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余峰

枞阳县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

混凝土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质量检测的重要性,探讨了混凝土质量检测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对混凝土质量检测及控制的研究,旨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正文


引言

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耐久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混凝土质量检测及控制,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混凝土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1确保工程安全与可靠性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混凝土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中的裂缝、孔隙、强度不足等潜在缺陷。这些缺陷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在工程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大,最终导致结构破坏,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定期的质量检测是保障工程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1.2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混凝土质量检测不仅能够揭示材料本身的性能问题,还能帮助施工团队了解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通过检测,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密实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等关键指标,确保混凝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功能性。

1.3降低工程成本与风险

质量检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预防成本的增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进行质量检测,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往往需要重新浇筑、修补或拆除重建,这将大大增加工程成本。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在问题初期就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返工和维修的费用。

2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2.1物理检测

在混凝土质量检测领域,物理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混凝土强度检测是最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这一检测主要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圆柱体抗压强度试验等方法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通常是将混凝土样品制成标准尺寸的立方体试件,然后在压力机上施加压力,直至试件破坏,从而得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圆柱体抗压强度试验则是使用圆柱形试件,其原理与立方体试验类似。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评估混凝土在受到压缩力时的抵抗能力,这对于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密实度检测是另一项重要的物理检测方法。它主要通过回弹法和超声波法等手段来检测混凝土内部的密实程度。回弹法是通过将回弹仪撞击混凝土表面,根据回弹值来判断混凝土的密实度。

2.2化学检测

化学检测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主要涉及对水泥成分和骨料成分的检测。水泥成分检测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实现的。这种方法可以测定水泥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如硅酸盐、氧化钙、氧化镁等。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水泥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标准。骨料成分检测同样重要,它涉及到检测混凝土中的骨料(如砂、石等)的化学成分。这包括骨料的纯度、颗粒级配等关键参数。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确保骨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

2.3力学检测

力学检测是评估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关键手段,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检测、抗折强度检测和弹性模量检测。抗压强度检测是通过加载设备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压缩,测量其最大抗压强度。这一指标反映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是评估混凝土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依据。抗折强度检测则是通过弯曲试验来进行的。在弯曲试验中,混凝土试件在弯曲力作用下发生破坏,通过测定其破坏时的抗折强度,可以反映混凝土的韧性。这一指标对于理解混凝土在受到弯曲荷载时的性能至关重要。弹性模量检测则是通过测定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程度来评估其弹性性能。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弹性变形能力的重要参数,对于理解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检测,可以更好地预测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表现。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3.1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阶段应用到水泥、骨料等不同类型的材料。评价水泥性能的指标有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抗压强度、氯离子含量等,这些指标是保证水泥质量过关的必要检测参数。同时,要注意水泥的外观,应均匀一致,无结块或异物。骨料作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骨料的来源和类型必须可靠,其颗粒级配需合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工作性。理想的骨料形状应接近立方体或多面体,表面清洁无泥,以利于与水泥的黏结。化学成分应稳定,含泥量和含粉量应低,以避免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不利影响。粗骨料的压碎值低,堆积密度高,吸水率低,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定期的质量检测、干燥储存、均匀分布、含水率管理、筛分和分级是确保骨料质量的重要措施。在骨料的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破碎,同时考虑环境影响和经济性,选择环保且经济的骨料来源,并确保所有操作遵守当地法规和标准。通过这些严格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可以生产出性能优良、经济实用的混凝土,满足工程的耐久性、稳定性需求。

3.2配比控制

合理的配比,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均匀稳定,还能降低混凝土用量并延长使用寿命。混凝土制造的关键步骤是配比设计,保证混凝土强度、坍落度。制造混凝土时,要注意搅拌的时间、强度,确保混凝土足够均匀。在混凝土运输与浇筑阶段,要注意现场管理,保证混凝土质量。设计混凝土的配比后,要明确水泥、骨料、掺合料等材料的应用方式。控制钢筋混凝土设计强度、水灰比以及骨料,明确水泥的用量。如果水泥超量,则会增加混凝土成本并影响抗渗性能。反之,则会降低混凝土强度。骨料的应用需要考虑骨料种类、含泥量、含沙量等指标。根据水灰比、骨料含水率等指标,明确配制中的用水量,最佳用水量为混凝土含水率的60%~80%。同时,要综合使用多种掺合料。

3.3混凝土现场检测

借助现场检测机制,能够快速发现并处理混凝土中的问题,遏制风险因素。例如在施工现场抽样检测水泥、骨料等材料,确保各类材料品质可靠。检测人员可以建立混凝土原材料监测系统,调整搅拌设备的转速、时间、配比等指标,确保混凝土搅拌合适稳定,还应掌握搅拌工具的应用情况,及时处理搅拌中的漏浆、断层等问题,同时应对温度、湿度的变化情况,为分析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提供依据。另外,加大水利工程现场的安全监督力度,借助万能材料试验机、混凝土回弹仪、超声波检测仪、氯离子检测仪等设备,反馈精准的检测数据,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并处理混凝土中的问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则为水利工程现场监督带来更多便利。依托物联网环境建立远程监测体系以及人工智能检测体系,让现场监测更全面、更有效,也能实时监控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切实保障监控的成效以及数据的应用价值。

结语

混凝土质量检测及控制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王界元.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试验检测工作要点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3,51(11):102-104.

[2]汪敏芳.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控制有关研究[J].水上安全,2023(9):31-33.

[3]赵鹏飞.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检测与质量管理[J].低碳世界,2023,13(1):102-1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