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刘超

140109198503021015

摘要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不可忽视。边坡是土木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特殊地形,它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边坡的稳定性,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要点,希望提高技术应用效果,保障土木工程施工顺利与安全性。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技术要点

正文


一、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类型

(一)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是通过在边坡上设置墙体结构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墙体嵌入地下较深,与边坡形成牢固的支撑。地下连续墙的优点是结构牢固,能够有效地抵御边坡的滑坡、塌方等危险。同时,还具有施工相对简单、造价较低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土木工程项目中。地下连续墙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墙体形式。常见的地下连续墙形式包括挖槽型、植物槽型、悬挂墙型等。

(二)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边坡支护技术可以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同时也能提高工程效率。基坑开挖时,边坡的稳定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土壤的性质、土层的厚度以及基坑的深度等因素都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采用多种边坡支护技术。常见的边坡支护技术类型包括挡土墙、护坡、喷射混凝土等。挡土墙是指通过设置大型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基坑边坡上形成一个垂直的墙面[1],防止土方滑坡和塌方。护坡是指在边坡上进行土方的加固和改造,采用植被覆盖、挡土板、杂草覆盖等方法进行边坡的保护。喷射混凝土是一种将混凝土通过高压喷射设备喷射到边坡表面形成薄壁结构的技术,可以提供较好的边坡支护效果。

(三)土钉墙

土钉墙是通过在边坡上安装一系列钢筋混凝土土钉来增强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支护结构,这种技术施工工序相对简单,对现场环境要求较低土钉墙的施工过程包括凿孔、钢筋埋置、灌浆以及墙体刚固化等步骤。实际应用时,施工单位需要在边坡上钻孔,保持一定的坡度,以确保土钉的稳定性。然后,在钻孔中埋置钢筋,并将其与边坡土体紧密结合。接下来,使用灌浆材料将钻孔内空间填满,并与土钉形成牢固的连接。等待灌浆材料固化后,土钉墙便能够起到支护作用。

二、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要点

(一)工艺流程

    应用边坡支护技术前,施工单位需要做好组织安排工作,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修整坡面,顺沿基坑坡面部位可使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做好成孔处理,孔直径为130mm,倾斜角度要控制在约为15°[2],同时还需对其进行排水、降水处理。初喷混凝土作业技术后,施工单位需要开展孔洞钻进,施工单位可使用强度为C20的混凝土,控制应期约为80mm,同时还需科学设置钢筋网规格。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坡面不包含土钉,施工单位可使用长度为1m的钢筋,将其打入坡面,起到网面固定作用,还可提高成孔质量。完成上述作业后,施工单位需要对土钉进行安装并结合灌浆处理,精准定位钢筋网后,施工单位要做好复喷混凝土处理并做好养护。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在全部坡面上设置两排排水管,分别与基坑最底部的距离保持在1m、3m,两个排水管之间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3m,并使用PVC材质排水管,顺沿管身钻孔保持其均匀排列,同时还可做好过滤层设置,防止发生排水管堵塞问题。

(二)边坡开挖

    施工单位应使用分段分层开挖方式,将各层厚度控制在1.5-2m范围内,各段长度则要处于15-20m范围之间。实际应用边坡支护技术时,施工单位应加大现场监管力度,严格遵循相关标准与仅设计要求,才可保障边坡开挖作业顺利进行,使边坡开挖、边坡支护作业得到协调。开挖边坡时,施工单位应确保上层结构面浆体强度满足标准与设计需求,才可继续进行下层基坑开挖作业。边坡支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危险性,因此施工单位实际开挖过程中应安排专业监理人员在现场做好监管、指导工作,才可防止发生超挖、漏挖等问题。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在距离边坡旁的部位预留30cm距离,安排技术人员做好边坡修整。同时还需保障坡面、坡度平整性,才可为后期边坡支护作业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三)钻孔

