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
摘要
关键词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桩基础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安全的关键施工项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加强对高层建筑安全的重视,桩基础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且在国内外,已经有许多研究人员和单位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正确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减少施工成本和建设进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研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将有助于推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施工质量,更有力地保障高层建筑的建造。
1.桩基主要施工技术分类
1.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概述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指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桩,其需在工厂中经过模具等设备制作,然后进行现场安装。它作为一种质量稳定可靠的桩基础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工程中。
1.2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概述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抗拔、抗压、抗滑质量较高的混凝土基础,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广泛的基础形式之一。施工方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前,应进行现场环境的准备,确定桩位置,绘制桩芯的桩顶图,并在桩顶图上标明桩的位置、偏移量及桩径等信息。再按照桩位置图,将桩芯安装到指定位置,让位置偏移量符合要求。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桩芯的混凝土浆必须把桩芯固定在预定位置,注浆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桩芯的灌浆前准备工作,如清理桩芯中的沉渣、检查钢筋笼是否存在缺陷,并按照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的规定,采用科学合理的的混凝土灌注方法。
2.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分析
(1)施工方案是施工实施的重要依据,应按照《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规程》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并经专家审核后得到批准,才能进行施工。
(2)施工现场检查是了解施工现场情况,指导施工过程的基础,应对施工地基、毗邻建筑物、附近环境状况进行检查,了解现场地基细则,做好施工准备。
(3)桩基现场检测是施工质量的保障,应按照《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检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对桩基础地基进行检测。
(4)设备准备是桩基施工实施的必要环节,应按照实际需要,确定施工所需的设备,并将所有施工设备经过检验合格,确保设备性能可靠,符合施工要求。
(5)施工组织安排是施工的重要内容,应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投入,安排施工用料,确定施工时间安排,建立施工日志,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6)文明施工与安全管理是重点。按照桩基础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和规范,认真落实桩施工安全防护部署,营造安全的桩施工环境,保障生产作业的质量,确保桩施工效益目标的实现。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桩基础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围绕桩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控制,排查生产风险和问题,把关桩基础施工的效益,确保桩基础施工目标的实现。
3. 高层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3.1 成桩方法
3.1.1 灌注桩
灌注桩是桩基础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地基桩的垂直位置稳定,改善土质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可延性。灌注桩需要在桩的被动安装过程中,将桩内部的空腔填充混凝土(或浆料),这种非振动式的安装方法,可以起到抗冲击的作用。
在施工桩基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钢筋笼被安装的深度,完成钢筋笼的安装后,再进行灌注桩施工。在施工灌注桩前,应对桩进行设计检查,以确定桩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在灌注桩施工的现场操作过程中,应先清理桩内的杂物,检查确定钢筋笼的定位以及搭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而后设置桩内的灌注口,将混凝土(或浆料)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比例填充桩内,并配合操作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桩内的混凝土(或浆料)能够填满桩内空腔,且桩的被安装工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1]。
3.1.2 混凝土桩
混凝土桩是高层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凝土浇筑到基坑内,形成混凝土基础,并采用桩作为固定支撑结构。混凝土桩基础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抗压性能,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为此,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基坑,去除地基残留物,保证桩基础的质量。并对桩基础进行测量、监测和检验。将混凝土搅拌成适当的浆状物后,将其倒入基坑,用桩作为支撑结构,形成混凝土桩基础[2]。
3.2 桩基础施工技术
3.2.1 选择桩基础的尺寸
一般来说,桩基础尺寸的选择是根据地基和设计要求来确定的,桩基础的直径、长度和配筋尺寸都要根据地基条件、设计要求和抗拔能力来合理确定。同时,桩基础的直径需要根据地基的坚实程度和材料的抗拔能力来敲定,如果地基较软,桩基础的直径要变大,以保证桩基础的抗拔能力,桩基础的直径可选择300mm~500mm之间。且桩基础的长度要比地基深度长一定的倍数,一般要求桩基础的长度比地基深度长3~5倍,以保证桩基础的抗拔能力。另外,桩基础的配筋一般要比桩基础的直径小,如果桩基础的抗拔能力要求较高,桩基础的配筋就要相应的增大,桩基础的配筋一般在200mm~350mm之间[3]。
3.2.2 开挖作业
开挖作业是桩基础施工的关键环节,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桩基础整体水平。在开挖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准确的开挖分析,以确定开挖方式、深度、坡度等的确切要求。其次,根据开挖要求,进行开挖施工,通常采用机械、人工开挖,机械开挖比较常用,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快捷,但是也有一些空间狭小、情况复杂的地方,一般采用人工开挖比较合适。开挖作业需要精确、稳定,平整度高,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做好开挖施工的设计准备,把握施工工序、步骤,同时要经常对施工质量进行把关,以保证施工质量。
3.2.3 断桩的处理
灌注桩在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由于导管提升太快,导管接口漏水、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灌注桩产生断桩。
如果混凝土的实际浇筑量超过理论值的5%,有可能出现断桩,桩基在完整性检测的时候发现断桩,且承载力远小于设计值时,可把原来的桩破碎拆除,回填与地基相同土质,等沉降密实后重新钻孔灌注成桩。从桩的中心钻孔钻至断桩部位,用水将断桩部位的杂质冲洗干净,混凝土里掺入膨胀剂,高压注浆。
为保证灌注桩不出现断桩现象,首先灌注桩的注浆导管在施工前必须先进行闭水试验,以确保导管的密闭性与气密性,且符合施工要求,其次在导管的安装过程中必须使用密封垫圈且卡紧锁死。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必须连续浇筑,有效控制导管的拔管速度以及浇筑速度。
3.2.4 注浆管的埋设与浇筑
注浆管的埋设是桩基础施工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影响着施工质量,也是保证桩基础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的注浆管数量以及位置。在安装注浆管时,必须保障注浆管的安装平直、搭接的严密,注浆管必须与钢筋笼主筋绑扎牢固且注浆管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小于50mm,以保证注浆管的注浆效果。此外,还应注意注浆管的深度,一般不小于桩体的3/4。在对注浆管进行高压注浆时,要留意混凝土的强度,让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桩基础技术施工,作为高层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意义。因此在桩基施工之前,应该先进行有效的地质勘测,确定桩基施工的地质条件。在桩基施工的过程当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进行,保障施工的质量。且在未来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研究中,应当更加注重施工技术的研发,不断完善自动化技术和质量检测技术,努力实现桩基施工安全、高效、质量可靠的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邓金.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8(4):1.
[2]沈维恕.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与财富, 2020(5):202-203.
[3]徐全金,周忠腾.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究[J].中华建设, 2019(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