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水质监测;环境工程;监测环节
正文
1环境工程中水质监测的重要性
在水质监测方面,先进的环境工程技术正日益被应用,并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的资料。因此,可以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工程领域。以原位感知环境工程等为代表的监测技术,可以对水质进行有效的监测,统称为智能化。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水质在线监测技术,为了保证供水质量,避免突发事件,如水处理工艺失效、原水被污染等,对供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是非常必要的。自然水体(如湖、河、海)可通过原位实时监测技术实现对自然水环境的高效管理,而基于多光/高光谱图像传感器的区域遥感监测已成为大面积遥感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水质的环境数据进行可靠地测量,并对其进行管理。环境工程学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天气预报、公众健康防护等。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主要实现了对测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和解析等功能。同时,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处理方法,为实现高效的水质信息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大数据的处理,为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2浅析水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关键环节
2.1水质量采样和监测分析环节
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采样工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环境工程的顺利进行。首先,对不同深度、不同地点的水源进行抽样,以保证抽样的广泛性、代表性,杜绝“就近取样”。其次,取样时应采集相同体积的水样,以便于后续的监测工作,以防止由于体积大小的差异造成的误差。从当前国内对水环境进行监测的方法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水质的色度、透过率、浊度等指标的测定,得出水质的实际物理性质,并与国家标准相对照,对水质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化学检验主要是对水质中的COD,BOD,TP,TN等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出水质中的污染物种类及特定的含量,从而判断出水质的污染程度。
2.2水质监测计划编制链接
水质监测工作是一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工作。另外,由于水质监测工作十分繁琐,所以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程来进行,以免出现差错,从而影响到环保人员的判断。为此,在进行水质监测前,有关部门要针对水质监测的实际状况,做好充足的前期工作,制订科学全面的水质监测方案,降低不确定性对水质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水质监测的可靠性与真实度,为环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首先,环境保护部门和水质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要明确监测的目标和重要性,确定要监测的优先级,要选择要监测的目标,要进行实地调研,要对监测点的生态环境以及可能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措施。其次,根据已有的监测手段,选用适宜的监测手段,科学地运用监测手段,以提高监测的质量与效果。在此基础上,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一个合理的监测,保证水质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开展工作前,应对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是否可行、是否采用了何种设备等进行监测,以保证水质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受工艺、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2.3监测断面及水质取样点的设计
通过对监测断面及采样点进行优化设计,对监测结果进行动态调整,保证监测区域既能满足常规需要,又能体现区域真实水质。一是要按照工作要求,设置河流、水库、湖泊等不同类型的监测点,保证监测点的覆盖面和代表性。二是预先选择一处水质采样地点,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详细地分析和研究所监测的水源环境状况,最后选择一处具有典型意义的采样地点,对辖区内的水质进行全面收集和监测,并对辖区内的水质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
3关于环境水质量监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3.1水环境监测问题
当进行水质监测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实验结果上。然而,在现实中,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了数据失真,无法真正地反映出水体的基本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对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使实验室的工作环境达不到监测要求。第二,是有关人员在试验中不规范地使用试剂,造成了试剂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从而影响了监测结果的分析质量。另外,在实施过程中,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试验结果只是一种形式,试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水质监测的质量。
3.2设备维修事宜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应采用一种科学的方式来维护基本设施,防止不及时或不到位而影响到水质取样工作。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也要有相应的人员来做好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让员工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状况,自主地进行设备的操作。另外,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有效,在设备的维修试验中,必须把有关参数作为基本的参数指标。
4提高环境工程和水质监测工作的对策
4.1提高水环境监测管理质量
同时,在进行水质监测的过程中,也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一整套的工作流程。从实践上讲,水质监测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学系统,在其正常运转时,会受到各种自然因子的扰动,使其监测结果呈现出种种难以预料的状况。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环境监测部门加强对其业务素质的管理,根据标准化的要求选拔出合格的水质监测人员,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与此同时,在进行水质监测工作时,要注重保障数据信息的质量,对信息进行动态、全过程地评估,保证信息的准确、有效。
4.2搞好水质监测仪器的维修
在进行环境水质监测时,需要科学地制定出能够提升监测效果的取样规范,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有效性,并保证其在进行水质监测之前的可靠度。在实施水质监测前,要严格按照《环保督察暂行条例》中的有关要求,做好各项前期工作。要对质量监测抽查清单进行审核,为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质监测是环保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能否顺利进行与环保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在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要求有关部门提高对水质监测工作的关注程度,通过对监测点区域的市场调查研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水质环境监测策略,以推动水质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启文.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J].中外企业家,2019(31):221.
[2]冯志强.探究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J].四川水泥,2019(06):159.
[3]杨晓棠.浅析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分析[J].科技风,2019(16):131.
[4]陆桦,周庆,王英姿.水质监测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及监测的相关环节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0(03):9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