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运营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的关键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刘小玲

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

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城市交通拥堵加剧,轻轨成为缓解压力的关键公共交通方式。本文围绕轻轨运营管理展开,剖析其对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的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运营调度、设备维护、人员服务、安全管理等影响服务品质的关键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提高轻轨服务品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助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轻轨运营管理;交通运输服务品质;运营调度;设备维护

正文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轻轨作为一种大运量、快速、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要充分发挥轻轨的优势,提高其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是关键。良好的轻轨运营管理不仅能够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还能增强轻轨在城市交通中的竞争力,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研究轻轨运营管理,探索提高服务品质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轻轨运营管理概述

2.1轻轨运营管理的定义与范畴

轻轨运营管理是指对轻轨系统全生命周期进行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等全面系统的管理活动。它不仅涵盖线路规划、车辆购置、信号系统设置,还包括日常运营调度、设备维护、安全管理、人员服务等。通过科学管理,保障轻轨系统安全、高效、有序运行,为乘客提供优质、便捷的交通服务。同时,其管理范畴还涉及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衔接优化,以及与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的沟通协调,以实现轻轨系统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共进。

2.2轻轨运营管理的特点

轻轨运营管理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轻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土建、机械、电气、通信等多个专业领域和技术环节,需要各专业之间的紧密协作和协调配合。其次,轻轨运营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和连续性,要求运营调度精准、设备运行稳定,以确保列车按时、准点运行。此外,轻轨运营还面临着较大的客流压力和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轻轨运营管理还需适应城市发展变化,不断优化运营策略,应对节假日、大型活动等特殊时期的客流波动,体现出动态调整的灵活性。

2.3轻轨运营管理对服务品质的影响

轻轨运营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科学合理的运营调度能够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完善的设备维护体系能够确保车辆和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率;优质的人员服务能够提升乘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高效的运营管理还能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把握乘客需求,优化站点设施布局、增设便民服务设施。同时,良好的应急管理机制可在突发事件时快速响应,将对乘客的影响降至最低,全方位提升轻轨服务的可靠性与舒适性,因此,加强轻轨运营管理是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的重要保障。

3.影响轻轨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的关键因素

3.1运营调度因素

运营调度是轻轨运营管理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合理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准确的时刻表制定以及灵活的调度指挥能够确保列车按照预定的计划运行,减少列车晚点和间隔不均等问题。同时,运营调度还需要根据客流变化及时调整列车运行方案,满足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乘客出行需求。此外,高效的运营调度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车次安排,能有效缓解高峰拥堵,提升整体运输效率。

3.2设备维护因素

轻轨系统的设备包括车辆、轨道、信号、通信等多个方面,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障轻轨安全、高效运营的基础。设备维护不到位会导致车辆故障、信号失灵等问题,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出行安全。因此,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体系,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和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提高轻轨服务品质的关键。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追踪设备状态,可将故障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为稳定运营筑牢防线。

3.3人员服务因素

人员服务是轻轨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站务人员、乘务人员、安检人员等。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乘客的出行体验。热情、周到、专业的服务能够让乘客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提高乘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是提升轻轨服务品质的重要举措。定期开展情景模拟培训,能让工作人员在实战中提升应急处理能力,为乘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3.4安全管理因素

安全是轻轨运营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服务品质的前提和基础。轻轨系统面临着多种安全风险,如列车碰撞、脱轨、火灾等。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有效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提高服务品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常态化开展全员安全演练,有助于强化安全意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网。

4.提高轻轨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的优化策略

4.1优化运营调度方案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测客流变化和列车运行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列车运行图和时刻表。同时,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调,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一体化运营,提高乘客的换乘效率和出行便利性。通过搭建跨交通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公交、地铁等运行数据,利用AI算法预测客流潮汐,提前规划备用列车路线,大幅缩短乘客等待时间。

4.2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和标准,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和定期保养。引入先进的设备监测技术和诊断方法,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问题和故障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同时,加强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和质量。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运行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故障,实现预防性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3提升人员服务水平

加强人员培训,开展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完善的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服务规范的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人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设立“服务之星”月度评选,将乘客评价纳入考核体系,结合VR模拟服务场景培训,全面提升员工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水平。

4.4强化安全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安全投入,配备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和消防设施,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同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做好轻轨安全管理工作。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轻轨系统,模拟各类安全事故场景,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多部门协同演练,形成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机制。

5.总结与展望

本文聚焦轻轨运营管理对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的作用。经分析,运营调度、设备维护、人员服务与安全管理是影响服务品质的关键因素。优化运营调度可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加强设备维护能保障设施稳定运行;提升人员服务水平可增强乘客满意度;强化安全管理是服务品质提升的前提。通过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如运用智能调度系统、完善设备维护体系等,能有效提升轻轨服务品质。本研究虽对轻轨运营管理服务品质提升有一定探讨,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仍有局限。未来可进一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细化研究,探索轻轨与其他交通方式深度融合模式,持续优化运营管理,以更好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少宁.新经济背景下提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思考[J].中国市场,2024(25):181-184.

[2]张坤和.轻轨设备维护管理对服务品质的影响[J].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2021(5):78-81.

[3]谭健华.轻轨运营调度优化方案探讨[J].城市公共交通,2023(2):33-37.

[4]熊彬臣.提升轻轨人员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20(8):66-69.

作者简介:刘小玲2002.03.16--),汉,中专学历,江西吉安工作单位芜湖市运达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职称无,研究方向交通运输邮编2410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