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建筑设计企业转型方向与路径探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方小珍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房地产行业迎来深度调整,同时新技术、AI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得建筑设计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变。而作为行业主体的中小建筑设计企业,其生存也面临严峻考验,转型与创新已成为必然选择。本文旨在分析中小设计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探讨其转型的核心方向,并提出可实施路径,为中小建筑设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引。


关键词

建筑设计;中小企业;转型

正文


一、引言

建筑设计行业是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品质,推动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小建筑设计企业作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凭借其灵活性和特色化的服务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近年来,传统的房地产开发量不断下降,规划设计项目的数量逐年下滑,行业竞争愈加激烈,设计费也在逐年降低。同时,受到大型设计院跨界压榨的困扰,技术创新迭代及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众多缺乏自身优势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小建筑设计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主动寻求转型,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中小建筑设计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1.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程度高

建筑设计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导致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同质化竞争严重。大量中小企业在住宅、普通公建等传统领域进行低水平竞争,主要依靠价格战,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

2.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与压力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协同设计、人工智能生成设计等技术正影响着行业的工作流程。目前,大企业依靠自身的优势率先将新技术应用起来,而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压力大、高技能人才短缺等因素而陷入两难境地。

3.人力资源瓶颈

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顶尖的设计人才和技术复合型人才。成熟设计师流失率高,而培养新人的成本和周期较长,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4.业务模式单一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程度不断加大,客户需求也逐渐变得多元化[1]。大部分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都以承接方案设计和施工图为主要服务内容,对前期的策划咨询及后期项目的运维顾问、项目管理等服务含量较低、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关注较少,造成小散乱现象较多,整体抗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中小建筑设计企业转型方向

中小设计企业的转型应聚焦本企业自身优势,选择差异化赛道。其核心转型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化深耕细分市场

随着房地产行业行业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和“内涵发展”转变,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园区、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新兴细分市场蓬勃发展。中小设计企业可以选择1-2个市场前景好、竞争相对较少,且与自身优势相匹配的细分领域,集中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构建技术壁垒和品牌护城河,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量身打造专业化定制服务。立足做精做专,实现做优做强[2]

2.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技术创新

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把技术变为核心竞争力,运用数字化转型重新定义价值创造。

全面推行BIM设计: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企业数字化改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3]。结束用CAD做二维设计,“翻模”二维图到三维,真正意义上进行三维协同设计,既提高了设计质量,又减少了错漏碰缺,且能为后期的施工、运维等工作留下大量的数字资产。

设计智能化:借助AI辅助工具开展概念设计,规范校核,效能模拟(包括日照分析和能耗分析)等任务,让设计人员摆脱繁复性工作,专注于开展更具创造性的任务。

拓展数字化服务外延:利用BIM模型给客户做施工模拟,为客户提供工程量精确的数据,精准的造价预测,并提供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的接口服务,创造新的营收增长点。

3.加快上下游产业整合

有效的产业链整合可以更好地提高中小建筑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产业价值链向前后两端延伸,将有助于提高单个项目的价值含量,同时增加客户黏合度、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等。

向前延伸——强化策划咨询:介入项目前期,通过市场定位、可行性研究以及任务书编制等手段提前锁定设计订单,为业主创造最大化的商业价值。

向后延伸——参与建造管理:承接设计监理、施工配合及采购顾问等服务工作,将设计目标在项目建设中得以实现;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从传统设计企业转型,整合资源参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

横向整合——“设计+”套餐:通过与室内、景观、灯光、智能化等领域的其他专业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强强联合,为客户提供“设计+”的一站式服务。

4.内部平台化与外部协同化

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以创新方式组织并打破中小企业的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和调动资源。

内部平台化:实行“明星建筑师工作室”的方式,公司将自身打造为一个支持平台,提供品牌、资质、财务、行政和项目管理等支持,并鼓励创意人才或团队入驻公司平台自主经营,激发内部创新动力。

外部协同化:积极加入行业协同平台,和其它优势互补的中小型企业、自由职业者形成“虚拟设计院”。根据项目需要在短期内迅速组合最优质的团队,完成任务即解散,从而提升资源整合配置效率,并节约企业成本。

四、中小建筑设计企业转型的实施路径

1.战略复盘与精准定位

由企业领导者牵头进行内部复盘与外部市场扫描(SWOT分析),回答“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市场需要什么?”这三个核心问题,最终明确可聚焦的细分赛道和转型方向。

2.核心能力构建

人才战略: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一方面要引进骨干技术带头人(比如BIM总监),另一方面也要对现有的员工持续开展培训工作,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

技术投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数字化实施路线图。可以先通过团队或试点项目应用BIM等技术,通过不断总结积累相关经验后再推行到全局,防范“一刀切”的风险。

3.业务模式与营销创新

服务产品化:把优势服务打包成可定价、能感知价值的“产品”,比如可以推出“智慧校园设计咨询包”。

品牌重塑:“我们画了多少图”到“我们为客户解决了什么问题”,用行业文章、发布研究结果和举行技术沙龙等多种方式,在某一细分领域深耕并逐渐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

4.运营与管理升级

优化内部项目管理流程,使其与BIM协同设计等新模式相匹配。强化项目的成本与进度控制,利用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运营效率。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受困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许多中小建筑设计企业面临着生存困境,但同时也是难得的寻求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转型的关键在于:从重规模向重价值转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共生转变。

未来,建筑设计行业必将走向多样化与精细化路径。对于中小建筑设计企业来说,就需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深耕专业、做精做细,通过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带动上下游产业整合,并且打造企业内部平台化及企业外部协同化发展,实现多维度创新转型和差异化竞争,以其独特的专业价值和技术优势为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刘葳.新形势下建筑设计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20):167-169.

[2]杨筱平.新常态下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策略[J].建筑设计管理,2016,33(09):10-12.

[3]刘敏.建筑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勘察设计,2023,(07):53-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