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正文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就是对于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设计文件、技术标准以及质量要求的相关情况进行有效的纠正和处理,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加强质量控制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满足相应的设计指标,对于提高施工单位的信用等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很多建筑单位都已经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1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质量意识和控制意思薄弱
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开展房屋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当中, 忽视了管理, 过分强调了技术发挥的作用,这样很难对于房屋建筑项目质量进行全局控制和把握,最终容易导致相关指标难以达到设计要求。若是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方案,每一项施工环节的质量也没有得到保障,那么最终施工项目的总体质量极有可能无法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
1.2 未重视施工管理
施工过程是质量管理的第一现场, 也是各种管理方案执行的场合。施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很有可能阻碍施工进度, 甚至导致事故发生。目前, 很多施工企业过分追求施工进度, 忽略了施工过程管理,导致具体环节相关指标未达到相关要求, 就容易存在着返工等问题。还有一些企业没有明确的施工质量管控目标、没有具体的施工质量管控流程以及没有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等,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1.3 没有重视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是施工的基础, 只有做好了材料的质量管理, 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整个房屋建筑梁项目的施工质量。但是房屋建筑梁工程所需要的材料种类众多,这就给材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且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很多材料的性能无法满足实际项目的需要,这样的材料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例如裂缝。选择性能合适的建筑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提前。另外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管理的周转和利用效率,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这对于质量管理是十分不利地。因此在开展质量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施工材料的影响。
3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明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
明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立明确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可以使各个参与方都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从而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开工前,制定具体的施工质量目标和要求,包括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明确每个参与方的具体任务和职责。根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明确责任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等。具体来说,施工质量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和技术要求,质量目标要明确、可量化,并与相关标准和规范相一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建设单位负责制定施工质量目标和要求,提供项目资源和支持;施工单位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符合规范和标准;相关监管部门负责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和检查。明确责任主体有助于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协调机制,确保各方按照要求履行责任。此外,监理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计划和检查标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监管部门应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2 制定科学的施工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
科学的施工设计与施工组织方案能够在施工前规划好整个施工过程,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和监督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在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施工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来说,施工方案是在工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和组织,包括施工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材料的供应和管理、施工队伍的组织与协调等内容;施工工艺的制定需要考虑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和施工工期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包括土方开挖、结构施工安装调试等各个环
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施工流程要综合考虑各个施工工序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关系,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和协调配合,制定清晰的施工流程有效控制施工进度,避免工序冲突和资源浪费。在编制施工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充分了解工程的要求和需求,与建设单位和相关参与方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施工设计与工程的整体目标和要求相符合。同时,施工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具备合规性和可操作性。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3.3 完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施工过程,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任务,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4]。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出相应的施工管理规定,包括工程质量要求、施工流程和程序、安全管理等内容,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任务,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并按照管理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监理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并严格按照管理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建设单位应完善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标和要求,以指导和规范施工过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4 构建专业队伍,增强人员培训力度
建立专业的施工队伍,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施工单位应该根据项目需要,建立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施工人员等,确保人员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包括技术培训、安全培训、质量管理等方面,全面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水平。此外,施工单位可以设立评选制度,定期评选出在施工中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荣誉称号、奖金或其他实质性的奖励,组织团队活动,如团队拓展训练、员工聚餐、文体比赛等,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施工单位还需要设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工作绩效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和职业发展相挂钩。例如,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将员工绩效考核分为多个维度,包括
项目完成情况、质量控制、安全生产、成本控制等。另外,中国建筑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进修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在施工过程中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和奖励。
3.5 加强材料设备管理
加强材料设备管理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安全,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建设单位应该在合法、合规的供应商处采购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施工单位应该在材料和设备进场前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估,确保材料和设备符合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合理储存材料和设备,根据材料和设备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分类、分区和储存,避免材料和设备的损坏和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廖志强. 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设备工程,2023(06):15-17.
[2] 李金贺.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
标准应用[J]. 品牌与标准化,2023(02):172-174.
[3] 师坚强.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
研究(电子版),2023(08):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