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
正文
通过制定有效的村庄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土空间的有序布局。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村庄规划编制能够有针对性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增强村庄的吸引力,并能够吸引人才回流。同时,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村庄规划编制有助于优化土地利用,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国土资源的有效配置[1]。
1. 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要求
1.1遵循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要求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经济可持续性:村庄规划需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要确保资源的有效管理,避免过度开发,以保护未来的经济发展。
社会可持续性:规划应着重改善农村社区的生活质量,包括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有助于减少城乡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生态可持续性:村庄规划应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包括水源、土地和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恢复措施和资源节约来实现。
土地资源管理: 规划需要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当前需求,还有未来后代的需求,包括农田保护、耕地质量改善和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
1.2强调全面协调
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要求应强调全面协调,这是因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而国土空间规划则涉及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村庄规划应当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环境问题。这需要全面协调经济利益与生态需求[2]。
人居环境的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村庄规划应注重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包括道路建设、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方面,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保护文化遗产与传统特色:很多村庄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这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规划编制时需要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吸引游客和投资的亮点。
农村土地流转与集约化利用:乡村振兴也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因此村庄规划需要考虑如何优化土地利用,支持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思路
2.1完善村庄规划编制政策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路应当完善相应的政策。
政策适应性:为了确保村庄规划能够顺利执行,需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完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应该明确规划编制的目标、原则和指导思想,以确保规划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法规保障: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包括土地使用规划、环保法律等方面的法规,以避免后续问题和纠纷。
资源整合:要实施村庄规划,需要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包括财政资金、人力资源等,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同时也鼓励社会投资,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3]。
监督与评估:规划的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这有助于确保规划的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一致,同时也能及时纠正问题和调整方向。
2.2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模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需要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4]。
数字化规划: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村庄空间数据的精准采集和分析,这有助于更科学、全面地了解村庄的地理特征,为规划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智能规划工具: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工具,通过模拟和预测分析,优化村庄规划方案,这可以提高规划的灵活性,使其更具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社会化参与平台:建立在线社会参与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应用,让更多村民能够参与规划过程,通过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规划方案。
可视化展示:采用虚拟现实(VR)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将规划方案呈现为直观的图像,让居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有助于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理念,将环保和节能考虑融入规划中,通过引入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实现村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与生态融合: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打破传统的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界限,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区域协同发展:促进村庄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网络,共享资源、共同解决环境问题,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
2.3促进多元化的产业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路应当促进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这是因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韧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村庄规划应当鼓励农村地区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这可以包括发展农业现代化,支持农村企业的兴起,以及吸引各种类型的产业投资,从而提高农村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农村特色产业: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资源和特点,规划应当重视挖掘和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例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以推动经济多元化[5]。
农村创新创业支持:规划可以包括为农村居民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包括提供培训、资金支持、创业孵化器等,以鼓励创业精神和多元化产业的兴起。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持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应当考虑改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通讯网络、电力供应等,以确保产业能够顺利运作。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应当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相结合。规划可以促进绿色产业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降低环境负担。
村庄规划编制应当以促进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为核心思路,同时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可持续性,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双重目标。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重要战略,国土空间规划是支撑该战略的基础。村庄规划编制研究在这两重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是优化农村空间布局,提高村庄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因素,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乡村振兴需要不断地规划与实施,以确保村庄的整体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可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黄蓉.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9):102-105.
[2]陈菲.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研究——以都匀市双新村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9):106-109.DOI:10.20028/j.zhnydk.2023.19.025.
[3]黄景康,罗珂,林锡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广州市村庄规划编制与管控的若干分析与建议[J].小城镇建设,2023,41(09):55-61+75.
[4]刘彦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以壶关县小山南村为例[J].华北自然资源,2022(05):131-134.
[5]陈洁慧.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9):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