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鲁中林

南京久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园林绿化工程规模日益扩大,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满足了人们精神需求。近年来,城市绿化工程的日益发展,其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向着现代化方向前进,衍生出了新型施工理念及养护技术,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吻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要打破以往的施工管理及养护方式,从而提升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仅供参考。


关键词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正文


前言

现阶段,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开始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要根据居民实际需求,构建园林绿化工程,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生态风景园林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扩大城市内部的绿化范围,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建设生态风景园林时,设计人员要安排好各类植物具体位置,除了要发挥出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外,还要保证各部分充分衔接,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建造生态风景园林的初衷就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与改造期间,要根据城市环境进行改造分析。

1. 园林绿化工程内容和特色

1.1 园林绿化工程内容 

从整体方面来分析,园林绿化工程涵盖内容较广,其中包括建筑设施、凉亭、各种植被种植等,与普通工程相比,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复杂,包含多项施工环节,且施工要求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依照相关标准开展施工,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同时,园林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在完工后还要进行养护工作,从而保证植物存活率。植被是园林绿化中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到科学搭配,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从而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1.2 园林绿化工程特色

首先,生态特性。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因此,园林绿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维护要求。其次,艺术性。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保持城市生态的平衡,但在建设期间还要保证工程美观性,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在施工过程中贯彻落实艺术特性,所选用的绿植要符合人们审美。最后,特殊性。植被是园林绿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城市生态中一项重要部分,除了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外,还起着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为人们创建一个优质的生存场所。种种迹象表明,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特殊性,是一项特殊的工程。

2. 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

2.1确保设计质量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先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很大影响,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顺利完工,就需要重视园林绿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总体来说,设计单位要将此项工作交给有着丰富经验的设计人员,进而保障设计方案科学可行。在确定好设计方案以后,设计单位要比对与验证设计方案,根据施工要求与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进而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同时,在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熟悉不同种类的搭配,科学搭配植物,提高植物成活率。另外,要想使园林绿化工程更具有艺术性,设计人员还要知晓各类植物的四季变化,结合植物变化效果设计出多样化的园林样貌,使园林更具有艺术价值。

2.2 建设材料质量管理

在园林工程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图纸加以审核,明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材料种类、数量,再由采购人员按照采购要求采购材料。当前,市场上的材料类型较多,材料购买的渠道也相继增多,采购人员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对供应商有所了解,核查其资质,保证购买的材料满足相关指标。在材料采购完成以后,质检部门还要检测材料质量,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应用了不合格材料,影响到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采购人员在每采购一批材料以后,都要将材料采购时间、数量、采购渠道、供应商名称记录在册,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

2.3整体工程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总面积大,施工点多且分散,就算是其中一个小项目,都需要使用各专业知识,这给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要想确保各施工环节充分衔接,保证工程在规定期限内完工,就需要管理人员做好管理工作,加大施工管理力度。当明确工程施工进度以后,就需要进行分段施工,根据相关要求科学规划施工段,并在周围布置围栏,如果需要进行夜间作业,要在施工现场的显眼位置设置指示灯。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还要及时清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同时,施工人员要熟悉不同植被生长习性与栽种时间,以此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2.4 植被成活率管理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框架工作以外,施工人员还要注意植物种植工作。由于植物种类的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与气候下所展现出的形态也不相同,一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各条件要求较高,管理人员如果管理不当,将导致植物干枯、死亡。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加大重视力度,提高植物存活率。要重点关注移栽植物,防止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死亡,并采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植物的保护力度。为了防止植物在运输过程中根系受到损伤,植物土球体积要适当加大,在植物移栽完成以后,工作人员还要在植物的表面喷洒适量的移栽剂,防止植物出现水分流失的情况,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植物移栽过程中,还要控制移栽速度,移栽的时间不宜太长,防止植物长时间无法吸收水分而缺水死亡。对于珍贵植物,为了防止在移栽期间出现营养流失的问题,提高成活率,就需要对植物加以修剪,防止植物水分蒸发过快。

2.5 相关人员管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中含有许多施工人员,施工团队主要包含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安全、工作人员的科学调配、施工质量与进度管理、安全施工管理等,每个工作人员都有着不同的工作职责。在施工前,要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责任,以便某一环节发生问题,可以追究责任。同时,为了防止因工作人员失误而出现施工问题,施工单位招聘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时,要考虑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综合素养,并在施工前做好教育与培训工作,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综合水平与技术能力。另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还要健全监管机制,对工作人员加以约束,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其责任意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问题或安全事故。

3.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3.1 灌溉技术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水分,但仅依靠土壤无法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所以就需要工作人员定期灌溉,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水分。当前,常用的园林绿化灌溉技术有滴灌、漫灌、喷灌、微灌这几种类型,各种灌溉技术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植被灌溉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依照当地条件及园林条件选择对应灌溉方式。另外,各种灌溉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其对灌水区域也有相应要求,如喷灌这种技术手段只适合应用在范围较大的区域。园林作为典型建筑,展现着城市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特征。在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会依照城市特征、气候等条件科学布置,进而使园林绿化工程更具有文化底蕴,凸显出园林的艺术价值与观赏价值。

