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交通安全与疏解
摘要
关键词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交通安全;疏解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交通拥堵现象日益凸显。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此背景下,各地区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日益增多,施工期间道路交通流量也随之增加,导致交通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施工区域周边的车流量较大、道路状况较为复杂、周边建筑密集等因素都会对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相关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交通安全问题
1.1 施工区域附近车流量较大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一般是以封闭道路施工为主,这就导致了施工区域附近车流量较大,车辆行驶速度较快。而且,由于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一般都是在晚上进行,这就使得周围的居民会在晚上休息时到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区域附近进行活动,从而导致车流量进一步增加。同时,由于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需要占用较多的城市道路,这就使得车辆在施工区域附近行驶时会与周边的车辆发生碰撞、刮蹭等事故。并且由于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一般都会导致路面出现塌陷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使得周围的居民产生恐慌心理,从而导致车辆行驶速度进一步加快。
1.2 施工车辆与行人不文明现象频发
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区域车流量较大,导致施工区域车辆与行人之间的冲突较多,因此很多车辆与行人在路口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对于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缺少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所以在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过程中,不会及时设置交通信号灯,并且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过程中也不会根据道路改造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由于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存在,使得车辆与行人之间发生冲突时,常常会出现交通事故,而且这些事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1.3 施工现场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不合理
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由于受客观因素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占用一些周边的道路资源,如:施工现场紧邻城市主干道、学校、医院等重要设施,或者周边的居民区,导致交通组织的难度较大。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不合理,往往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
如:在某道路改造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将其位于道路西侧的部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改为了机动车道,导致该路段的机动车通行不畅。同时由于道路西侧为居民区,使得非机动车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时需要占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进行通行,也增加了非机动车发生事故的概率。
2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交通安全问题的疏解策略
2.1 合理设置施工便道
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合理设置施工便道是对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疏解策略,施工便道可以将施工作业区域与交通流进行分离,提高交通安全性。具体来讲,施工便道的设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保证施工区域内车辆与行人通行安全:在设置施工便道时,要保证其宽度不小于3.5m,并且在设计中要加强对交通组织设计的重视,对各节点进行合理设置。在设置施工便道时,还应该确保施工区域内的道路标线、标识、交通标志、标牌等都符合相关要求,并且要对施工便道内的交通标线进行合理设置,使其与道路交通标线保持一致,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和行人通行安全性。
(2)减少交通流量:施工便道的设置要与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整体规划相符合,避免出现因为施工便道造成的交通流量增加现象。在施工便道的设置过程中,要合理选择道路交叉口、急弯路段、平曲线路段等,减少车辆通行压力,并在施工便道和交叉口之间设置减速带,以降低车辆行驶速度。此外,在施工便道与交叉口之间设置缓冲带,缓解交通压力。
(3)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道路通行能力与实际需求相符合。此外,在施工便道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道路交叉口、急弯路段、平曲线路段等,充分发挥施工便道的作用,确保施工便道与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交通组织设计相符合,满足交通组织设计的各项要求。
2.2 优化公共交通组织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的交通疏解措施应该与当地的交通运行情况相结合,如施工区域周边是否有公交车站、站点,施工区域的周边是否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等。为避免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期间出现公交车停运问题,保障施工区域居民出行安全,在进行公交线路调整时应该按照以下原则:
(1)工程区域内公交站点设置应该尽量少而精,因为公交线路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进行公交站点设置时一定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出行情况,根据当地居民的出行习惯设置站点,并加强施工区域内公交站台和公交线路的监管力度,避免公交车停靠过程中造成拥堵情况。为了提高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合理性,可对交叉口的车道数进行优化,在交叉口处设置单车道或者双车道,避免出现交叉路口车辆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应根据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交叉路口、过街通道、人行横道等位置进行优化。
(2)根据当地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将现有公交线路进行适当调整,调整过程中应该优先选择在施工区域内道路上设置临时公交站点,确保在施工区域内能够为市民提供有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2.3 完善交通标志标线
为了确保道路改造工程交通安全问题的改善,有必要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道路设计方案,根据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交叉口渠化和道路设计方案,并及时通过现场勘查和调研,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在保证通行能力的基础上降低对交通的影响。
(2)完善标志标线的设置。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特别是对于交通事故多发的路段、交叉口、隧道进出口等位置,要重点关注。在确保行人过街、车辆行驶安全的基础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3)合理设置减速标线。在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需要结合道路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减速标线,如交叉口、隧道进出口、十字路口、交叉路口等位置,通过对减速标线的合理设置,降低车辆的速度,保障道路行驶安全。
结束语
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安全问题,尤其是施工便道、公交交通组织等方面,如果不能将交通安全问题考虑在内,会对改造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交通安全问题的分析,本文主要提出了三方面的疏解策略,一是合理设置施工便道,二是优化公共交通组织,三是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邱文圣.浅谈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07):94-96+11.
[2]陈伟强.浅谈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交通安全与疏解[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192-193.
[3]段耀文.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疏解[J].科技传播,2011,(03):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