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绿色施工管理;有效措施
正文
一、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一)人员问题
结合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情况来看,人员问题会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未来发展、创新产生直接影响。由于部分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充分意识道施工管理重要性,其自身专业素养水平较差,将会造成各类质量问题出现。与此同时,虽然部分建筑企业开展人员培训,但没有构建高质量、高技术的管理 团队,导致各类培训工作没有得到贯彻落实,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团队整体工作水平。尤其部分建筑企业内部人员具有较高流动性,管理团队缺乏足够凝聚力与向心力,均会降低建筑工程管理质量,阻碍其未来发展与创新,同时还会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性。
(二)意识问题
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意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管理观念上,认为只要保证施工质量,便可解决一切问题。但随着时代、技术体系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技术与粗放式的管理手段已然不适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也开始向绿色、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发展。同时,部分建筑企业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未能设置专业的质量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没有深刻意识到施工质量价值,造成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漏洞与问题。
(三)协调性差
结合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情况来看,均会存在协调性弱问题,如设计部门、管理部门、施工部门之间没有进行及时沟通[1],无法完成高质量工程建设,同时也会降低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如施工部门在施工过程中,未能联合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做好现场检验,导致工程返工。这种情况不仅会对建筑工程建设进度产生影响,还会提高施工成本,浪费大量资源、能源,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进而降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阻碍行业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方法
(一)理念创新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理念创新是实现项目成功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建筑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建筑项目需求。因此,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才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第一,采取信息化技术。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建筑项目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提高工程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检测、材料采购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率和质量。第二,增强各方合作、沟通紧密性与协调性[2]。建筑项目往往涉及多方参与,需要各方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加强沟通渠道的畅通和协作机制的建立。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和协作机制,可以使各方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准确,避免信息交流不畅导致的误解和延误,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第三,强调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日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可持续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建筑工程管理还要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高工人的劳动保护意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二)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在当前日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为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应在创新理念的基础上,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第一,培养人才实践能力。建筑工程管理需要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合作,提供实践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真实的建筑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第二,设置多元化课程。除了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知识,人才还需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工程经济学、施工技术等。这样可以帮助人才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第三,推进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创新人才进行科研和实践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先进的实验室设施和引进先进的科研设备,可以为创新人才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有助于他们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三)创新管理技术手段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手段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从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引入新的创新方法。第一,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应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3],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管理,并实时获取工程进展和质量情况。同时,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纸化协同工作,提高信息流转的效率和准确度,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误差和时延。第二,建模和仿真技术。利用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工程建设前进行全面、准确的预测和规划,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变动。同时,通过仿真模拟,可以预测不同管理策略下的工程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管理方案,提高工程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第三,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自动化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工程施工中的各项数据,如温度、压力、震动等,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参考和决策依据。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调整和预防,避免出现质量和工期延误的情况。
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一)材料管理
传统的施工材料中常常存在有害物质,如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采用绿色施工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因此,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优先选择与环保标准相符的绿色材料。绿色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绿色施工材料的使用还能提高建筑的整体能效,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因此,在施工中,应该注重采用符合能效要求的绿色材料。如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这种材料中包含混凝土、水泥、砂等硅酸质材料,还有部分施工单位会在其中加入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废料等物质。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保温性、隔热性,同时还可发挥节能、保护环境等功效。
(二)节能管理
为做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节能措施。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此外,可以在建筑外墙安装隔热层,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和室内设备的负荷。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应采用高效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工时,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另外,合理配置工人的作息时间,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也能提升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能耗情况,并对节能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持续的管理和改进,可以不断提高绿色施工的水平,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三)污染控制
在施工前,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环保措施,合理规划施工过程。例如,在材料选择上,应优先选用环保、可再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振动等环境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和治理,确保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浪费资源,因此应建立健全的废弃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分类收集、贮存和运输等环节,同时加强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产生的数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结语:通过创新和绿色施工管理的推广,可以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筑能效,实现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提升建筑品质和用户体验,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的需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积极开展意识、技术、人才创新,才可为绿色施工管理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得到绿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鸿凤.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8):57-59.
[2]郭福明.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讨[J].砖瓦,2023(07):81-84.
[3]翁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讨[J].砖瓦,2023(03):1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