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机电设备管理;安全生产;问题;对策
正文
引言
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机电设备管理占据着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许多先进技术的帮助下,机电设备也逐渐朝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还可以帮助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目前,已有机电设备管理措施在市场的不断变化下,其管理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标准,各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管理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应及时做好对机电设备管理措施的优化,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这对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也有着现实意义。
1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首先,科学合理的机电设备管理能够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设备的正常运转是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通过定期维护、检修等管理措施,可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失效,从而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环境的稳定。其次,有效的机电设备管理有助于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在管理过程中,会明确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使用规范,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减少因违规操作导致的安全风险,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此外,机电设备管理还能为安全生产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掌握设备的运行规律和故障高发点,为制定安全生产策略和设备改进方案提供依据,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
2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指导和约束。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内容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覆盖设备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环节。在实际管理中,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晰,出现问题时容易相互推诿,使得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存在有章不循的现象,例如设备维护计划未按时执行、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这些都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2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设备维护保养是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但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部分企业对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追求生产进度,常常忽视设备的定期维护,导致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加速了设备的老化和损坏。另一方面,维护保养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准确判断设备的故障和潜在问题,维护保养工作流于形式,仅仅是对设备进行简单的清洁和检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此外,维护保养所需的备品备件储备不足,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更换零部件,导致设备停机时间过长,影响生产进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2.3操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操作人员是机电设备的直接使用者,其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安全。目前,部分企业的操作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对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了解不够深入,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误操作。一些操作人员为了省事,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例如擅自更改设备参数、超负荷使用设备等,这些行为极易引发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同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增加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风险。
3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的对策
3.1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管理要求和责任主体。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设备特点,确保制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设备采购环节,应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和供应商评估制度,确保采购的设备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生产需求;在设备使用环节,要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程,规范设备的使用行为。同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3.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企业要提高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将设备维护保养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加强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和操作技能,准确判断设备的故障和潜在问题。同时,建立完善的备品备件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需求,合理储备备品备件,确保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零部件,缩短设备停机时间。此外,可引入先进的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如振动监测、油液分析等,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
3.3提升操作人员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
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时,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安全讲座等形式,让操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操作人员考核制度,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规范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操作,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3.4强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许多先进技术在机电设备中也取得了广泛运用,为推动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在企业生产作业中,人为因素影响是促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使是许多老员工,在生产作业中也会出现疏忽问题,而在新员工中更是极为常见。对此,企业通过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全面落实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还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企业需要强化对先进管理技术、机电设备的引入工作,并以此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机电设备的高效管控。比如,在煤矿开采企业中,滚筒采煤机有着广泛的运用,其电动机转速大多为500-1500转/分钟,若高于该指标可以有效提升采煤工作效率,但也会带来许多问题,甚至还会促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强化对设备的监控、管理;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安装传感器以及相应监测设备的方式,就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电动机转速变化,使其能够结合实际需要及时、准确地调整设备转速,以此在提升采煤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采煤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
结语
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企业要加强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吸收优秀人才来保障设备管理工作的安全运行,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要及时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将现在的信息化技术融入到设备管理当中去,对安全责任划分明确,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庞璐.论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1(04):138-139.
[2]高建伟.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石化技术,2020,27(10):180-181.
[3]柴宏.简析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现状及提升要点[J].矿业装备,2021(05):178-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