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尹涛

连云港市恒远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300

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作为路桥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技术管理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与施工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工程特性使得其在路桥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其施工过程相对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

路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正文


在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面临着材料的消耗和成本控制、质量监控、施工机械的选择和使用等问题。其中,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及混凝土中的气孔和微裂缝等技术问题,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索。此外,施工组织和协调、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确保施工进度。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降低施工事故风险。同时,合理选择和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常见问题和挑战

1.1储存与运输

储存与运输环节的不合理或不规范操作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还会给施工工期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合理的储存与运输方式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控制至关重要。在混凝土储存方面,施工方需要选择合适的储存设备和储存方法。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储存设备应具备防水、防潮、防冻的功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此外,混凝土的储存时间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其过早硬化或失去可塑性。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盖板、喷水等方式进行覆盖保护,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在混凝土运输方面,施工方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具备稳定性和承载力的专用运输车辆,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同时,运输路线的选择也需要考虑交通状况、路面条件等因素,避免发生拥堵、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在运输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振动和泄露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为了解决储存与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施工方可以建立储存与运输管理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设立封闭储存区域,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养护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养护措施是确保混凝土早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步骤。水养护是最常见的养护方式之一。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阶段,通过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可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该方法可以使用喷水、覆盖湿布或喷洒养护剂等方式进行。温度养护也是重要的一种措施。混凝土在早期阶段的温度变化会直接影响其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的变化,避免过快的升温或降温,可以通过采用保温材料、加热或降温设备等方法来实现。

2 路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梳理和总结

2.1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混凝土均匀、完整地填充到模板之中。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施工速度和连续性,以避免出现冷接缝或夜班接缝的情况。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类型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过早失水和温度过低。

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工序,可以有效去除混凝土中的气孔和提高其密实性。振捣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度确定振捣设备的类型和振捣方式。在振捣过程中,要保持振捣器的水平放置,避免产生波浪形振动和振捣器进入模板。此外,还要合理掌握振捣时间和频率,以避免过振、漏振等现象的发生。

混凝土的养护对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养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失水,以保持其充分的水化反应。一般而言,混凝土浇筑后应尽快进行养护,采取防止日晒、风化、干燥的措施。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可以采用喷水、遮阳网、草包覆盖等方法来控制温度和湿度。同时,还要注意养护期的延长和养护方式的改进,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2.2混凝土原料调配和施工工艺

不同种类的混凝土原料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调配和施工工艺选择,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符合要求。在混凝土的原料调配中,需要考虑水胶比、骨料种类和配合比等因素。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使混凝土拥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风险。而在施工工艺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等环节。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振捣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养护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在混凝土原料调配和施工工艺中,还需要注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混凝土原料种类和配合比,避免因为种类和比例不当而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建立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对策。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避免施工延期和浪费,确保工程按时完成。建立合理的施工计划是指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内容,确定每个工序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各个工序之间的关联关系和顺序。施工计划应综合考虑工程的工艺要求、资源供应、季节变化等因素,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

建立合理的施工时间表是指在施工计划的基础上,将每个工序的具体施工时间具体化,确定具体日期和时间段进行施工。施工时间表要考虑到工人和设备的合理利用,避免工时冲突和资源浪费,同时还需考虑到工程的特殊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的关键是对工程的整体性和细节的充分了解和把握。需要对工程的工艺流程、施工要求、工期要求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确保施工计划和时间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施工计划和时间表的可操作性。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时,建立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减少施工风险和成本,并满足工程的要求和期望。

3.2合理选择和配置施工机械设备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选择和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机械设备选择和配置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设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常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包括搅拌车、泵车、混凝土输送设备等。在选择机械设备时,要考虑到工程的具体要求,比如混凝土的浇筑方式、浇筑高度、浇筑速度等。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性能特点,如搅拌车的搅拌能力、泵车的泵送距离等。只有选择与工程要求相适应的机械设备,才能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涉及的机械设备较多,要合理配置这些设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对路桥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全面的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和方法。这对于保证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年.市政路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技术[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22):66-67.

[2]董育彪.市政路桥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17):66-67.

[3]李静.市政路桥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1(22):202-203.

作者简介: 尹涛(1990.02-),男,江苏人,汉族,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 道路工程施工。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