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与材料成本控制
摘要
关键词
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
正文
1新时期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与材料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1.1专业人才匮乏,员工流动性大,缺乏培训在商品混凝土公司是普遍现象
商品混凝土公司的快速发展导致业内工程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按照新办企业必须具有六名中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许多公司是东借西凑拉郎配,实际根本不具备开工资格。目前,商品混凝土公司的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大都来自于土木工程专业,许多试验室主任都是半路出家,有学地质、矿业、机电、硅酸盐的,有学医、环保、化工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由于对现代混凝土材料缺乏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只能边学边干边摸索。有许多混凝土公司的配合比是从其它公司抄袭而来,因为缺乏对混凝土的了解,面对原材料、气温、工程的变化,无法对配合比作出相应的变动,更谈不上质量与成本的有效控制。
1.2原材料地区差异性大,质量越来越差,成本上升,企业压力增大
我国地源辽阔,混凝土的原材料地区差异性很大,以砂为例,前几年当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时,各地用材相对较好。近年来,砂的品种是日见俱差。像浙江地区而言,杭州市前几年还有河砂,后来加上细砂对掺,再后来用人工砂也紧缺,宁波地区缺乏河砂,一开始就用淡化海砂,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都还比较好,但近年来质量越来越差,细度模数下降、贝壳含量高、氯离子超标,甚至没经淡化的海砂一些经销商也敢拉进混凝土公司。在贵州全省普遍用的都是机制砂,由于颗粒级配的原因,正常的混凝土配合比巳经无法计算了,石子和砂的用量要倒过来用。连盛产河砂、江砂的江西省,近年来也难看到规范中的好砂。
1.3行业风气低下,假冒伪劣掺假时有发生,盗窃也成产业链
大量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势必需要大量的材料,在利益的驱动下一批不法商人无孔不钻,不顾质量千方百计掺假挣钱。在水泥厂以提高水泥细度来保证强度,用硬石膏、氟石膏代替二水石膏,以使用助磨剂为由大量提高混合材掺量已是公开的秘密;在矿渣粉中掺粉煤灰、石粉;在二级粉煤灰中掺统灰;在石子中加石粉,石屑渣;在中砂中加细砂;也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个别供应商甚至采取半车是合格品,半车是不合格品,躺避商品混凝土公司的取样检测,挣有违良心的钱。这些劣径给控制质量与成本无形中增添了很大的不定性。
1.4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管理成本明显增大
行业中由于安全管理纪律松懈,缺乏制度化管理,有些企业甚至使用无证人员上岗,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商砼公司发生事故的岗位如搅拌楼设备的检修,皮带上料系统的维护,电器保养,原料筒仓清理,车辆运输,现场泵送施工。尤其是运输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一旦企业发生工伤伤亡,不仅要花很大精力去应对,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还会造成员工心理阴影,影响队伍稳定。
上述问题的存在,无一不造成商品混凝土公司在质量和成本控制中的难度。
2新时期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与材料成本控制措施与办法
2.1提高认识、端正观念、全员参与、健全体系、提高执行力
混凝土作为工程构件的材料之一,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变化性、不确知性和随机性,以及随工程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赋予了混凝土技术较高的水平,这个门槛不低,绝不等于简单地将各组分一拌了之。混凝土各组分的确定都是有其科学依据和工程哲理的,正确全面掌握这些科学依据是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
当前商品混凝土公司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普通员工,是技术人员或是操作工都应首先提高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端正观念,把握好质量与成本(效益)的辩证关系。我们反对以牺牲质量盲目降成本争效益“杀鸡取卵式”的办厂行为;同时我们也反对片面强调质量而不讲成本的败家作风。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从思想真正树立起这个理念。每个商品混凝土公司在开工前都要订立岗位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建立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行系统管理,严格按章办事,提高执行的透明度。
2.2抓好员工素质的提高和技工职能的培训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做好质量和成本控制的主体,员工的素质高低决定企业的成败。员工的素质分两部分:一是人的品德素质。在企业员工首先要有忠诚度,树立主人翁的态度,树立对企业、对社会,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责仼意识。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之一,其质量优劣关乎建筑工程的百年大计,关乎人的生命和社会财产的安全。要使每个员工明白责任所在,沒有好的产品质量就不可能有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何谈个人的效益。要培养员工对混凝土的感情和兴趣,实际上是培养员工对行业的热爱,有了一份热情就等于有了干好一份工作的基础。二是劳动技能素质。员工光凭热情、责仼感还不够,经营者必须掌握和了觧混凝土的生产技能,资源上要配全配足必要的技术人员。要舍得花钱,经常性地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训和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不断鼓励员工的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和成本的控制能力和竟争力。
2.3抓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管理,从工艺上加强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众所周知,混疑土公司中配合比的设计和管理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根据对原材料的筛选,正确设计配合比,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控性,也为控制成本奠定了可能。当前,传统配合比设计在新材料、新技术面前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如矿粉、石灰石粉、复合掺合料的使用。以水灰比决定强度的理念,在大掺量掺合料面前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体积法逐步替代了重量法的计算;流态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逐歩成了行业的主体。新的配合比设计以满足工作性、耐久性为主,强度为辅;水泥用量不再是越多越好,新设计配合比强调适合的浆体体积、浆骨料比;强调坍落度、坍落度损失为主的工作性。这就要求从业的技术人员充分掌握各材料的特性及相互间的作用机理;熟悉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的要求,全面了解施工条件和水平,预测施工进度,根据温度气候和材料的变化,适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这就要求试验室人员多用脑子、勤做试验、自主创新、不断优化。从工艺上强化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2.4加强过程管理,把安全生产、质量与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混凝土的生产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安全生产、质量与成本的控制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控制。前面我们阐述的原材料进货控制,配合比的设计与管理只是过程控制的一部分。从仼务接单、下单、拌楼生产、上料到驾驶员运输、现场泵送、施工管理都在过程管理的范畴之内。由于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原材料和配合比都相对稳定,因此在其它过程管理环节中强调应以坍落度管理为重点,防止人为的环环加水,破坏已有的配合比中的水灰比,使强度得不到保证。应从安全生产入手,加强车队的管理,强化劳动纪律,抓好制度的检查落实;防止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商品混凝土质量和成本的控制是一个企业内部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到领导(经营者)重视,全员参与,技术支撑,科学管理,过程保证,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下,是可以生产出优质产品的。
参考文献:
[1]雷振宁.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分析[J].低碳世界,2023,(03):103-104.
[2]朱小明.商品混凝土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标准[J].中国标准化,2023,(20):239-240.
[3]张洪海.商品混凝土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J].智能城市,2023,2(05):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