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下的合同管理与风险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仝帅

中铁城建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

在工程项目中,成本管控一直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成本约束和利润压力,项目的成功与否往往与合同的管理和风险控制密切相关。合同管理是确保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完成的关键要素,它涵盖了合同签订、履约和变更管理等各个方面。合同管理的高效运作可以确保项目各方的权益,防止纠纷和索赔的产生,同时提高项目整体绩效。然而,随着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合同管理中的风险也日益显著。风险分析是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提前预警并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下,合同管理与风险分析的紧密结合能够为项目提供更全面、深入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下的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工程项目成本管控;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正文


1. 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合同管理确保项目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维护了各方的合法权益。合同是工程项目各方之间约定的法律文件,明确了双方权责关系、工程范围、工期、质量要求等重要条款。在成本管控下,合同的有效管理能够确保各项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避免因合同漏洞或误解而导致的额外费用和纠纷发生。同时,合同管理也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为项目各方处理纠纷和索赔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其次,合同管理通过明确风险分担和责任分配,降低了项目的风险。在工程项目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同管理,可以将风险合理分担给各方,并明确责任和义务。合同中可以约定责任限制条款、保险责任等,将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或转移给适当的方,从而降低了项目的风险程度。同时,合同管理也有助于风险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减少了风险引发的影响和损失。

另外,合同管理提供了规范的流程和程序,改善了项目的组织和执行效率。在成本管控下,合同管理涉及到合同签订、履约和变更管理等多个阶段和环节。通过合同管理的规范流程,可以确保项目各方按照约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沟通和审批环节,提高了项目的执行效率。同时,规范的合同管理还能够提供及时的信息和数据支持,为成本管控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2. 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下的合同管理常见风险分析

2.1与合同签订阶段相关的风险

在合同签订之前,项目各方需要进行谈判和合同条款的确定。这一过程中,常常存在信息不对称、意见分歧和谈判能力不足等风险。为缓解这些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合同前期工作,包括详细的需求分析和沟通、明确的合同条款和风险分担机制等。

2.2与合同履约阶段相关的风险

合同履约阶段是合同管理的核心环节,常常伴随着工期延误、质量不达标、变更管理不当等风险。这些风险的发生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工程质量下降以及纠纷和索赔的产生。因此,在合同履约阶段需要加强项目监控和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合同约定的实施和各方权益的保护。

2.3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风险

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动和不可预见的情况,可能会引发合同变更和索赔。这些变更和索赔的处理需要依据合同规定和法律法规进行,但常常涉及到纠纷和争议。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变更和索赔管理机制,明确程序和责任,避免不必要的诉讼和纠纷的发生。

 

3. 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下的合同管理与风险管控建议

3.1在合同签订阶段加强风险分析与评估

在签署合同之前,全面评估涉及的风险,明确各方责任和风险分担机制。要确保合同条款清晰明确,特别是关于工程范围、质量要求、工期、变更管理等方面的条款。通过合同前期详尽的沟通和谈判,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误解,以降低后续合同履约过程中的风险。

3.2合同履约阶段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

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质量和工期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确保各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工作安排,避免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加强与承包商和供应商的沟通与协作,积极解决合同履约过程中的问题和纠纷,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另外,加强对变更请求和索赔的审查和处理,确保合同变更和索赔符合合同规定和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建议及时评估变更和索赔对项目成本和进度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协商和谈判,以合理、公正、互利的方式解决争议,并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3.3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加强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沟通的透明度和效率。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确定沟通渠道和工具:选择适合项目团队的沟通工具,如项目管理软件、在线会议工具、即时通讯工具等。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沟通渠道,确保团队成员都了解并能够使用这些工具。

2)设立定期的沟通会议:安排定期的团队会议,包括项目启动会、项目进展会和风险评估会等。这些会议提供了讨论项目相关问题、风险管理和进展情况的机会。确保会议议程和会议记录准确记录,方便团队成员参考和跟进。

3)加强沟通和协作文化:培养积极的沟通和协作文化,鼓励团队成员分享信息、提出问题和寻求反馈。建立开放的沟通氛围,使团队成员能够自如地交流和合作。

4)创建共享资源库:建立一个集中的共享资源库,包括项目文档、报告、数据和其他重要信息。确保资源库易于访问和更新,并确保团队成员清楚如何使用和共享资源。

5)提供及时反馈机制:确保所有团队成员有机会提供反馈和建议。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经验,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项目的进展和改进团队的效能。

3.4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1)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例如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等。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原则,如全面性、系统性、及时性和可追溯性,以确保风险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2)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需要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评估和分类。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概率和影响分析等,来量化和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将为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计划提供依据。

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计划。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计划。策略和计划应包括预防、缓解和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例如,制定预防措施来减少风险的发生;制定缓解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影响;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来应对风险的突发事件等。

4)建立风险监控和追踪机制。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控和追踪。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控制和消除潜在的风险。可以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定期会议和报告等工具来进行风险的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和计划。

5)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风险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不断演进和改进的过程。定期进行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估和审查,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和行业最佳实践,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流程,提高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

 

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下的合同管理面临着多种风险,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评估。通过对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履约阶段、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等环节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可以减少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并确保工程项目按照合同约定顺利实施,达到成本管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旸.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4):71.

[2] 杨正平.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J].法制博览,2020,799(11):135-136.

[3] 尹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J].四川水泥,2020,285(05):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