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探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浩 侯林果 付玉田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当前高层建筑在我国随处可见,不仅增加了城市地面的可使用面积,同时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作业部分,只有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才能确保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项目的发展与建设。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各种支护技术的实践应用探析,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讲述了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要点,希望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关键词

基坑支护;建筑工程;实践探析

正文


引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建筑物的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对于各种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物的使用效果与年限,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务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并严格按照施工要点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1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保护地下结构,在基坑施工期间,如果没有进行支护施工,则地下结构可能会出现坍塌、变形等情况,甚至引发灾难性事故,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采取科学的支护设计与施工,从而提升施工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整个地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保护环境,基坑施工过程中要挖掘大量的土方,如果没有采取支护措施,可能会造成土壤失稳,出现坍塌事故,不仅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还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1]。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降低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提高施工效率,技术人员通过应用科学的支护施工方案来减少土方回填的工作量,起到节约施工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的作用。另外基坑支护技术还能保障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2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探析

2.1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是基坑支护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支护结构组成相对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只需要用到混凝土和土钉群等。该支护方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造价较低,柔性非常高,在抵制地层压力方面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深受承建单位的喜爱。在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在开挖土钉施工工作面时,要采用小型机具或铁锹来完成清坡切削工作,以便于保证边坡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将坡面的虚土清理干净并喷上第一层面层混凝土护坡,喷射时要注意自下而上,保持喷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在0.6米到1米之间,喷射厚度不能小于40毫米。喷射完成后,要做好养护措施,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就可以开始设置土钉。当上层土钉的注浆体以及喷射混凝土面层已经达到设计强度要求的70%后,向下继续进行土钉施工操作即可。

2.2排桩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技术主要是由间隔布置的人工挖孔桩、钻孔灌注桩等所组成的挡土结构,本文主要以钻孔灌注桩为例来介绍施工要点。钻孔灌注桩施工期间,护筒的选择十分重要,为了确保埋设深度的科学性,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地质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特征来确定护筒的类型和尺寸。在成孔过程中,务必要保证钻机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先缓慢钻入,当钻进状态稳定后,再适当提升钻速与钻压[2]。成孔施工尽量一次完成,避免由于返工而出现质量问题,当钻进达到了桩尖标高之后,施工人员要将设计方案作为依据来完成余尺的预留。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混凝土灌装流程非常重要,此环节需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灌注检测,并做好记录工作,以便于更好了解与把握内部的混凝土高度。一旦混凝土面符合设计要求之后,即可以停止灌注,只需将导管逐渐拔出,促进混凝土面慢慢弥合即可。

2.3土层锚杆支护技术

土层锚杆支护技术是在土层壁上进行钻孔直到设计深度为止,将钢筋或钢管放入孔内,然后灌入水泥砂浆,使其与土层结合形成一种抗拉力较强的支护体系。该技术的优点是成本合理,操作简单而且占的施工净空比较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和分段开挖,务必要做到随时开挖、随时支护、随时喷混凝土,切记在没有完成上层作业面的混凝土喷射之前,不能开挖下一层土。注浆之前要先用水引路,确保输浆管道处于湿润状态;当灌浆完成后,要立即进行管道和设备的清理,以免影响下次注浆的质量和效果。喷射混凝土时,为了提升支护效果,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3%到5%的早强剂,并在混凝土初凝2个小时后才能继续下一道工序,然后要连续喷水养护7天,才能保证锚杆支护的质量[3]

3工程案例

3.1工程概况

某市一建筑工程,基坑大致为正方形,南北长度56米,东西长度55米,由于周围建筑物较多,所以现场能够利用的施工厂地比较小。该位置的地下土层一共有六层,第一层为素填土,比较松散,厚度在1.2米到2.1米之间;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厚度为1.5米到2.5米之之间;第三层为粗砂,厚度为2.0米到4.6米之间;第四层为全风化片麻岩,它的地基承载力为300千帕;第五层为强风化片麻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50千帕;第六层为中风化片麻岩,地基承载力为1000千帕,本工程中将第五层和第六层设计为持力层。另外该场地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与基岩裂隙水混合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砂层与风化岩裂隙中,因此透水性好、富水性好、涌水量大,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时,需要注意止水。

3.2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技术人员结合地质与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支护桩+高压旋喷止水帷幕及钢管混凝土立方柱桩施工,设计图如图1所示。

图片3.png 

1  支护桩+高压旋喷止水帷幕及高管混凝土立方柱桩

本工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土方开挖,对于-3.0米以上的土方要采取盆式开挖技术,并使用人工清槽的方法至-0.3米,然后浇筑150毫米厚度的C25混凝土垫层。

-3.0米到-6.5米的土方要采取挖机倒运土的方式,将铲车倒土至出土口,再使用长臂挖掘机将土方运送到指定地点即可。

本工程中,当-5.0米的楼板强度在达到100%设计强度拆除模板支撑后,就可以通过暗挖的方式在-6.5米到基础底位置进行土方开挖,再使用铲车倒土到出土口的位置。

3.3基坑支护主要节点的施工技术

本工程中,支护主要节点的施工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框架柱,要注意一柱配一桩,每个框架柱内都要设置一个钢管混凝土桩,混凝土桩的直径为400毫米,内填强度为C45的混凝土。

第二类是剪力墙,地下室外墙所采用的是施工墙顶连梁预留剪力墙钢筋的方式,技术人员根据计算得出墙顶连梁的施工高度为1.1米,梁的宽度与强的厚度相同,具体的梁配筋如图2所示。

 

图片4.png 

2  梁配筋图

第三类是梁柱位置的节点,在进行地下一层梁钢筋过桩时,由于钢管桩顶在了梁中的位置,则梁上部钢筋就可以直接通过;下部钢筋在过柱时,一旦遇到桩体,则要将钢筋打折绕过。在进行地下二层施工时,钢管混凝土桩与梁的连接则要采取传力钢板法,在结构梁的顶标高位置设置四块传力钢板,梁底部第一排主筋遇到钢管则要下弯,第二三排主筋则从钢管两侧穿越即可。

结束语:建筑工程中,科学应用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稳步发展。因此技术人员要提前做好勘察工作,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支护技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王妙灵,王浩.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局部抗震性试验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2,44(2):299-305.

[2]许霆,周祥,张治锋,等.邻近建筑群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设计与效果检测[J].建筑技术,2022,53(2):167-170.

[3]吴玉军.试析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4):97-9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