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探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孔相玲

宁波云达建设有限公司 315300

摘要

在建设项目中,高支模安全的施工工艺是一项风险很大的工艺,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在高支模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施工的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对建筑工程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

正文


1高支模施工定义

高支模施工不只是建筑施工的一部分,还有混凝土(砼)的浇捣、绑扎钢筋、工程造价等。按照规定,支撑管件、支架的配件、荷载、量安全等都要满足国家的要求,总荷载大于15 kN/㎡,支撑高度控制在8 m以上或支架跨度超过18 m的支架模板,统称为高支模。对于超过4.5米的模架和支承体系,就是高支模的施工。高支撑模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施工方法,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所以,在高支模板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对于高、跨、荷载大的高支模板,需经市建科委专家组审核后,才能进行施工。

2建筑工程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探讨

2.1项目概况

某建筑工程的主体工程是一个大跨度12 m×12 m柱网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柱的截面:地下室100 cm×100 cm,地上为φ100 cm。对于上部结构,梁板采用了预应力结构,主梁是有粘结的,次梁是无粘结的,主梁截面尺寸为70 cm×100 cm75 cm×70 cm。次横梁的断面尺寸为30厘米×70厘米,30厘米×95厘米。一层及二层及更高一层之单柱体,C45C45之单柱体,C40之梁板之单柱体。该建筑共有三层,在每一层的东西向和西向都设有夹层,楼面高度为24.96米。

2.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2.1施工材料选择

在高支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材上应特别注意,应针对不同工程的要求选用相应的施工材料。在高支模施工中,主要采用木材、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材料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不能选用不合格的建材,如有浮锈、裂口的钢管,有虫洞和发霉的木材等。同时,在选材时,应按照建设工程所需的荷载量和承重要求,对其进行检测,以保证所选的材料可以满足高支模施工的要求。

 

2.2.2施工方案预设

施工计划书的编制是工程开工的先决条件和依据。在工程建设中,应针对工程建设中所用的建材的性质及所需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设计。之后,根据相关的数学模型,计算出了高支模板技术施工的各项参数以及模板的承重量和荷载量,为之后的正式施工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按照《建设工程规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对建设工程进行检测。

2.3模板安装搭设

在进行模板的安装前,必须先对梁线的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利用经纬仪对梁线的定位,再对其水平方向的控制线进行定位;在安装顶架时,必须先把钢管放到梁底处。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应在板底处用木枋龙骨架将钢管的顶托板固定在板底处。其次,在对楼板进行模架时,要注意将梁板上的钢筋绑扎好,然后再用混凝土浇注。在混凝土到达预定强度时,即可拆下梁板上的模子。最后,在拆下横向拉杆时,也要把钢管的顶部框架一起拆下来,拆完后;只需要对模板做一些基础的清理就可以了。

2.4.拼接安装模板

在高支模施工工艺中,模板的拼装是一个关键环节,只有确保拼装质量,高支模施工工艺才能充分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在进行模架安装时,要对结点、水平基线、轴线等做好定位,并将钢管放到地上,对其方位及方位进行调整。在钢管之上设置木枋结构,通常使用90毫米×40毫米的木枋。在木枋固定好后,再将相同尺寸的龙骨安装在底板上,再将安装好的龙骨与底板连接起来。在梁的跨径大于4.0 m的情况下,还需在梁的跨径上加一跨高。在主、次梁体交接完毕后,施工方可按一定的比例增加跨中段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梁模板的安装。

2.5模板拆除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在现场经常采用的技术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满足主体结构的需要,对其进行支撑和保护,在工程完成之后,能够达到设计的强度标准;那就是拆掉了支撑和模板。第一,对于梁的底部和顶板的模板,必须要一次一次地拆掉,而且要有相关的测试报告作为主要的证据,由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来验证,然后才能拆掉。否则的话,根本无法进行拆卸。第二,首先要拆掉横梁上的边模,不要用蛮力拆掉,否则会破坏模子的整体结构。

2.6混凝土施工

一方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必须要进行分层浇筑,并且要注意浇筑层的高度和速度,不能出现浇筑过快的现象;避免由于浇注速度太快,造成浇注时加入太多的空气,从而影响到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紧实度,从而产生降低建筑稳定性的现象。但是,在进行浇筑的时候,一定要对浇筑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准确的控制,并且要随时对浇筑的混凝土材料展开观察,要及时地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并对浇筑过程做出相应的调整。为确保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施工过程中的吊装施工质量,确保了施工的整体水平。

3高支撑模板施工工艺中的质量控制

3.1健全责任制度,完善技术交底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要做好各项工作,派出具有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保证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参加到了施工过程中,并保证所有的施工人员都经过了系统的培训,然后上岗;为施工质量建立完善的前期保障,同时,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在施工前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度,并配备标准的防护帽、安全服,禁止在大风和雷电类恶劣天气进行高空作业。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该指定专门的人来进行施工监督和管理,提前对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重点技术进行监督和控制,为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做好保障工作。

3.2高支模施工设计

因为高支模的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要全面地掌握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才能为工程的施工提供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在工程实践中,必须保证脚手架及建筑模板的高品质,以选用高品质材料为第一要务;其次,要严格遵守相关作业、建设规程,并结合建设工程,运用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以提高经营效益。如装配、监督、拆除等相关内容的操作规范,以保证高支模施工工艺符合施工要求,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3.3加大支模方案审核,分析设计图纸

在高支模施工之前,建设单位联合设计方、监理单位,对支模方案展开可行性论证,确保在经过多方审核确定之后,可以实施具体方案。此外,还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在施工之前对设计意图进行明确。由监理单位负责整个工程的实施,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3.4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高支撑模板施工工艺中,要加强对质量的监督,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同时要对工人的操作进行规范;确保了高支模的施工质量,避免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工作人员还应加强施工安全检查,定期检查构件、剪刀撑等材料的定位情况,检查支模结构中有无杂物,立杆是否悬空,杆件和支架是否稳定,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此外,还要对施工监管工作进行进一步细化,指定专门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加强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反馈。

3.5严控施工材料,规范施工人员行为

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要求建筑工人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在工程开始之前,管理人员要将建筑材料送到相应的检验部门,对其进行质量验证,并将每一种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结果进行记录,以便于再次验证。其中,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避免偷工减料,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与管理,避免因工人放置不当而造成建筑材料的损坏。此外,还应规范相关施工人员的操作程序,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高质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6加强施工工艺管理

在高支模组装之前,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及技术指导。在进行培训的时候,要聘请有专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培训方案,并对其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地使用该技术。

4总结

在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外观的审美需要,实现建筑功能的多样化,所以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然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施工难度很大,风险也很大,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施工程序,严格遵守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惠.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91.

[2]杨杰峰.试论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求及要点[J].四川水泥,2018(07):1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