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龙莉

信合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建筑理念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绿色建筑理念的内涵出发,分析其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的具体应用策略,并对未来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绿色建筑理念;工程管理;应用;探索

正文


一、绪论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领域之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为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美观性,更强调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创造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工程管理作为建筑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其中,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广泛应用和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色建筑理念的内涵

绿色建筑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它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具体而言,绿色建筑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节约

绿色建筑注重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和材料的节约。例如,通过采用节水器具和雨水收集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选择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降低资源消耗。

(二)环境保护

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注重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扬尘控制措施,减少空气污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工艺,降低噪音污染;在建筑运营阶段,通过优化建筑围护结构和设备系统,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三)室内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强调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这包括良好的通风系统、充足的自然采光、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以及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通过优化室内环境,不仅可以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因室内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

三、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政策法规的推动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体系,如美国的LEED、英国的BREEAM以及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这些标准和认证体系从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提出了明确的绿色要求,促使建筑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二)技术应用的进展

    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技术、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为绿色建筑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改善了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了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三)市场认知的不足

尽管绿色建筑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在实际市场中,仍存在部分业主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认知不足的问题。一些业主认为绿色建筑会增加建设成本,而忽视了其在长期运营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市场上绿色建筑的认证体系较为复杂,也使得部分业主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认证产生疑虑,影响了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和应用。

四、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更好地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工程管理中,需要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一)项目规划阶段

在项目规划阶段,应优先选择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场地,并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场地选择是项目规划的基础,应优先考虑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场地。这意味着在选址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占用生态敏感区域,如湿地、森林等。这些区域往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在建筑布局方面,合理的规划同样关键。建筑的朝向和间距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自然光照,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合理的建筑间距能够确保建筑之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空气能够顺畅流通,进一步提升自然通风的效果。

在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雨水收集系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在建筑周围或屋顶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并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非饮用水用途。这种做法不仅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依赖,还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此外,中水回用技术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中水是指经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其水质介于自来水和污水之间,可以用于冲厕等用途。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因此,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规划中,应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站点,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方便使用者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同时,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和步行道,鼓励使用者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出行。

(二)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优先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如合理的建筑体型系数、优化的建筑围护结构、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等。通过合理的建筑体型系数,减少建筑的外表面积,降低热量散失;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门窗,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优化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同时,积极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在建筑屋顶或立面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建筑提供部分或全部电力;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考虑安装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实现建筑的能源自给自足。

此外,还可以利用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为建筑提供供暖和制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材料选择方面,选择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竹材、木材、再生金属等。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低,且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和可回收性,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材料的浪费,采用模块化设计和装配式施工技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三)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优化施工流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噪音污染。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水、噪音等污染。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和喷淋系统,减少扬尘的产生;合理设置污水排放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施工污水达标排放;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工艺,降低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绿色建筑技术的有效实施。例如,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绿色建筑技术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正常运行;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四)运营阶段

在建筑运营阶段,应加强对设备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其高效运行。例如,定期对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部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采用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对设备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控制,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注重室内环境质量的管理,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例如,定期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室内污染问题;合理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采用节能型空调系统和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加强对室内装饰材料的管理,选择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减少室内污染源。此外,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使用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绿色建筑的使用效果。例如,鼓励使用者合理使用空调、照明等设备,避免浪费能源;引导使用者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加强对使用者的环保意识教育,使其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的运营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结论

绿色建筑理念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贯彻绿色建筑理念,可以实现建筑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室内环境质量提升。尽管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和政策支持,绿色建筑理念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建筑行业从业者应积极拥抱绿色建筑理念,推动绿色建筑的广泛应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汪知超.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与挑战[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工程技术应用与施工管理交流会论文集(上).浙江昊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024:406-407.

[2]黄江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J].新城建科技,2024,33(10):184-186.

[3]罗婷.绿色建筑理念在房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浅论[J].四川建筑,2023,43(04):281-282.

[4]杨晴.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16+119.

[5]陈文锋.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