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郝治国

14011019860320253X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逐渐向高层建筑工程倾斜,因此高层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占据重要地位,是提高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由于桩基础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因此在进行桩基施工时,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桩基础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提升桩基础施工水平。


关键词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土地资源逐渐稀缺,为了满足城市人口对住宅的需求,许多城市开始向高层建筑工程倾斜。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它不仅能够承受巨大的荷载,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物的高度。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桩基础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且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桩基础施工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由于高层建筑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荷载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桩基施工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以提升高层建筑工程质量。

1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

1.1 桩基础位置偏移问题

桩基础位置偏移问题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十分常见,它不仅会导致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降低,还会严重威胁到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桩基础位置偏移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桩基础位置偏移问题的出现。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桩位的设置是其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进行桩位设置时,要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具体的桩位布置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合理设置。在桩基础位置偏移问题出现后,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主要可采取重锤轻击、调整桩位角度、调整桩位设置等方法,避免桩基础位置偏移问题的出现。此外,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桩基进行合理的设置,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桩位布置不合理、桩位设置不规范等问题,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2 单桩承载力不足问题

高层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桩桩承载力。如果桩基础的单桩承载力不足,则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的承载力要求。在进行单桩承载力计算时,需要对单桩的桩长、桩径、混凝土强度等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则无法准确计算出单桩的承载力。

导致单桩桩承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时,由于地下土层中存在的大量水,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保证实际土体与地下水之间的距离,导致地下水位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桩基的承载力。如果桩位不正确或者土层没有受到保护,地下水很容易渗入到土壤中,进而影响到单桩桩承载力。第二,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时,由于钻孔中会存在空气,如果钻孔的深度不够,或者存在较多的浮土和杂物,使得钻孔不够准确,导致桩孔出现偏差。如果桩孔中的土方量过大,导致桩孔变形或者移位,从而影响到单桩的承载力。

1.3 桩浇筑时的颈缩问题

在高层建筑工程桩浇筑施工中,桩头颈缩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施工现象,主要是因为在进行桩浇筑时,桩头底部和四周的混凝土出现了不均匀的收缩,进而形成了颈缩。导致桩颈部出现颈缩的原因有很多,如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混凝土坍落度不够等。例如,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桩基浇筑施工时,如果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将会导致混凝土振捣不到位,从而影响到桩颈部的混凝土质量。又如,如果混凝土配合比太高、振捣棒过于密集或者振捣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桩头底部和四周的混凝土出现颈缩现象。

2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2.1 开挖作业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需要由专业的施工人员对场地进行开挖,同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基坑,并在基坑开挖完成之后进行桩体的基础施工作业,在实际的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开挖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的桩基础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场地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同时根据桩体的分布情况合理划分桩体的具体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桩体的分布面积较小、数量较少或者分布相对集中时,可以将整个场地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在划分区域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保证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建筑物造成较大影响。如果划分区域的位置比较偏,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次,要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如果划分区域的位置比较偏,则需要保证桩基础施工作业对建筑物稳定性不会产生影响。

在实际的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挖土机械的能力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挖土机械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挖土机械需要具备良好的挖掘性能;其次,挖土机械在挖掘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状态;最后,挖土机械需要按照合理的速度进行施工。如果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出现了较大的意外情况,需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并进行处理。

2.2 断桩处理

断桩处理:首先需要确定断桩位置,采取人工凿除法或者机械钻孔法进行处理,在人工凿除法过程中,需要对桩身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断桩进行处理。在机械钻孔法过程中,需要使用钻头将断桩位置附近的混凝土击碎,然后使用人工凿除的方式将其取出。

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混凝土进行灌注,确保灌注速度以及灌注高度符合相关标准,并且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用高压水枪对混凝土进行处理,同时做好检查工作。

补桩处理:补桩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的断桩位置进行处理,确保断桩位置不存在任何问题。在对断桩位置进行处理之前需要对桩身周围进行清理,确保桩身没有任何杂质,确保桩身与周围环境之间没有任何阻碍,确保桩身没有任何问题,然后采取正确的方法将混凝土灌入到断桩位置,将混凝土浇灌到断桩位置以下2m的范围内。

2.3 埋设注浆管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桩身内注浆管的埋设是关键环节之一,为保证注浆管在施工过程中顺利埋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在对桩基础进行注浆处理前,应该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桩身质量良好、无裂缝存在。

2)在进行桩身注浆时,注浆管的位置需要选择在桩身内部2m~3m范围内,并根据相关规定来选择合适的注浆管埋设方法。

3)为确保注浆管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在进行注浆时应该先对其进行清洗处理,然后使用高压水清洗干净,最后将其埋设在桩身内部2m~3m范围内。在进行注浆处理时,施工人员应该注意注浆管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以确保注浆处理后桩身没有出现空隙,避免因注浆造成桩身质量问题。

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设置注浆管的位置,同时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注浆管的埋设深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在3m以内,避免因注浆管埋设深度过浅而影响到注浆质量。

5)注浆时应保证压力满足要求,一旦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工程建设的需求。但是在桩基础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重视。桩基础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定震.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7):121-123.

[2]朱广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1,(35):70-72.

[3]李飞,张兴元.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1,(19):109-111+13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