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思考
摘要
关键词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创新
正文
引言:绿色建筑的建设必须遵循生态进步的基本准则,在建设和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妥善使用建筑资源,并且应该能够在精神和实质两个方面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也就是说,应该提倡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通过绿色建筑这一平台,来传播并普及绿色环保的观念和思想。
1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政策支持
我国目前没有一个全面、科学、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各地区和各部门的标准不一致,导致绿色建筑的定义和认定存在差异和争议。例如,有的地区以节能为主要指标,有的地区以生态为主要指标,有的地区以人居为主要指标,这就造成了绿色建筑的评价结果和认证等级的不同。同时,我国的绿色建筑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经济激励、社会监督等手段,使得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实施面临诸多障碍和困难[1]。
1.2技术和产品供应链不成熟
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缺乏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建筑核心技术和产品。例如,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还不够先进,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气候特点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我国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还不够成熟,没有开发出一些高效、可靠、经济的绿色建筑节能设备和系统。我国的绿色建筑环保技术还不够完善,没有掌握一些有效、安全、便捷的绿色建筑环保材料和工艺。同时,我国的绿色建筑产品市场还不发达,供应链不完善,绿色建筑材料的种类、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绿色建筑的需求。
1.3知识普及和培训不足
我国的绿色建筑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还不够到位,导致社会公众、建筑业主、设计师、施工者、运维者等各方面的绿色建筑意识和认识不足。例如,我国的绿色建筑知识普及工作还不够广泛,没有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绿色建筑的概念、意义、好处、案例等内容。我国的绿色建筑教育工作还不够深入,没有将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纳入建筑专业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同时,我国的绿色建筑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还不够系统和规范,导致绿色建筑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匮乏。
1.4设计和施工水平不高
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存在一些不符合绿色建筑理念和要求的现象,如过度设计、形式主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例如,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水平还不够高,没有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整体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等因素,导致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不合理、不实用、不美观。我国的绿色建筑施工水平还不够精,没有严格遵守绿色建筑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导致绿色建筑的施工质量不高、不安全、不节约。同时,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还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导致绿色建筑的效果和效益不能得到最大化。
2推进绿色建筑工程创新发展的实践策略
2.1完善政策和法规
政策和法规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保障,需要制定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明确绿色建筑的定义、要求和指标,统一绿色建筑的认定和评价体系,提高绿色建筑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订这些政策和法规,使之更加科学和适用。同时,加强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提供政策优惠、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贴息等措施,降低绿色建筑的成本,提高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绿色建筑的初期投资比传统建筑高出5%~10%,但是其运营成本比传统建筑低30%~50%,其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效益显著。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鼓励和引导各方参与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消除绿色建筑的投资障碍,增加绿色建筑的投资回报,形成绿色建筑的良性循环。此外,还可以强化法律监督和惩罚,对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对违反绿色建筑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和曝光,增强绿色建筑的约束力和执行力[2]。
2.2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
技术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支撑,需要加大绿色建筑技术的投入和推广,加强绿色建筑的技术研究和开发,突破绿色建筑的技术难点和瓶颈,提高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解决绿色建筑技术的关键和共性问题,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加强绿色建筑的技术转化和应用,促进绿色建筑的技术与产品供应链的建立和完善,提高绿色建筑的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此外,还可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加快绿色建筑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满足绿色建筑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加强开放共享和交流合作,借鉴和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绿色建筑技术和经验,加强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3加强培训和教育
培训和教育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人才保障,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绿色理念,为设计师、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提供专业的绿色建筑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绿色建筑知识、技能和意识,提高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为了做到这一点,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培训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提供绿色建筑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对公众的绿色建筑宣传和普及,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向公众传播绿色建筑的概念、特征和优势,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水平,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目前,我国的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和片面,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和偏好还不够明确和强烈,对绿色建筑的评价和选择还不够理性和科学。因此,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绿色建筑教育和引导,增强公众的绿色建筑消费意识和行为,形成绿色建筑的社会共识和市场需求。
2.4建立监管和认证体系
监管和认证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保证,需要完善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机制,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体系,明确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和标准,提高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和有效[3]。同时,提高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效率和效果,建立相应的审核机构和专业团队,加强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水平和质量。其次,加强对绿色建筑监管和认证的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高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效率和效果。最后,还需要加强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立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及时公布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结果和评价,提高绿色建筑的监管和认证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企业以及当地的政府应该积极配合,共同应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在废物处理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科学的制订管理策略和标准。通过建立健全的绿色工程管理质量评估系统,能够迅速识别管理难题,从而实施动态调整和提高管理的范围和方法。
[1] 李潇.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思考[J].陶瓷,2023(01):173-175.
[2] 张身秀.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陶瓷,2022(03):169-171.
[3] 曾永忠.关于持续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现存问题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1(07):158-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