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水厂给排水系统应用问题及对策
摘要
关键词
供水厂;给排水系统;问题对策
正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工业生产,同时也使我国的水资源质量连年下降,直接威胁到人民的健康生活。因此加强供水厂给排水系统的科学管理,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水资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势在必行。
一、供水厂给排水系统应用问题
(一)水源问题
在供水厂给排水系统水源问题中,水量不稳定可能由于气候变化、降雨量下降或干旱等原因导致,这会影响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使供水厂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水源地可能会受到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等污染物的威胁,这需要供水厂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来净化水源,以确保供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然而,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可能不断变化,这对供水厂的处理能力和设备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水厂在选择供水厂的区域和水源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水源问题。
(二)水质问题
水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除了水源的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还存在其他影响水质的因素。一方面,土壤污染也可能对水质产生影响。污染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径流或渗透进入地下水,进而影响水质。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和过度放牧会导致水体的过度抽取和土地的脱水,造成水质的恶化。此外,非法排放废物、错误的垃圾处理和不当的农业实践也会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自然因素也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地质构造、地下水水质和水流速度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水体中溶解物质的浓度和水质的稳定性[1]。
(三)管网老化问题
管网老化是指给排水系统中的管道由于使用年限过久,受到环境因素和物理作用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管道的老化、腐蚀和渗漏。这些问题会导致供水压力下降,给居民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不便。此外,老化的管网还会导致供水的水质变差,不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更严重的情况下,管道的老化和腐蚀会引起管道的破裂和漏水,给周围环境和基础设施造成损害,甚至危及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于管网老化问题,及时进行检修、更换和升级是非常必要的。
(四)人为因素问题
1.不当操作和管理:供水厂和给排水系统的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如果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供水出现故障、水质问题或给排水系统失效等问题。
2.不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供水厂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需要考虑到地理条件、人口需求、水质要求等因素,但如果设计不合理或规划不良,可能会导致供水不足、排水不畅或设备过载等问题。
3.缺乏养护和维修:供水厂和给排水系统的设备和管路需要定期进行养护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如果缺乏养护和维修,设备可能会损坏或老化,从而影响供水和排水质量[2]。
二、供水厂给排水系统应用问题对策
(一)水源问题措施
供水厂可以选择多个水源地,以减轻单一水源的压力,通过建立多个水源地,即使一个水源地的水量不足或受到污染,其他水源也可以提供足够的水量和较好的水质。同时,供水厂可以改进水处理技术,以提高净化水源的效率和质量,投资于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可以帮助供水厂更好地处理污染物,并确保供水的安全性。除此之外,社会也可以通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过度使用,来集中力量解决水源问题,从而确保供水厂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水资源,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二)水质问题措施
首先,需要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悬浮物以及过滤处理。然后,他们会使用化学药剂来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微生物,一些供水厂还会使用高级处理技术,如臭氧氧化、反渗透和活性炭吸附等,以进一步提高水质。此外,供水厂还需要定期监测和检测水质,以确保供水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他们会对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检测水中的各种参数,如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和微生物浓度等,如果发现水质不符合标准,供水厂将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如增加处理步骤或调整处理工艺,以保证供水质量的稳定[3]。
(三)加强对管网的定期检修和维护
通过定期巡查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管道老化引起的裂缝、漏水和腐蚀等问题,并进行及时修复。定期巡查是指定期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使用专业设备检测管道的密封性能、防水能力以及内部是否存在异物等,通过巡查,可以发现管道表面出现的裂缝或损伤,进而对其进行修复或更换工作,此外,巡查还应重点关注是否有漏水现象,及时发现并处理。维护工作主要包括管道的清洁、保养和修复等。清洁工作是指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清除管道内部的污垢和异物,以保证水流顺畅,保养工作主要是对管道进行涂层保护或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修复工作是针对巡查和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修复,如对裂缝进行补焊或更换破损的管道部分等,通过维护工作,可以保持管道的良好状态,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四)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1.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确保工作人员接受必要的技术培训,了解相关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并定期组织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
2.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工作操作程序和标准,确保工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失误引发问题。
3.强化监督与考核: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设立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考核来评估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责任意识。
4.安全教育与意识提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并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培训[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目前供水厂给排水系统应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保障供水厂有效解决给排水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供水保障。同时,这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的给排水系统优化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韵,冯硕,王洋等.城市地下供排水厂现况与发展趋势探讨[J].给水排水,2023,59(03):39-46+59.
[2]张金良,蔡明,张远生等.我国城市给排水系统面临的困境及新系统构想[J].给水排水,2020,56(S1):589-592.
[3]蔺永刚,陈庆.新农村建设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24):107-108.
[4]徐祖荣.供水厂的给排水问题之我见[J].建材与装饰,2017(16):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