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量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地质测量;岩土工程;现场测试;室内测试;遥感测量
正文
引言: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核心领域,其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地质条件的精确测量与分析。地质测量提供了这一需求的科学依据,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揭示了地下岩石、土壤和水文地质的情况,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地质测量方法不断革新,增强了岩土工程应对复杂地质环境的能力。本文将详细讨论地质测量的三种主要方法及其在不同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地质测量如何促进工程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以及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
一、地质测量的主要方法
(一)现场测试方法
现场测试方法是地质测量中的基石,直接在地面或地下进行,旨在获取岩土体的物理、化学和结构性质的直接数据。这些方法包括钻孔取样、标准贯入试验、地质雷达、地震波速度测试、电阻率测试和地下扫描等。钻孔取样提供了地层的直观样本,可用于详细的岩相学和土壤力学分析。标准贯入试验(SPT)是评估土壤密实度和粒度分布的经典方法,通过计量钻杆在特定深度内的穿透力来估计土壤的承载能力。地质雷达利用电磁波穿透地面,反映土壤和岩石的分层结构。地震波速度测试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推断地下介质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电阻率测试则利用电流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揭示地层的含水率和盐分状况。这些现场测试方法提供了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前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是后续工程决策的关键依据[1]。
(二)室内测试方法
室内测试方法是对现场取得的样本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详尽分析,这些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测试、剪切测试、渗透性测试、颗粒大小分析和化学测试。压缩测试能够确定土壤和岩石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压缩性质,是分析地基沉降的重要手段。剪切测试则用以测定土壤的抗剪强度,关系到斜坡稳定性和土壤承载能力的评估。渗透性测试揭示了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结构,对于评估地下水流和污染物迁移至关重要。颗粒大小分析提供了土壤粒度分布的详细情况,而化学测试则能揭示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对环境岩土工程尤为重要。这些室内测试为理解现场测试结果提供了深层次的解释,使工程师能够进行更加精确的设计和分析。
(三)遥感测量方法
遥感测量方法运用高科技手段,如卫星成像、航空摄影和激光扫描,远距离获取地表及地表以下的信息。这些方法特别适合于广阔或难以接近的地区,能够提供大范围的地质和地形数据。卫星成像能够识别地质构造、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情况,而航空摄影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对地形分析和灾害评估尤为重要。激光扫描,包括地面激光扫描和航空激光雷达(LiDAR),通过测量激光反射时间,可以生成高精度的三维地形图。这些遥感数据可以用于宏观的地质风险评估、地形变化监测和资源勘探,是现代岩土工程中越来越重要的数据来源。通过与现场和室内测试数据的结合,遥感测量大幅提高了地质调查的效率和范围,为岩土工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二、不同类型岩土工程中地质测量的应用
(一)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是地质测量技术应用最为密集和复杂的领域之一。在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地质测量提供了决定性的工程地质信息,包括岩土体的类型、结构、裂隙发育情况、地下水条件等。在前期勘察阶段,地质雷达、地震反射法等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可以大范围地评估预定隧道路径的地质条件,识别潜在的不良地质如断层、溶洞等。这些信息对于选择隧道的精确路径、断面尺寸设计、以及施工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隧道掘进工作的进行,持续的地质测量,如钻孔探测、地质测绘和地下水监测,成为保障施工安全、优化支护结构、预测和处理地质灾害的关键。例如,通过钻孔摄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岩体的裂隙发育状况,评估其稳定性。地质测绘不断更新岩土工程面的地质记录,为后续的施工调整提供依据。此外,地质测量还包括对隧道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估,如地表沉降监测,确保隧道施工对周边建筑和设施的影响降到最低[2]。
(二)边坡工程
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同样依赖于地质测量提供的准确数据。地质测量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监测和预警方面。地质测绘可以明确边坡的地质构造、岩层倾向和倾角,而地下水位的测量则关系到边坡的水压力状况。例如,通过现场渗透性测试,工程师可以评估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合理设计排水系统。边坡的长期稳定性监测通常采用地表位移监测技术,如全站仪、GPS和倾斜仪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边坡的微小移动,为边坡失稳前的预警提供数据支持。此外,遥感技术如无人机摄影和激光扫描(LiDAR)在边坡监测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广阔和不易接近的山区,这些技术可以迅速获取边坡表面变化的高分辨率图像,为边坡失稳的识别和评估提供有力工具。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地质测量在确保边坡工程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基础工程
在基础工程领域,地质测量是保障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前提。基础工程通常涉及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稳固性直接依赖于对地基土的准确了解。地质测量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项目的前期勘探到施工期间的监测,再到长期运营过程中的评估。在前期勘探阶段,地质测量工作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方法来获取地基土的信息。直接方法,如钻孔取样和标准贯入试验,能够提供地下土层的物理和力学特性的直接观测。钻孔取样让工程师可以直接观察土壤样本,评估土壤的种类、密度、含水量以及其他关键参数。间接方法,如地震波探测、电阻率测量和地质雷达探测,能够提供更广阔范围内的地基信息,帮助判断土层分布、空洞、裂隙等。施工期间,实时地质测量技术,如沉降监测、地表和地下水位的动态监测,能够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预警。例如,如果监测到异常沉降,可能意味着地下存在空洞或土体压缩性大于预期,这时就需要采取补救措施。此外,持续的土压力和土壤应力的监测对于评估支护结构的设计是否满足安全要求也非常重要。基础工程的长期稳定性评估也离不开地质测量技术。随着工程的使用年限增长,地基土的性能可能会由于多种原因发生变化,如地下水位变化、附加荷载、周边建设活动等。定期的地质测量可以识别这些变化,并评估它们对工程稳定性的潜在影响。例如,通过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可以评估对地基土稳定性的影响,必要时采取排水或加固措施[3]。总的来说,地质测量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确保了工程设计的准确性,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长期运营的稳定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地质测量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和精确,对于应对复杂地质条件和提升工程质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结语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地质测量的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和自动化,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可靠的数据。此外,数据处理和解释软件的进步将使工程师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做出决策。因此,可以预见地质测量将继续在岩土工程的各个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工程和人民的安全,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刚仁.岩土工程中地应力测量地质学方法之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5,000(004):24-27.
[2]杜双兵.光纤测量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科研:00026-00026[2023-11-07].
[3]邵超.测量在岩土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1(00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