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肖凯

武汉博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愈发严重,建筑行业也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朝着更可持续、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也需要相应地优化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本文将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三个方面介绍绿色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


关键词

绿色施工;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可持续发展

正文


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建筑行业采用可再生能源、高效纳米材料、智能化系统等科技创新,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绿色建筑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具备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它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负荷和资源消耗,还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建筑行业应积极响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为保护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1设计阶段的优化措施

1.1综合利用资源

在建筑设计中纳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设备。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系统的依赖,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例如,在建筑的屋顶或墙面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建筑的电力需求;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确保建筑能够充分接收到自然光照,减少对人工照明系统的依赖;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取代传统的热水供应,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供应建筑热水需求;根据建筑所在地的风资源状况,安装风力发电设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建筑的电力需求;在设计过程中优化建筑的布局,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降低对人工通风系统的需求,减少能源消耗;通过地下的稳定温度利用地源热泵系统,提供建筑的采暖和制冷需求;利用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锅炉或生物质气化系统,供应建筑的热能需求。其次,在材料选择过程中优先考虑可回收的材料,如可回收金属、可再生木材等,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使用再生建筑材料,如再生混凝土和再生钢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推动循环经济,设计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方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1.2优化空间布局

    首先,在建筑设计时,合理安排窗户和天窗的位置和大小,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射室内空间,并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例如,将较大的窗户朝向南方,可以获得更多的日照时间和光线。设计通风走廊或开口,以便自然气流穿过建筑内部,实现自然通风。通风走廊可以在建筑内部形成一个利用气流的自然通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设计天窗的位置和形状,可以将自然光引入深处无法得到自然光照的空间,如中央走廊、内部房间等。天窗具有扩大光照面积、提供自然景观和增加室内空间美感的优点。合理配置天窗的大小和数量,根据需要进行光线的控制,以避免过多的热量进入室内,并确保室内光线的均匀分布。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中采用透光材料,如玻璃幕墙、玻璃砖等,以提供更多的自然光照和景观视野。在设计过程中优化空间布局,充分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率,避免空间浪费。

1.3考虑生态系统服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保留和保护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通过植被绿化、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在建筑设计中引入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供后续利用,如冲厕、浇灌植物等。结合景观设计,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

2施工阶段的优化措施

2.1精细化施工计划

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和计划,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时间安排、人力资源需求和材料采购安排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并尽量减少时间的浪费。

针对不同施工工序,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避免重复施工和后续施工的干扰。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闲置或无效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精确测量,避免过多采购和材料的浪费。确保合理的储存和处理材料,避免被污染或损坏。  

 2.2环保材料采购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优先选择符合环保标准和认证的材料,例如具有低碳排放、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等特点的材料。在选定材料时,考虑其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水资源使用和废弃物产生等因素,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比较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材料,选择具备环保认证或符合环保要求的供应商。确保材料采购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避免使用污染环境的材料,如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的材料。在施工现场对材料进行储存和处理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材料的溢漏、污染和损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优化施工过程,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要求施工人员合理利用材料,避免过度消耗和浪费。通过环保材料采购,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倡环保材料使用也能够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感,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提高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形象。

2.3节能措施

选择和安装高效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如采用能源回收技术、高效节能型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减少能源的消耗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和自动光控系统,减少室内照明的能源消耗。采用节水设备和系统,如低流量水龙头、高效节水冲洗器、雨水收集系统等,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在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设备的闲置和过度使用,降低能源消耗采用绝缘材料、隔热材料和高效窗户,在建筑外墙和屋顶进行隔热,减少能量的传递和热量损失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通过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可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采取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节能措施还可以改善建筑的舒适性和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提高建筑的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3运营阶段的优化措施

   3.1建立监测系统

安装能源和水表,定期监测建筑物的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电力、燃气、水的消耗量等。使用智能监测系统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能源和水资源使用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评估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定期巡检机制,定期检查建筑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漏损和设备故障等问题。配备专业的维修团队,及时对能源和水资源的问题进行修复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反馈机制,接收居住者或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及时解决能源和水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3.3定期维护和检修

安排定期的设备巡检和设施检查,包括电力设备、供暖设备、通风设备、水处理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检查建筑物的外墙、屋顶、门窗等部位,发现潜在的破损或漏水问题。对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等,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若发现任何故障或问题,及时采取维修和修复措施,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建立维修记录和故障反馈机制,及时对维修和修复工作进行跟进和评估。

4总结

   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建筑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能提高居住者和用户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程度。同时,绿色建筑也在整个社会和产业链上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更广泛的推广和实践绿色建筑,可以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

 

 

作者简介:肖凯19852籍贯湖北洪湖大学本科学历-武汉工业学院毕业副高级职称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