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管;措施
正文
建筑工程质量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建筑质量问题的频发,如建筑结构安全隐患、施工工艺不规范等,许多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危害,也对建筑行业的声誉和信任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成为建筑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不仅是维护建筑行业的形象和信誉,也是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一、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可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优质的建筑工程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加强质量监管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也能维护建筑行业的发展声誉,防止低质量建筑工程的存在,增强公众对建筑行业的认可和信赖。因此,在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是必要的,需要通过制定完善的监管措施和加强实施力度,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水平[1]。
二、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的现状
(一)资源不足
工程质量监管要求专业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工程项目的增加和复杂性的提高,监管人员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而培养一名合格的监管人员需要时间和资源,并不能立即满足需求。实际监管过程中,监管人员需要对多个工程项目进行检查和监督,尤其是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数量庞大的项目使得监管人员时间和精力都面临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监管人员可能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无法完全覆盖所有项目,从而存在监管漏洞的风险[2]。
(二)监管力度不够
一些监管人员可能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或经验,这使得他们难以理解和辨别一些关键的工程质量问题,建筑、工程和相关技术领域是复杂的,要求监管人员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才能准确评估工程质量。然而,由于资源和时间的限制,有些监管人员可能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培训或更新知识的机会。监管人员在工作中也可能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干扰,特别是在建筑和工程行业中,利益相关方可能试图干扰监管过程,以促使他们的利益得到满足,这种干扰可能来自开发商、承包商、业主或其他相关方,他们可能会施加经济、政治或其他方面的影响来干扰监管人员的判断和决策。这些外部干扰和压力可能会对监管人员的监管意愿和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有些监管人员可能在面对这种压力时感到困惑、无助或害怕,从而选择回避问题或放宽监管标准。此外,一些监管人员可能担心承担责任或面临报复,这会导致他们不愿意揭露工程质量问题。
(三)监管信息不对称
建筑公司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掩盖工程质量问题,让监管人员难以发现。同时,监管部门获取和共享监管信息的渠道有限,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全面监管。
三、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一)增加监管人员数量和质量
加大招募专业化的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力度,确保队伍规模与建设任务相匹配,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包括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评估、监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监管能力,建立专业知识更新和学习机制,鼓励监管人员学习最新的工程技术、建筑标准和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工程质量监管的成效、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评估,并对表现优秀的监管人员给予奖励和晋升,加强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加强监管人员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和数据[3]。
(二)强化监管力度和频率
加大定期监管力度,通过增加巡查频次和人员配备,确保对建筑工程的监管更加全面和及时,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基坑开挖、土方回填、结构施工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程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日常监管,包括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施工材料和施工质量。建立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置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如果发现施工质量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监管部门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并跟踪整改进展情况。
(三)加强监管信息共享和透明度
监管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作,形成信息互通、互认、互用的机制,避免信息孤岛和盲区的存在。通过共享监管信息,各个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工程质量状况,加强协同监督。为增强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需要向公众公开相关的监管信息,监管部门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工程质量监管结果和相关数据。同时,加大对外公示和媒体曝光力度,让公众了解工程质量的监管情况,促使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自觉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在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采用技术手段提高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效率,例如,建立在线监管系统,实现监管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通过数据互联互通,监管部门能够快速了解工程质量的动态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4]。
(四)加大处罚力度
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对于违法违规的建筑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从严处罚,形成有力的震慑力。严肃查处质量不合格、安全事故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举报投诉机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施工现场和建筑材料的抽检,严肃处理违法行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达到标准要求,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要彻底调查,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使违法行为的成本更高,针对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罚款、吊销相关资质证书、限制从业等手段进行惩罚,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于建筑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让违法行为的当事人感受到违法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
结论:
解决工程质量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加强各主体之间的紧密配合,企业应立足于长期发展,制定适合自身实际的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为项目施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工程质量问题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邢正江.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1(05):38-40.
[2]王娜.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居业,2021(02):175-176.
[3]罗勇.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12):94-95.
[4]石欢吉,龚书贤.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77+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