有争议,从而造成支付延迟,这不但影响施工单位的资金周转情况还极易引发经济纠纷,提升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困难度。

2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

2.1优化预算编制体系

为了让预算编制更具科学性以及前瞻性,预算编制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项目现场中,全方位地了解施工场地的条件、地质的具体情况、周边的环境等各方面实际情况,以此保证预算内容能够与实际的施工需求相契合要构建并完善市场价格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机制,可以运用定期到建材市场进行走访、留意行业资讯、借助专业的价格信息平台等途径,及时追踪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市场动态所发生的改变,而且要将这些改变精确地纳入到预算编制的流程之内。引入先进的预算编制的方式和技术手段例如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等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能够开展三维模型构建工作,精准地计算工程的数量,同时对施工的进程进行模拟提前找出潜藏的成本风险,使预算编制的效率与准确程度得以提升,为项目的成本把控筑牢根基。

2.2强化施工过程动态管控

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应构建并完善成本管理的制度体系,清晰界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在成本管理工作的责任与权力范围强化针对材料采购、设备运用、人员安排等核心环节的管控与监督。工程变更审批流程须严格规范,针对工程变更的必要条件、合理情况开展严谨的审核工作,及时核算和评估因变更造成的成本变动幅度,保证变更处于可控状态企业需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施工过程实施实时的动态监控,可以通过安装智能化的传感器、运用项目管理类型的软件等办法实时获取施工的进度情况、材料的消耗数量、设备的运行状态等数据,然后将其与预算数据进行对照分析。一旦察觉到成本出现偏差,就需即刻采取调整举措以此保证施工中的成本始终能够处在可控状态

2.3完善竣工结算管理机制

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建设单位应组建专业的结算审核队伍或者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对结算资料展开全方位地审查着重审核工程量计算的精准程度、定额套用的合理状况、费用计取的合规情形等内容,保证结算结果真实可靠建立完善结算争议解决机制,于合同清晰明确结算争议的处理办法和流程,当双方针对结算结果有争议时,能够借助协商、调解、仲裁方式及时予以解决,防止因争议而造成工程尾款支付延误。与此同时,强化对施工单位结算举措的监督管理,针对诸如虚报工程量、不合理高套定额这类违规现象,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处置,以维系建筑行业市场的平稳规范秩序。

结论

在新形势下达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化管理以及控制,是建筑企业适应市场变动、增强竞争力的必选途径借助对于当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开展分析,以及提出相应针对性策略有望切实改善造价管理当前的状况,于未来发展中建筑企业应积极贯彻落实各类管理策略,持续优化管理流程,强化人才培育与技术革新。伴随市场环境的连续改变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动态控制同样要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探寻新方法、新技术从而为建筑行业的高品质发展给予稳固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成.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管理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16):79-81.

[2]张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分析及成本优化控制探讨[J].四川建材,2024,50(04):212-213+235.

 作者简介:张旭辉(19954-),男,河北省保定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