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工程合同;风险控制
正文
前言:随着目前我国社会化进行的进一步加快,社会法治化也在高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行业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出台和完善,获得了更加全面的补充,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合同的签订是建筑工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签订合同,双方能够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如此一来也能够实现法律风险的控制。
一、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现状
(一)变更管理不规范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设计变更、工程调整等情况,这可能导致原先合同中约定的工程范围、工程量等发生变化。而如果变更管理不规范,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工程款项支付和工期调整等方面的困扰。一方面,当发生工程变更时,合同中原本约定的工程范围和工程量可能需要做相应调整。如果在变更管理上缺乏明确的流程和规范,甲方和乙方可能会在理解和执行变更要求上产生分歧,导致工程款项支付与合同约定不符。乙方可能要求额外的费用或时间来完成变更工作,而甲方可能会对此提出异议,进而引发纠纷。另一方面,未及时有效地处理变更可能会对工期造成影响。设计变更或工程调整常常会导致施工计划发生改变,若变更管理不规范,可能会延误工程进度。如果甲方与乙方在变更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乙方可能无法及时获得变更后的施工图纸或材料,致使施工进展受阻,延误工期[1]。
(二)缺乏有效的履约监督机制
缺乏有效的履约监督可能导致管理与监督不到位,施工进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把控。没有及时的监督和追踪,乙方可能无动力或缺乏压力去按时完成各项工程任务。这可能导致工程进展缓慢,延误项目交付时间,给整个项目进程带来不必要的延误与损失。除此之外,缺乏履约监督也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中,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对工程质量有明确的要求。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履约监督,乙方可能出现材料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工程安全隐患[2]。
二、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细致的预算与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中,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建议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详尽的预算编制和成本估算工作。这样可以确保预算充分考虑了各项费用和风险因素,为项目提供一个合理可行的经济基础。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至关重要。在项目启动后,应定期进行成本审查和监督成本支出情况。这样可以确保项目的费用符合预算要求,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超支问题。在审查过程中,可以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和分析,确保每一项费用都得到合理的使用和支出。在发现超支或预算偏差时,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这可以包括重新评估项目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寻找替代方案等。通过灵活、及时的成本调整,可以避免进一步的超支,并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3]。
(二)风险评估与管理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关键。这需要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例如,技术风险可能涉及复杂工程技术难题、施工工艺风险等;市场风险可能包括需求变动、竞争压力等;供应链风险可能涉及材料供应延迟、价格波动等。通过充分了解和评估这些风险,可以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例如,针对技术风险,可以加强技术专家团队的支持,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对市场风险,可以灵活调整项目规模和市场定位等。制定准确、详细的计划,能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应对风险并减少损失[4]。
(三)合同管理与变更控制
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合同审查和评估。在项目开始之前,对合同条款进行详细的审查,确保各项约定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特别是需要关注工程范围、工程量、工期、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审查过程应包括与甲方和乙方的充分沟通,以确保双方对合同内容的理解一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设计变更、工程调整等情况。为了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必要性和成本可控性,应建立明确的变更控制程序。这可以包括变更申请的审批流程、评估变更对工期和费用的影响、签署变更协议等。对每一项变更都要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合同变更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额外费用和潜在风险。此外,合同管理应强调规范执行。确保甲方和乙方都充分了解和遵守合同条款,包括工期要求、质量标准、支付方式等。建议建立系统化的合同管理档案,记录合同变更和履约的各个环节,以便审计和结算。
(四)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在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中,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建议建立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以保持与各相关方的良好沟通与协调。这样可以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纠纷,并避免因沟通不畅或信息传递不及时而引发的风险。项目参与方之间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包括项目经理、业主、乙方、设计师等相关人员。沟通渠道可以采用会议、工作报告、邮件、电话等方式。关键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反馈,以便项目参与方能够了解当前项目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项目参与方应鼓励提供意见和反馈,以便及时了解项目的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此外,也需要确保项目参与方的反馈得到及时回复和处理,避免因长时间的无回应而引发的误解和不满[5]。
结束语: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已经逐渐从建设期进入到了成熟期,这也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渐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建筑行业必须牢牢抓住时代机遇,积极开展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工作,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在双方开展工作的高效性和有序性,解决此前工作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从根本上为企业施工工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汶芊.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J].房地产世界,2023(15):100-102.
[2]李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合同管理的规范化路径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13):193-195.
[3]王晓娟.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合同管理研究[J].居业,2023(06):167-169.
[4]陈庆聪.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实践研究——以霞浦某房地产项目施工合同造价纠纷为例[J].居业,2023(03):142-144.
[5]卢芳.公路工程项目招标造价控制途径及合同风险有效管理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3,8(03):132-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