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给水排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
建筑;给水排水;现状;发展趋势
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给排水作为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时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用水需求,对其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给排水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用水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给水排水是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1 建筑给水排水现状
1.1 管网漏损
在一个城市中的某些地区,在某个时段,水量明显减少甚至是无水的情况,而在其它时间里,却又有较大的水量出现。而在建筑中的一些地区,则经常会出现供水管道漏水的现象。
造成城市管网漏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给水管道的埋设深度不够、阀门损坏、管道老化等都会造成漏水现象。若管道埋深过浅或阀门损坏、管材老化等都会导致管道漏损。
(2)给水管施工质量差,不按规范施工或给水管管材使用不当都会造成给水管漏损。
(3)由于某些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不按施工规范施工,使给水管接头连接不严密、阀门漏气等都会造成管网漏损。
1.2 热水供应系统
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热水供应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用户的正常用水和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高层住宅热水供应系统存在着如下问题:
(1)由于管道系统在室内布局多,管线较复杂,管路之间交叉多,管道、阀门的安装位置和管道敷设形式往往也很难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由于室内管道布置不合理,导致了用户供水的水压、水量不足或浪费;
(3)由于管网布置不合理,给用户用水带来一定的影响,如高层建筑中的生活给水系统,因其管网布置复杂,给用户的用水量、水压等都受到影响。
(4)由于高层建筑中的生活给水系统在某些位置由于受管道敷设的限制而无法布置,给用户用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5)在高层住宅中因给水系统设计不当或管网布置不合理,导致了供水水质不达标、水压不稳定、水量不足等问题。
1.3 水压不稳
建筑物供水是有供水管网系统提供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自来水公司管网压力的不稳定,建筑物内各用户水压不稳定,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压力波动很大,有时会出现局部失压的情况;这种情况在高层建筑中尤为突出。如果高层建筑在设计时没有考虑水压问题,建成后出现了水压不稳的情况将难以得到解决。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水压的变化很大,即使是在设计压力下也会出现供水不足或水压不稳定的现象,从而造成用水困难、生活不方便和安全隐患。
2 建筑给水排水未来发展趋势
2.1 节能减排
节水是建筑给排水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因此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是节水的重点,应该加大节水宣传力度,使公众意识到节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应统筹考虑城市排水体制、排水设施及城市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将城市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市政废水等都纳入排水管网统一规划,优化排水体制;加快排水管网系统智能化建设,采用先进的排水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建立完善的雨水利用系统和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新建建筑应在设计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给水排水的节水效果,推广使用节水器具、节水设备和器具;新建建筑中,合理确定中水回用范围和比例,建立中水管网和中水回用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电幕墙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
在给水排水设计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节水措施,如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加强二次供水设备的管理维护等。并且在市政管网压力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来降低水泵运行时的用电负荷,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合理选择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和水量,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2.2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水排水系统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排水技术也将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创新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如污水处理不到位、资源浪费、水质下降等。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创新包括污水处理技术和节水技术。
(1)污水处理技术:目前国内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有沉淀法、活性污泥法和膜分离法,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沉淀法是通过化学沉淀使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变为沉淀物排出,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厌氧、好氧交替的方式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城市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膜分离法是利用膜对液体进行分离和浓缩的物理过程,将原水中的溶解物或胶体物质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回收有用物质和节能的目的。该方法具有耗能少、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对水质和水量有较高要求,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2)节水技术: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节水技术主要包括雨水利用、中水回用、变频调速给水设备、节水器具等。雨水利用是将城市雨水收集起来,经处理后用作道路浇洒、绿化、环境用水,或用作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可有效节约水资源。
2.3 材料多样化
目前建筑给水排水管道材料的发展方向是:管材由金属管向非金属管过渡,管件由铸铁向钢管、塑料管过渡,管道系统由明装向暗装过渡,排水设备由普通排水向卫生器具和排水系统结合的方向发展。常用管材有:镀锌钢管、镀锌铸铁管、塑料管、塑料复合管、铜管和不锈钢管等。卫生器具材料发展方向是:金属卫生器具向高强度、耐腐蚀、易施工、使用寿命长的方向发展;塑料卫生器具向高强度、易施工的方向发展;铸铁卫生器具向低成本和易维修的方向发展;非金属卫生器具向使用寿命长和施工安装方便的方向发展。常用的卫生器具材料有:卫生陶瓷、卫生洁具等。建筑给水排水设备材料发展方向是:传统的铸铁类管材、管件已逐步被新型的塑料管材、管件和各种不锈钢产品所替代,建筑给排水设备材料将向高强度、易施工、低成本和使用寿命长的方向发展,如塑料卡箍等。
结束语
在当前全球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战略。作为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应该顺应时代要求,以“节能减排”为己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资源、环境、发展”的新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行业的整体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强.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J].甘肃科技,2020,36(21):95-97.
[2]王科严.探求面向未来的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发展方向[J].居舍,2019,(22):2.
[3]杨欣.市政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6,33(09):82-8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