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后浇带;混凝土施工
正文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要想保证建筑后浇带施工质量,有必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3849.44m2,设1层地下室,其结构为框架、剪力墙,地上4层,其结构为框架,建筑总高为17.1m。现以该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后浇带施工技术作如下深入分析。
2后浇带施工技术
2.1分期交界部位后浇带处理
先由人工清除该部位淤泥和垃圾,再用清水冲洗,并修复防水,作必要的接头处理,然后进行钢筋较正与除锈,对抗水板混凝土边缘实施凿毛处理,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剂。抗水板施工结束后需做好保护,确认满足相关要求后即可开始后浇带封闭。
2.2后浇带部位杂物清除
在原楼层进行施工时,为保证后浇带位置准确性与整体观感,需拆除后浇带两侧木方,并剔除钢丝网,清除后浇带范围内存在的流浆及多余混凝土,待所有混凝土垃圾都被清除干净后,才可以开始下一道工序[1]。
2.3钢筋除锈与调直
对所有钢筋进行除锈,基础范围内的钢筋需由人工使用长把钢丝刷完成除锈;钢筋除锈之后需要用水进行冲洗;钢筋除锈合格标准为所有钢筋表面没有浮锈,与相关验收标准相符;钢筋除锈完成后还需进行必要的调直,对于梁板中设置的受力钢筋,需根据设计要求做好搭接与补焊,并进行必要的增补;对于框架梁箍筋,需将其调整均匀,若发现漏绑,应立即补充绑扎;由监理人员检查合格且基础钢筋除锈与冲洗完成后,应尽快开始混凝土浇筑,对于楼层后浇带,需要在浇筑开始前再次冲洗,以免钢筋产生二次锈蚀[2]。
2.4模板支设
对于底板后浇带,要在清理结束后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无需支设模板,梁板和外墙所设后浇带应先支设模板才可以浇筑。模板尺寸应与梁板尺寸相符,其下部支撑应可靠,外墙部分可以用对拉螺杆进行加固。对于楼层后浇带,其模板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分层支设,中间不可断开。
2.5混凝土浇筑
(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开始前应先将后浇带中存在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清水冲洗,然后均匀涂刷一层纯水泥浆。
(2)后浇带浇筑所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设计要求高,并适量掺入微膨胀剂,混凝土进场后,严格检查其原材料的报告单与设计配合比。
(3)混凝土坍落度需按照160-180mm的范围严格控制,混凝土进场后严格检查其坍落度,未经检查与检查结果不合格时,不可在施工中使用。
(4)后浇带与施工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先在两侧进行振捣,然后在中间振捣,采用多点轻振的方式确保混凝土达到密实。在第一遍振捣和抹平过程中,要比相邻部位的表面高出5mm,然后等待1h开始第二次复振,用于提高密实度,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完成第二次复振后,再次浇筑和振捣的部分要和相邻部位表面达到基本平齐,最后要在混凝土达到初凝之前进行抹平压实,以确保和结构接缝保持平整。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分段进行,借助振捣棒进行快插慢拔均匀、连续振捣,振捣棒的插入点应保持均匀,并做到逐点移动,防止遗漏。
(5)为了使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在要求的龄期范围内使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收缩开裂现象的发生,应切实做好混凝土养护,养护一般在浇筑结束后12h开始,养护的持续时间应达到14d及以上,在整个养护过程中都要确保混凝土保持湿润[3]。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巡回检查封底模板支设情况,确认是否变形、松动或爆裂,若发现,应立即暂时停止浇筑,并修理模板,然后充分开始浇筑。
(7)模板的拆除要在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才能开始。
2.6施工注意事项
后浇带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及设计提出的要求进行,并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接缝施工必须按照图纸进行,合理应用堵头板,注意不可形成自然斜坡槎,否则会影响施工缝部位的浇筑和振捣,导致混凝土无法达到密实。
(2)后浇带部位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做好防护,采用局部覆盖的方式,并在周围设置临时栏杆加以围护,以免施工时造成钢筋污染,防止钢筋被人员踩踏。
(3)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浇筑开始前应认真处理施工缝,清除所有杂物、残留的水泥与表面松动的碎石及软弱层,同时对两侧进行凿毛,通过冲洗确保两侧混凝土始终保持湿润,通常要持续24h及以上。在表面均匀涂刷一层水泥净浆或界面处理剂,之后尽快开始浇筑。如果未进行凿毛直接浇筑,则会使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无法达到要求,同时若处理不当,还会在后浇带两侧产生贯通裂缝,导致渗水[4]。
(4)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在混凝土中适量掺入防裂抗渗剂,并选用具有微膨胀性质的水泥,以抵消混凝土之后的硬化干缩,以及由于温差形成的拉应力,防止结构产生裂缝,增强抗渗性能。
(5)后浇混凝土必须做好振捣,以保证密实,完成振捣后还要加强浇水养护。
(6)后浇带处梁板中的钢筋应焊接到位,加强钢筋的设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7)后浇带跨中梁板于浇筑开始前始终处在悬臂受力的状态,施工时跨中模板及其支撑设施都不能拆除,需在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拆除,跨中处的模板及其支撑设施均不可提前拆除,否则会使板边产生裂缝,导致结构承载力大幅下降。
(8)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时,应严格控制模板和振捣器之间的距离,避免振捣过程中水泥浆大量流失,通常要将两者的距离控制在40-50cm之间,为了使混凝土达到密实,对于钢丝网片和模板部位,以及深度较大的垂施工缝处,都要由人工使用钢钎进行插捣。
(9)由于后浇带浇筑用混凝土需使用具有早强和补偿收缩作用的混凝土,所以施工开始前应先申请配合比,并在施工中提前对原材料实施进场检验与试验。在浇筑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计量,并按照要求留置试件,用于检验并证明其强度。浇筑完成后重视并做好养护,以保证混凝土成型后的密实度与抗渗性[5]。
3结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在防止建筑结构产生有害裂缝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后浇带作用能否正常发挥取决于施工技术是否科学合理,基于此,以上结合某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旨在为其它类似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提供可靠技术参考,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燕燕.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23,42(24):105-107.
[2]狄立常,王鹏,胡永亮等.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4):197-199.
[3]陈晨,白宇,康苗等.后浇带免二次支模体系的设计与分析[J].工业建筑,2023,53(S1):208-211.
[4]柳文明,邓程元,邓云天.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3(03):187-189.
[5]刘洋,黄帅,刘鑫等.建筑工程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闭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23,30(02):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