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温度控制与其对道路耐久性的关系
摘要
关键词
沥青路面;施工;温度控制;耐久性
正文
引言
沥青,作为一种古老且被广泛采纳的道路材料,因其出色的柔韧性、防水性和耐久性,在全球各地的道路建设中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沥青路面不仅能够为驾驶者提供平滑的驾驶体验,还能有效地抵御环境因素,如雨水侵蚀。然而,沥青的这些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尤其是温度控制。温度是决定沥青混合物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恰当的温度可以确保混合物的均匀分布,从而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探究沥青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对于优化道路建设和提高其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沥青混合物与温度的关系
1.1粘结性与温度
沥青作为一种有机黏结材料,其物理性质受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在施工中,温度控制对于沥青混合物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温度直接影响沥青混合物的流动性。沥青在高温下呈液态,容易流动;而在低温下则变得僵硬,流动性差。这种特性使得在高温下的沥青混合物更易于铺设,但如果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混合物过于流动,影响铺设的均匀性和质量。除了流动性,沥青混合物的可塑性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可塑性决定了混合物在受到外部力时的变形能力。在适中的温度下,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很好地适应基层的形状和不均匀性。但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其可塑性会大大降低,导致铺设后的路面出现不均匀或开裂。
1.2硬化过程与温度
硬化是沥青混合物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施工中非常关键。温度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不容忽视。沥青混合物在铺设后需要进行硬化以获得必要的强度和稳定性。这一硬化过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如果温度过高,沥青会保持在流动状态,无法硬化;而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混合物过早硬化,影响其性能。除此之外,温度还会影响沥青混合物的抗压和抗拉性能。在合适的温度下硬化的混合物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拉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交通荷载。而温度不适当则会导致混合物的强度降低,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为确保沥青混合物的硬化过程得以完整进行,施工中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不仅可以保证混合物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二、温度对道路耐久性的影响
2.1路面开裂
路面开裂是沥青路面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这种裂缝往往源于施工中温度的不恰当控制。当施工温度过高,沥青混合物可能过于流动,导致其在冷却时收缩得过快,从而形成开裂。相反,如果施工温度过低,沥青混合物可能不足够流动,导致在铺设时无法均匀铺开,形成厚度不一,随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均匀的压力而开裂。此外,不均匀的硬化也是引发裂缝的常见原因。当部分区域的混合物过早硬化而其他部分仍保持流动时,这种不均匀的硬化会在路面上形成应力区,导致开裂。
2.2沥青老化
沥青老化是指沥青在长时间暴露于环境中,其性质发生不利变化的过程。其中,温度是影响沥青老化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温加速了沥青中轻分子的挥发,导致其变得更加脆硬,失去原有的弹性。此外,高温还促进了沥青中的氧化过程。氧化沥青通常更加脆硬,容易形成裂缝。紫外线也对沥青有不良影响,它能够加速沥青中特定化合物的分解,导致其变色和退化。虽然紫外线与温度并不完全相关,但在高温天气下,紫外线的强度往往更高,从而加剧了沥青的老化。
2.3路面变形
沥青路面在众多环境和机械因素作用下都可能发生变形,其中温度是一个核心因素。沥青作为一种温度敏感的材料,其物理性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显著的改变。高温时,沥青混合物的粘度降低,变得更加柔软和有延展性。在这种状态下,持续的交通荷载,尤其是重型车辆,更容易在路面上形成车辙或其他形式的变形。而车辙或凹陷不仅直接损害了驾驶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导致雨水无法正常流走,形成路面积水。这种积水不仅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而且会加速沥青的老化,降低路面的整体使用寿命。另外,施工时不恰当的温度控制也可能对沥青混合物的内部结构造成不良影响。过高的施工温度可能导致沥青与骨料的黏结不足,造成内部的微观空腔。这些空腔在日后的使用中,尤其是在交通荷载的作用下,可能导致混合物的压缩、凹陷和进一步的变形。因此,正确的温度控制策略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关系到施工的效果,还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适当的温度管理可以确保沥青混合物的高质量,从而降低长期维护的成本和风险。
三、实践中的温度控制策略
3.1施工时的温度监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沥青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温度控制已经成为道路建设中的核心环节。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施工单位都对温度控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现代化的温度监测工具在施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工具,包括红外热像仪、热电偶和无线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沥青混合物的温度,确保其始终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红外热像仪可以迅速扫描大面积的路面,检测出温度异常的区域,从而指导施工人员进行调整。而热电偶和无线温度传感器则可以精确地测量混合物内部的温度,为施工团队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除了监测工具,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例如,在制备沥青混合物时,必须确保混合物的温度达到了规定的范围,以保证其流动性和可塑性。在铺设和压实过程中,也需要定期检测温度,确保混合物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其性能。当然,温度控制不仅仅是依赖高科技工具。施工团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需要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混合物类型和施工环境来调整温度控制策略,确保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2施工设备的选择
施工设备在沥青路面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温度控制方面。正确的设备选择不仅可以优化施工效率,还可以确保沥青混合物在整个流程中维持适当的温度,从而保证道路的耐久性和质量。加热罐车是沥青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负责将沥青从生产地运输到施工现场,并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保持稳定。高质量的加热罐车通常配备有先进的隔热层和加热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沥青的温度损失,确保其在到达施工现场时仍处于理想的温度范围。除了加热罐车,还有其他的设备也对温度控制至关重要。例如,沥青搅拌机需要在制备混合物时提供均匀且恒定的温度,以保证混合物的质量和性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效的搅拌机通常配备有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控温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温度。铺设机和压实机也是沥青施工中的重要设备。在选择这些设备时,施工单位需要考虑其对温度的控制能力。优质的铺设机和压实机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从而减少混合物暴露在环境中的时间,降低温度损失。
结论
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要求。如本文所论述,温度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通过正确的监测工具、适当的施工设备和实践经验,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整温度,确保沥青混合物达到其最佳的性能。细致和精确的温度管理不仅保障了道路施工的高效与质量,还能够显著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长期的维护成本。因此,对于任何涉及沥青道路建设的项目,都必须重视和强调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孙一喆.基于温度的沥青路面就地加热机速度协同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21.
[2]王斌.沥青路面高温危害及防治措施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20,(11):111-113.
[3]蒯海东,邓曼丽.温度对沥青路面高温性能影响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06):138+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