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发展分析
正文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工程建设对相关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形势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从建筑企业发展角度来看,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质量安全问题,从根本上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因此,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
1.1 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
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其优势在于能够将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充分地融合在一起,避免出现个人利益冲突,也避免了部门间的冲突,使组织结构更加稳定。在具体实施中,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可以将职能部门设置在工程项目的中心位置,在组织结构上分为三个部门:综合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以及成本管理部门。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工作内容多且杂,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混乱局面,工程项目应该建立矩阵式组织结构来规范管理工作,减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1.2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时,可以采用专业人员进行设计,这样能够减少设计工作的复杂程度,使得建筑工程项目更加简洁化,方便施工和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这样不仅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还能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安全保障。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时,相关人员应及时掌握建筑工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1.3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这也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样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并按照法律法规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执行;其次,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对每一个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监督,避免出现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等现象;最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
2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未来展望
2.1 专业化
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技术、管理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
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专业内容较多,例如:建筑设计、工程造价、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等。因此,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管理时,要加强对其的专业化管理,将专业人才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
2.2 集约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较为落后,所以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建筑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必须创新管理模式,使其与当前发展趋势相适应。在新时期,集约化管理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其以建筑行业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核心,将其进行全面整合和优化,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集约化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机构集约化:指在组织机构上实现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和集中式的资源配置方式。比如将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集中办公和统一管理,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成本控制集约化:指通过优化建筑工程的各项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在项目建设期间,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地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人力资源集约化:指对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时,可以通过实行“培训、考核、上岗”三结合的方式,以保证员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4)物资管理集约化:指对建筑企业内部所需的物资进行集中采购和管理,以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
(5)技术管理集约化:指将技术手段运用到建筑工程中,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2.3 信息化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为了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要做好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
(1)要积极建设管理信息化平台,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以便于在进行管理时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项目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服务。
(2)要注重对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保证信息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并且要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内容,确保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项目相关的动态情况。(3)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应该注重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于相关数据的分析应该进行定期更新,同时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对于不同的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从而使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得到统一管理。
(3)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将建筑工程信息数据库与建筑工程管理软件相结合,这样可以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对项目进度、成本等方面的综合控制。同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将相关的项目信息和工程进度信息进行共享,及时了解项目的施工情况,并且可以实现对项目进度的动态跟踪,通过实时监控,使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得到提升,确保建筑工程可以按时完成。
(4)在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专业人才进行系统开发和管理工作,使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目前的模式下,我们依然有许多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将新模式融入到我们的管理工作中,在后续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同时也可以看到,虽然新模式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时间不长,但是它也已经给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未来需要继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将新技术融入其中,让它能为建筑行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奇佶.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4):36-38.
[2]马大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居业,2023,(02):160-162.
[3]陈东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砖瓦,2023,(02):9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