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
关键词
建筑项目;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具体应用和分析,通过合理选择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科学管理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需要加强对工程实践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和创新该领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1 建筑工程常见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1.1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该方法主要是将基础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松散土、软土全部或部分挖除,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压缩性较低的砂、碎石、素土、灰土、粉煤灰、高炉干渣等材料,并分层夯实达到符合要求的人工地基,可适用于处理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淤泥、淤泥质土等高压缩性软弱土层及暗沟、暗塘等地基基础[1]。
1.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基本原理是运用外力施压,让软土地基在健壮外力之下将土层空位旁边的水分挤出,这样可以让土层空位比有用下降,前进土层的稳固度。排水固结法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分为排水和加压两个部分,通过外加等方法可以有用的进行排水,该技术适用于一些软土以及泥质土,需求依照外在施加方法的不同,合理的选择排水固结法,比如说在真空预压法运用的过程中,适宜于一些加固区所构成的稳定负压软土地基,而真空预压法、地下水位下降法等方法不会在施工的过程中导致土层的额定横向剪力增加,对一些较脆弱无法承载较大剪力的粘性土较为适用。
1.3桩基法
桩基法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较深层次的不均匀地基或软弱地基。该方法运用过程中,施工前需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现场整洁,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每个桩基的位置,并做好标记,将桩机移动到指定位置,选择合适的钻头,开始钻孔取土,直至达到设计深度;钻孔完成后,需要清除孔底的沉渣,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并检查成孔的质量,如孔的深度、直径和垂直度等,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将制作钢筋笼并吊放至孔内,在钢筋笼周围浇筑混凝土直至满孔,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前,进行必要的养护,以确保桩基的质量[2]。
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应当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挖掘机械和挖掘方法。在挖掘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挖掘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出现过度挖掘的情况。同时,对于挖出的土方,应当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运输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地,以避免对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2.2 地基处理
地基是建筑物的根基,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应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例如,对于软土地基,可以采用加固、桩基、预压等处理方法,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确保处理后的地基符合设计要求。
2.3地下水控制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地下水对施工过程和建筑物本身产生影响。常用的地下水控制方法包括降水、排水、防水等。在进行地下水控制时,应综合考虑施工场地的情况和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以确保地下水控制的有效性。
3建筑工程常见桩基基础施工技术
3.1预制桩
预制桩是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加固方法,其中预制桩是一种常见的桩基础形式。预制桩是指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各种材料和形式的桩,然后使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旋入或振入土中。这些桩通常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桩是一种由混凝土制成的桩,通常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打桩机打入土中,在打入土中之前,混凝土预制桩需要经过养护,确保达到设计强度。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则是在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经过养护后达到设计强度,然后运至施工现场,使用打桩机将桩打入土中。在桩的顶部浇筑承台梁(板)基础,以形成完整的桩基础结构[3]。
3.2灌注桩
灌注桩则是先在施工现场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灌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灌注桩的成孔方法有泥浆护壁成孔、沉管成孔及干作业成孔等几种。在成孔后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灌注桩。它的特点是施工简单、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灌注桩的优点在于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建筑类型。相比预制桩,灌注桩不受地层变化限制,不需要接桩和截桩,适应能力强,受力相对较稳,抗压又抗拔,振动小、噪声小。但由于其施工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要求也相对严格[4]。
4建筑工程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
1)确定合理的桩型和施工方案
在桩基础施工前,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桩型和施工方案。桩型和施工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荷载分布、地质条件等因素,兼顾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等因素,以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案。
2)做好现场布置和准备工作
在桩基础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和准备工作。这包括清理现场、整平场地、测定桩位、准备施工机械和材料等。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现场布置合理、整洁有序,以提高施工效率。
3)严格执行施工工艺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对于预制桩和灌注桩等不同的桩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例如,对于预制桩,需要先制作桩体,然后通过打桩机将桩体打到设计深度;对于灌注桩,需要先钻孔,然后将钢筋笼放置到孔内,最后浇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4)加强质量监控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监控。对于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例如,在打桩过程中,要检查桩体的垂直度和灌入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要检查孔深、孔径和清孔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要点是确保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需要做好地质勘察、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控制地基施工过程等措施;对于桩基础施工,需要确定合理的桩型和施工方案、做好现场布置和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施工工艺以及加强质量监控等措施。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辛爱华.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分析 [J]. 砖瓦 ,2022(2):67-68.
[2]刘广志.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砖瓦,2021(1).
[3]桑彦超.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 [J]. 建筑技术开发 ,2021,48(16):114-116.
[4]王鑫.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及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