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要点
摘要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国土空间规划;精准决策
正文
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必须要坚持“多规合一”,保证此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和其他空间规划内容融合,保证规划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实现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规划中利用先进技术,助力规划工作的开展,能够提高规划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无论是前期的数据调查,还是后期的编制工作,均需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利用多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助力各项工作开展,能够获得积极的成效。
1 常用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常用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如下:(1)数据采集技术。在前期的测绘工作中,主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利用RS、GPS以及GIS技术等,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主要是在多种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完成空间信息的采集、储存、管理以及显示等工作,能够为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利用搭建的地理信息系统,对现有的地理数据和空间信息,进行复杂的分析与处理,运用可视化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全面分析整理和深度挖掘利用,助力国土空间规划高效化开展。(2)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其一,时空大数据处理技术。一般来说,国土空间规划任务比较繁重,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且跨时段长。为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率,还可以多维时空大数据技术,包括三维建模技术和影像信息智能技术等。通过咋数据的标准化转化和处理,构建自动建模技术,实现测绘结果的具象化。此外,还支持遥感影像目标的自动化检索和智能化识别与提取,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支持。其二,时空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数据分析时,利用GIS模型和GIS各个专题专项分析模型,开展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全面提高测绘的水平,保证数据应用效果与价值。此外,利用数据库和分析技术,通过数据分析、评价和模拟等,挖掘有价值的时空数据,助力相关工作的开展。其三,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在业务中综合运用GIS技术、全景视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提高空间信息数据的传输效率,为相关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包括地理空间现状和变化规律等信息。
2 国土空间规划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案
为保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应该推广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通过建设地理信息大数据系统,并且结合规划工作的需求开发多个功能支持工作的开展。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优化规划工作方法,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水平,适应规划新形势和新特点。现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分析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案:
2.1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案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应用方案如下:(1)支持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区。在规划工作中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区分,有着一定的影响。采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两权资料的采集,可实现高效准确调查和分析。一般来说,多采用房地产测量技术,比如航空法和GPS法等,支持精确定位,采集高质量的资料。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并且对采集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统计与分析,支持两权区分。此外,GIS技术的应用还支持设计、分析和施工等的开展,保障设计的精度,助力后期工作的开展。(2)评价结果的展示和监督检查。使用的图纸是否准确,影响到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质量。在进行图纸的设计时,利用3D技术和GIS技术,实现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时化动态评价,获得相应的结果,对形成的规划方案加以调整与优化,保障规划的准确性和动态化。(3)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管理。采用测绘地理技术,比如3S技术,支持土地的实时化开发,能够有效推动土地流转,科学高效划定基本农田。此外,还支持农作物生长的监控,以及耕地保护管理。
2.2 地理信息大数据系统的应用方案
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现状分析,产生了大量的不同类型数据,不过缺少统一的数据管理标准。在进行系统建设时,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增强数据的融合效果,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使用数据分析模型,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数据的高效化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数据信息为关键要素,除了做好数据信息的采集外,还要进行数据信息的准确分析和合理利用,助力规划业务的高质量开展。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需求搭建了大数据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综合数据库。对当前数据的情况进行分析,参照相关的标准,构建相应的数据标准化体系,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在具体建设中基于国家统一的空间基准CGCS2000坐标系,建设综合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地理、现状调查和规划管控等。(2)规划分析模型库。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业务的特点,立足于规划管理的具体需求,实现综合数据资源的融合分析与深度挖掘,构建了规划分析模型库。在业务中能够支持人口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分析等的开展,保障规划工作的高效率开展,保证规划的科学性。(3)规划一张图应用。构建的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系统,其中规划一张图为重要内容,利用基础地理数据和各类规划成果数据,通过数据信息的类型划分和整理,做到数据的高效化管理,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化共享,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助力,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从系统的功能来说,包括图形浏览和信息查询等。(4)移动一张图应用。构建的国土空间规划系统中,移动一张图的应用,主要是以移动设备为载体,构建便携规划信息资料库,能够为用户提供支持,支持数据的快速查阅,助力国土空间规划决策和管理工作高效化开展。
2.3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功能