3.2 施肥技术

植物幼苗在生长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要想确保幼苗茁壮生长,就需要工作人员科学施肥。首先,在施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幼苗长势及特性来施肥,如夏季,幼苗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工作人员就需要在这一时期增加肥料,提升土壤中的营养成本。其次,要尽量使用自然化肥,防止化肥影响到土地,落叶可以堆积到树木根部。再者,工作人员在施肥时,还要考虑气候条件,如天气晴朗,土壤较为干燥下,就需要运用保湿性肥料,并根据幼苗长势科学施肥。比方说,氮肥的流动性强,能够在土壤中快速流动,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施肥时采用浅施这种手段,确保氮肥可以流动到幼苗根沐。钾、磷这两种肥料的移动性较差,工作在使用过程中,要运用深施法,确保肥料能够被幼苗所吸收。

3.3 加强整形、修剪以及除草等养护技术

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修剪(如下图1为苗木冬季修剪),将周围杂草清除干净,这也是一种养护技术,是改善园林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植物进行整形处理,将多余的枯枝烂叶剔除掉,以免其与健康树叶相互争夺养分,防止植物出现病虫害,真正做到赏心悦目,既满足观赏性这一目标,又达到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除草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工作人员在除草时,还要松植被根茎部位的土壤,保障土壤中的营养成本渗透到植被根部,便于植被吸收营养,促使其茁壮成长。

图片18.png 

1苗木冬季修剪

3.4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是保护植被正常生长的一大手段,工作人员要根据植被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一方面,工作人员加大防治力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在冬季喷洒石硫,夏秋季节喷洒适量的地塞米松(如下图二所示)。另一方面,除了防控害虫以外,还要预防病害,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比方说氧化乐果、毒死蜱等一些药物,但并不能完全防治病害,病害还会有所发生。在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结构特征及管理要求,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控制害虫数量,避免病虫害的出现。

图片19.png 

2喷洒药物防治病虫害

3.4排水系统

由于植被种类上的差异,植被生长习性、生长年限也有很大差异,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所具有的抗洪能力也不一致,工作人员应按照植被生长情况完善防洪政策,科学设置给排水系统。地上与地下要布置一条排水系统,以便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排水系统能够将多余水分排出去,避免水分给土壤造成冲刷,防止土壤内的营养物质被土壤冲刷掉,降低水流量,防止植被在雨水中浸泡的时间过长,尤其是低洼地段,修建一个健全的排水系统非常关键。在梅雨季节,养护人员还要做好防范工作,如果只采用地表径流这种排水方式见效慢,还需要设置明沟、暗沟等进行排水,缓解排水系统压力,并把多余水分存储起来,在缺水时可以发挥作用,达到循环运用水资源这一目标,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水平的提升措施

4.1加强前期施工准备

为了提升施工管理与养护水平,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制定施工计划,加强对园林植被的养护管理,从而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调查,了解施工现场地形、气候等要素,并根据建设要求制定施工目标,指导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其次,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当地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只有选择适宜的品种,才可以提升植被存活率,降低维护成本,延长园林绿化工程应用年限,发挥出其最大化价值。

4.2加强施工现场组织与养护管理

首先,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方面,施工单位要健全施工管理方案,将责任机制落到实处,相关负责人不得越权管理,从而使负责人树立责任意识,确保施工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其次,在开展养护管理工作时,还要根据植物生长特点及气候条件完善养护管理体系,确保养护工作有序开展。最后,从监督管理方面来分析,施工单位要创建高质量的施工管理队伍,实时监控各施工环节,并落实好后续的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贯彻落实到实处。

4.3加强园林土壤处理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壤处理至关重要,只有做好土壤处理工作,使园林中的各植被产生适应性,丰富园林景观,使园林建筑更具美观性,避免植物景观发生病虫害,防止后期植物养护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降低养护难度,进而体现出园林绿化的生态价值。工作人员在进行土壤处理时,施工单位要注意:要加大对土壤表土的保护力度,防止在建设过程中破坏土壤表土,影响到土壤的正常生长;定期翻耕土地,消灭土壤中的虫害,防止植被出现病虫害。

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程,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想保障园林绿化工程顺利完工,就需要重视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提升施工质量,为城市进步发展奠定基础,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人文特性的体现,代表着城市的形象,能够给城市带来可观的效益,让更多人了解该城市。所以,就需要在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期间,采用有效手段,保障园林绿化景观建设效果,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纪生山.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23):91-92.

[2]赵德志,杨勃,贾同安.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2):178-179.

[3]刘晓.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8):27-29.

[4]阮啸寒.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智慧农业导刊,2021,1(18):48-50.

[5]刘亚南.简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J].居业,2021(08):163-164.

[6]李洁,霍尧.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现代园艺,2021,44(07):181-182+1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