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原则与方法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原则;方法
正文
前言:当前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交通运输压力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工程需要结合现有设计经验,分析存在于设计环节的不足之处,结合城市发展背景,不断优化交通道路工程设计方案,增强工程设计全过程管控力度,确保道路交通设计工作能够在改善大众出行环境,提高大众生活质量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现状
现阶段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一方面,对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忽视小城市在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中的重要作用。偏向型的道路交通工程无法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模式较为落后,没有针对可能出现的交通运输问题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导致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水平始终处于有待提升阶段,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积极作用。
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环节,道路的安全性应当放置在第一要位,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前提下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1]。
注重设置符合标准的标志、标线与信号灯,提升驾驶人员注意力。确保交通分流以及各交通设施合力,尽量减少交叉点以及盲区。在关键交通运输部位设置护栏等设施,保障车辆及行人安全。
2.2畅通性原则
要求设计出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始终处于通畅运行状态,尽量避免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提高交通通行效率。结合当前道路资源,合理设置车道数量、限制车速、交通标志。
在关键地段配备交通流管措施,包括加速道、缓冲道与分离区。进一步优化车辆流动情况,控制车辆行驶速度。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环节也需却以人为本设计要求,合理规划道路结构,保障行人及车辆通行效果。在车流量较大的区域,可以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结合,保障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足够的通行宽度,进一步提升机动车通行效率。
2.3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原则主要就是指设计部门不仅需要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期间保障道路的通畅性,还需要在设计道路梯度与曲线过程中认真考量驾驶人员的需求,避免路线过于曲折,对驾驶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4功能性原则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工作需要切实满足大众出行需求,明确各类行车道,行车特定。现阶段不同等级道路的行车规律不相同,快速路与主干路的通行车辆密度始终较高,次干道以及支路会受到早晚交通高峰期的影响,通行率变化较大。因此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应结合不同道路等级以及道路通行要求制定专项规划方案。
具体来说,大主干道路面宽度,满足主干道车流量运行要求[2]。在规划交通枢纽过程中使用立体交叉设计模式,在规划道路平面时使用区域设计模式,从根本上提升道路整体规划设计水平。城市内车流量较大区域可以在场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建设过街天桥等交通设、栏杆封闭方式、满足行人过道要求,协调行人及机动车通行关系。
2.5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基本政策,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城市交通道路设计过程中。就目前来看,道路规划设计环节依然存在路网混乱、地下管线复杂、交通拥堵情况严重、安全事故经常出现等情况,在实际规划环节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改善城市整体交通环境,开展智能交通管理工作。
规划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要求道路绿化景观符合满足城市气候特征,突显城市人文文化,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景点。
建立立体性城市生态景观模式,突出城市两侧绿化带涉及重要性。选择观赏效果好、易种植、病虫害较小的树木品种有最大限度吸收汽车尾气,降低道路运营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方式
3.1功能定位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前需要做好功能定位工作,对现有道路进行细致分析及测试,借助模拟建成的方式分析原道路工程通行优缺点,现有城市交通压力,明确道路功能定位,道路展开科学设计。
在道路功能定位期间,注重考虑城市道路交通情况,结合城市建设面积、人口数量、既有道路情况,对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
3.2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组织设计是实现城市道路一体化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在交通组织设计过程中需要编制完善的设计方案,落实全面组织策略,提升交通建设方案执行水平。为充分发挥出城市中公共交通、慢性交通、机动车交通等通行效果,在道路组织设计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不同道路在车流量高峰期的管理级别,确保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3交通设施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环节也需要做好交通设施工作,充分发挥出交通设施的服务功能,使车辆始终处于安全可靠运行状态。在交通设施设计工作应当以保障道路通行率为目标,在合理位置增设交通指示灯以及交通监控设备,对道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3.4道路横截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准备工作开展期间,设计部门需结合道路实际通行特征与通行要求,明确道路沿线人口分布情况,优化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避免道路经常出现路线切割问题,提升道路整体布局的和谐性[3]。在机动车及非机动车道分离时,也需要注重采取合理方式,尽量避免两车道会有问题出现。
3.5交叉路口设计
良好的交叉路口设计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工程通行效率,避免城市出现过于拥堵情况。道路道路交叉口及其他道路应相互适应,合理分配交叉口空间布局。通过构建交通模型分析交叉路口立体式设计方案可行性,保障交叉路口设计水平。
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管控对策
4.1加强设计全过程协调性
确定设计方案期间应当具备预见性,注重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成后的使用频率、承压强度、地区交通运输要求等情况,充分发挥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服务功能。
设计人员应当在设计过程中引入绿色环保理念,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期间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度。在保障工程建设效益的基础上使用绿色施工材料及绿色施工技术手段,确保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工作能够切实满足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4.2引进先进设计理念
机动车辆不断增多,交通荷载量增大,仅使用原有设计理念及设计方式法满足当下城市发展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运营功能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环节应用先进设计理念,在保障工程整体建设效率的同时,考量后续维护成本、环境保护、扩展性等因素。
4.3着重引入新材料及新技术
结合成功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案例,着重在设计过程中使用新材料及新技术手段。在保留核心施工技术的同时将先进施工技术应用在工程具体建设环节。评估不同材料及技术的经济性及安全系数,增强工程整体建设水平。
总结:总而言之,在当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要着重考量道路实际使用问题,做好设计期间的准备工作,不断优化城市设计方案内容,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运行质量,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当充分考量道路环境因素,提升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促进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广浩.基于风险管理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控工程设计及应用[J].中国储运,2023(09):198-199.
[2]张竟. 关于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的完善策略探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148-150.
[3]戴韬.基于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7):219-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