在规划工作中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可高质量完成以下工作:(1)规划分析。基于测绘地理信息,利用大数据平台,可进行现状和国土规划成果的展示、整理差异分析等,且能够国土本底条件。使用大数据与机器学习识别技术,可精准刻画城市空间结构,支持识别现状与规划差异的地块,能够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提供支持,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优化城市功能布局。(2)规划编制。构建的大数据平台,支持各类规划成果入库管理,除了支持冲突检测外,还有差异处理功能,能够将结果及时更新到数据库。此外,还可以支持历史成果与变动查询,能够动态监测规划的变化情况。(3)成果管理。利用大数据平台,还支持空间规划各个阶段成果的调用、查看以及分析等,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此外,可以支持规划成果的修订、评估以及审核,保证国土空间规划高效化开展。(3)规划应用。利用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共享功能,可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的高效化共享。
3 国土空间规划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完善基础设施
在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采集和应用数据实现,进而给规划工作的开展带来支持。为发挥技术的运用价值,建立地理信息大数据工作平台,支持规划工作的开展。在空间管理工作中,利用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能够为国土资源划分和管理提供支持。采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进行空间结构的全局把控,提高管理的水平。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难以避免进行信息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可为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支持,保证数据数据高质量利用。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开展规划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不过不同区域的国土管理内容差异,为保证土地管理权限清晰明确,减少内部交叉问题的出现,有效降低误差问题的出现。通过建立地理信息平台,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各类地理数据信息的全面搜集和整理,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保障规划工作高质量开展。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需求,加大测绘地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的功能,支持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深度挖掘地理信息的价值,助力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3.2 做好数据信息的搜集
首先,注重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更新。对国土空间规划中所需要的各类数据信息,做好数据信息的搜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不断更新数据,为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一般来说,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除了空间现状数据集合外,还包括空间规划数据集合和新兴数据集合等。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国土空间规划数据信息的采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共享,提高数据共享水平。在具体建设中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利用数据库和一张图等实现数据信息的管理,支持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实时化更新,满足规划工作的质量。
其次,规范数据整理模式。传统的国土空间规划,采用的是条块式管理模式,出现了多门类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数据交叉和冲突等问题频繁发生[1]。为保证数据信息的高效化利用,需构建完善的信息统一标准,做到地理信息的规范化收集、分析与共享。通过对现有的大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资源清理,再进行资源的整合,助力规划业务的实施。值得一提的是,数据类型多样化,且数据的来源渠道多样化,给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带来挑战。通过构建数据资源信息库,可为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做到科学化管理。
最后,及时更新数据。充分建立的监测系统,通过数据的动态更新,助力规划业务的开展[2]。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检查,获得更多的数据,支持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通过数据的不断更新,助力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高质量实施。
3.3 打造复合型技术队伍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采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并且建设地理信息数据系统,发挥计算机的应用优势,能够为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支持。在以往的工作中,都是依靠人力完成大部分工作,包括地理信息的分析,对人员的业务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分析结果也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3]。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对工作人员的理论与技能要求更高,需要做好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业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水平,创造更多的工作价值。
3.4 拓展技术应用领域
国土空间规划中采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持规划工作的开展,可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从横向角度来说,采用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手段,助力规划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能够提高业务的开展水平。总体规划工作的开展,采用地理信息大数据,可高质量完成相关工作,比如用地识别,再例如空间结构规划[4]。此外,还可以为土地利用控制规划提供支持,比如地块的业态评价,实现空间体系的可达性[5]。从纵向层面来说,引入信息化技术,能够优化规划业务,改变原来的后期监测与评价,通过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结合运用其他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形成全面感知和精确直观反映国土空间要素的行为与模式,提高业务的效率与质量[6]。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推广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提高技术的应用范围,助力相关业务的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规划工作的需求和研究,综合运用时空大数据处理技术、时空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等,依托地理信息系统,高效化完成规划分析、规划编制、成果管理等工作。未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范珂.智慧型国土空间规划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3,48(01):197-200.
[2]麦智蕴.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12):75-77.
[3]薛鹏,李亮,应国伟等.测绘地理信息支撑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45(11):31-34.
[4]韩雨.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六).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六),2022:138-140.
[5]张冬冬.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1):77-79.
[6]黄学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数据成果服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22(05):6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