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接收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启平,董蔚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单位邮编:210000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铁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露天开挖方式在车站内部施工存在一系列限制,如对上部建筑的影响、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施工安全隐患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地铁车站上部建筑物的承载能力,避免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地质条件对施工的限制,并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因此,深入研究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接收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关键词

暗挖地铁车站;区间盾构接收;施工技术

正文


1. 研究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接收施工技术的意义

1.1解决城市地铁车站施工的难题

地铁车站内区间的施工相较于其他区段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因为它通常位于繁忙的地下空间中,周围环境受到各种限制。通过研究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接收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车站内区间施工中的地质条件复杂性、施工空间狭窄、上部建筑物承载等问题。

1.2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技术可充分利用现有地铁车站上部建筑的承载能力,避免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减少限制施工的因素。这一技术通过在车站内挖掘施工,并使用盾构机进行掘进,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并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3节约土地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地铁车站内区间通常是城市地下空间中有限的资源之一。通过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接收施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铁车站内部空间,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并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破坏。这有助于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1.4促进地铁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地铁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碳排放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接收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地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地铁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接收施工技术流程

2.1前期准备

在开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这包括对地铁车站内部的准确勘测和测量,确保对车站的布局、结构、周围环境等有全面的了解。同时,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也是前期准备的重要环节,这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和风险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和计划。

2.2施工洞口准备

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施工洞口准备工作。施工洞口通常位于地铁站台或最近的地面上方,是盾构机进入地下的入口。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钢模板和支护结构来保持洞口的稳定,防止土体坍塌和变形。同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网、安装安全警示标志等。

2.3盾构机进入

一旦施工洞口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引入盾构机。盾构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具有掘进头和推进装置,可以在地层中掘进并推进隧道。在引入盾构机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压力注浆技术来保持土体的稳定,防止土体坍塌和变形。同时,盾构机还需要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4盾构掘进

盾构机进入车站内区间后,工作面就会开始进行掘进作业。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机的掘进头负责切削和掘进土体,同时推进装置以一定的推力将盾构机前进。为了保持隧道工作面的稳定和安全,在掘进过程中需要对土体进行处理和排出。

2.5盾构施工监测

在掘进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监测,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质变形监测、盾构机参数监测等。这些监测数据可以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果监测结果不正常,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调整盾构机的推进速度、改变切削头的形状等。

2.6施工洞口完工

当盾构机完成掘进车站内区间并到达目标位置时,施工洞口需要进一步完工。这包括进一步的地面支护和地下结构加固,以确保洞口的安全和稳定。在完成盾构掘进以及施工洞口的完工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期工程处理。这包括车站内部结构的建设和装修、通风和排水系统的安装等。这些后期工程处理可以完善车站的功能,提高其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3. 盾构施工的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方法

3.1安全措施

1)施工前安全防护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包括对周围环境的勘察、对地质条件的评估、对施工设备的检查等。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装安全网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2)施工过程中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首先,需要控制盾构机的掘进速度和推力,确保盾构机能够稳定前进,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其次,需要对土体进行处理和加固,防止土体坍塌和变形。此外,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施工后安全防护

在盾构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的安全防护工作。这包括对地铁车站内部结构的加固和装修、对通风和排水系统的调试等。同时,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车站的正常运营和使用安全。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和舒适。

3.2风险评估方法

1)风险识别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是至关重要的。这涉及到对周围环境的风险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例如地形、气候、交通状况等,以及对地质条件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例如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岩石分布等。此外,还需对施工设备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分析,例如盾构机的性能、机械设备的维护状况等。通过深入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风险评估

在识别出风险因素后,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对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评估其对盾构施工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例如,对于周围环境的风险因素,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当地的天气预报、交通状况等信息来进行评估。对于地质条件的风险因素,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监测等方式进行评估。对于施工设备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设备的维护记录、性能检测等方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以确保盾构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风险监控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对风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例如通过安装摄像头来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对地质条件的定期勘察,例如通过地质钻探来了解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施工设备的定期检查,例如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通过这些监控措施,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应对。同时,监控结果还可以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语:

综上所述,暗挖地铁车站内区间盾构接收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当前地铁交通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未来应深入探索相关技术,为地铁交通建设提供更可行、高效和安全的方案,推动城市交通的发展,并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赵兵,孙海明.复杂条件下盾构接收端加固与分体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23):117-120.

[2] 王昊天.钢套筒辅助盾构在富水砂层始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4):58-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