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探微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张亮亮

142601198112294938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概述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定义、作用,以及其在地基处理中的关键要素。介绍了地基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及对工程的深度影响。然后,对传统和现代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实施策略。评估了地基处理问题解决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前景。本文将为岩土工程勘察的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地基处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问题;解决策略

正文


1、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概述与重要性

1.1 岩土工程勘察的定义与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是指通过各种实地勘察和室内试验,对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基特性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获取与地基处理相关的必要信息和数据。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作用包括:

(1) 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和地基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评估和判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各种地下工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

(3) 监测地基工程的施工过程和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理论

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立在岩土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上的。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需要运用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地质学提供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地质构造、地质历史、地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地质条件对岩土工程行为的影响。

土力学和岩石力学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它们研究土体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力学参数、力学特性以及其变形特征等,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必要的力学参数。

1.3 岩土工程勘察在地基处理中的关键要素

(1) 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包括地层结构、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特征等,为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2) 土体力学参数的测定: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获取土体的各种力学参数,如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为地基处理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的调查: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的变化进行调查和监测,以评估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

2、地基处理的问题和挑战

2.1 地基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介绍

地基处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地基沉降。由于土壤的力学性质和水分含量的改变,地基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沉降现象。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变形和破坏,给工程带来巨大的风险和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预测和控制地基沉降成为了地基处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地基处理中还常常会遇到土质软弱和坍塌等问题。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会导致建筑物下沉和不稳定。而坍塌则会给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带来危险,甚至引发灾害事故。

2.2 对地基处理问题影响的深度研究

地基处理问题对工程的影响非常重大,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需要对地基处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和机理研究。通过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和机理,可以为解决地基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需要对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深入的评估和研究。通过实际工程的观测和监测,可以对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找出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最佳处理方法。

3、地基处理问题的解决策略及效果分析

3.1 传统和现代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分析

传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挖土、深层加固和地基改良等方法。人工挖土是最古老且最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通过挖土并填充新的土壤或材料来改变地基的力学性质。深层加固通过在地基中注入过程的混凝土或钢筋等材料,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改良则包括土壤改良和地下水控制等措施,目的是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质和稳定性。

然而,传统地基处理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人工挖土和深层加固等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和高昂的成本。这些方法在处理复杂地质条件和大规模工程中可能效果有限。此外,传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土钉墙、地下连续墙、土体固化和地基加固等。土钉墙是一种通过在土体中安装钢筋,然后混凝土进行填充的结构,以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地下连续墙是一种使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板堆叠而成的结构,用于解决软土地区的承载和稳定问题。土体固化技术能够通过注入固化剂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并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地基加固技术则主要采用地下连续墙、岩石锚杆和土体梁等方法,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3.2 地基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实施策略

在面对地基沉降问题时,常见的解决方案包括地基加固、土壤固化和地下连续墙等措施。地基加固可以通过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来解决地基沉降问题,常用的方法包括钢管灌注桩和预应力锚杆等。土壤固化则可以通过注入固化剂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用的解决地基沉降问题的方法,通过构建墙体来控制土体的变形。

对于地基侧向移动问题,常用的解决方案包括土地改良、土钉墙和地下节水帷幕等。土地改良可以通过对土壤进行改良来增加其抗剪强度和抗侧移性能。土钉墙是一种有效的技术,通过在土体中安装钢筋并埋入混凝土墙来抵抗土体的侧向移动。地下节水帷幕则可以通过形成水层来阻隔地下水的流动,从而减少地基侧向移动。

3.3 地基处理问题解决效果的评估及前景展望

地基处理问题解决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现场观测、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现场观测可以直接观察地基处理后的地表变形和结构变形情况,以评估地基处理的效果。监测数据包括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和土壤应力等参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地基处理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数值模拟则可以通过建立地基处理的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地基响应,以评估地基处理效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未来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智能化和数字化。可持续性是指地基处理技术在保障工程安全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智能化是指地基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引入传感器、监测系统和控制算法等技术,实现对地基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数字化是指地基处理技术在数据获取、处理和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和信息系统,实现地基处理的全过程数字化。

地基处理问题的解决策略和实施策略对于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至关重要。传统和现代地基处理技术在解决地基处理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代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对地基处理问题解决效果的评估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进一步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地基处理技术有望在可持续性、智能化和数字化等方面继续取得突破,为岩土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处理的关键步骤,通过总结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地基处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土壤沉降、地基不稳定等,解决地基处理问题时,需要借助传统和现代地基处理技术,并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佳方案,不断改进和创新地基处理技术,以适应工程需求,并保护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斌.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探微[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0(5):1526-1527.

[2]陈四军.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探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824-824.

[3]丁园,孙洪德.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25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