进行钻孔前,施工单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才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优良。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设计方案来标记出钻孔的位置有助于施工人员清楚地知道每个钻孔的具体位置,避免出现位置偏差的情况。施工面的平整度十分重要,施工单位要尽可能保证钻孔施工面的平整,以便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排水装置[3],确保施工现场排水顺畅,避免出现积水等不良情况。根据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施工单位可以选择适合的地质钻机或锚杆钻机进行钻孔作业。地质钻机适用于较硬的地质层,而锚杆钻机则适用于比较松软的地质层。在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钻孔过程中,应采用岩心钻进法,并配备足够数量且长度约为0.1米左右的套管来配合根管钻进。岩心钻进法能够提取地下岩石样本,更好地掌握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而套管在钻孔过程中起到了支护和保护的作用,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和可靠性。钻孔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标准,掌握钻进速度,避免出现卡钻、埋钻等不良现象。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保证钻孔的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钻孔结束后,需要用清水冲洗孔底,直至没有浑浊液体留下。这有助于清除孔底的杂质和污泥,使孔底更加干净、平整。

(四)灌注

灌注施工是边坡支护技术的关键环节,要求施工过程中注浆连续,一次完成。进行灌浆之前,需要彻底清理孔洞内部,并插入导管,与孔底保持一定的距离,通常是25cm-50cm之间。此外,在孔口的适当位置设置排气孔和止浆装置,保证浆液能够持续地注入孔洞,但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5MPa左右即可。进行注浆操作时,应逐渐提升导管的位置,同时注意掌握好尺度,始终保持导管的最低端在浆液液面下。另外,注浆所用的浆液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5左右,确保浆液能够充分填充孔洞。如果发现浆液硬化后密实性无法满足标准,应及时进行补浆操作,实际注浆量要始终大于计算量,将充盈系数控制在1.2左右。在进行外拔套管的步骤中,要特别关注钢筋的状态,避免钢筋被一起带出孔洞。如果发现钢筋与套管一起被带出,需要将钢筋重新压入不能被带出的位置,然后再继续进行套管的拔出操作。最后,在注浆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外露的钢筋等部件,并落实好保养维护措施,确保灌注施工的质量和持久性。

(五)钢筋挂网与混凝土喷射

完成土钉施工作业后,应依据设计要求科学设置铁丝网,提高土钉钢筋与网筋连接牢固性,之后使用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混凝土,保障坡面施工参数、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完成坡面整平作业后,施工单位要开展细石混凝土喷射。在该过程中,要依据配比要求加入适宜量的速凝剂。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如果采取人工搅拌方式,应保障搅拌次数超过3次,且要随拌随用。若配比时填入速凝剂,应保障施工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如果使用单位没有在混凝土内加入速凝剂,则要将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开展混凝土喷射作业前,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水路管线、机械设备等设施进行严格检查,若坡面含有积水,应首先进行导水排水。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中,施工单位应先做好送风,开启设备,之后在其中加入材料。喷射作业结束后,应保障全部混合料喷射完成后再进行送风。将混凝土料供应到喷射机的过程中,应保障供应过程均匀性、连贯性,确保喷射过程内料斗一直含有混凝土料。对于喷头部位,应将压力控制在0.1MPa左右,并左海混凝土料水灰比配置,才可提升混凝土面层平整性、美观性,防止发生混凝土滑移、流淌等问题。除此之外,混凝土回弹率也至关重要,不得超过0.15,喷头与坡面的角度应保持在90°,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0.1m。为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喷射质量,应采用螺旋状的喷射方式。

 

结语:边坡支护技术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内容,必须保障其质量与安全性。因此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条件科学选择边坡支护技术类型,深入分析其优势与缺点,选取最适宜工程建设需求的支护技术,才可提升技术应用效果与规范性,促进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取得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沅廷.刍议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7):58-60.

[2]曾梅.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建材世界,2023,44(03):132-134.

[3]张伟.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08):173-1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