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及火灾防范策略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陈晔

140108199210211921

摘要

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安全,减少施工现场火灾隐患的重要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城市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相应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规模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随着而来的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及火灾防范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火灾防范

正文


1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1.1暂时性火源控制不到位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消防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暂时性火源控制不到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暂时性火源指的是那些与施工工作相关的火源,例如电焊器具、切割机、电动工具等。这些火源如果得不到妥善控制,就有可能引发火灾。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施工现场对暂时性火源的管理不严格。有时候,工人可能会在施工现场上随意放置电焊器具或切割机,并没有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这种行为极易引发火灾,给工人和现场周围的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同时,一些施工现场的消防设备和措施也存在问题。临时供电线路的设计不合理,缺乏过载保护措施,容易导致电气火灾。

1.2消防通道被堵塞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还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消防通道被堵塞会造成人员疏散困难。消防通道的作用就是为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提供安全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逃生。然而,如果消防通道被堵塞,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无法快速撤离,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其次,消防通道被堵塞还会妨碍消防车辆的进出。火灾发生时,消防车辆的迅速到达现场对于扑灭火灾至关重要。然而,如果消防通道被堵塞,消防车辆无法顺利进入施工现场,延误了火灾扑灭的最佳时机,可能加大了火灾的危险程度。

1.3灭火设备缺乏或损坏

在建筑施工现场,消防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而其中,灭火设备的缺乏或损坏更是一项严重的安全隐患。首先,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涉及大量材料和工艺操作的地方,潜在的火灾风险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如果缺乏或损坏了灭火设备,将会造成灭火时间延长,无法迅速扑灭火源,从而加大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因此,完整且正常运作的灭火设备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的关键。其次,消防设备的缺乏或损坏可能是由于不重视消防安全或者管理不善所导致的。在一些施工现场,由于安全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消防设备的购买和维护可能被忽视。而且在一些施工项目中,由于经费限制或时间紧迫等原因,对灭火设备的配置和检修可能不够重视,进一步导致了灭火设备缺乏或损坏的问题。
2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灾防范策略
2.1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物安全至关重要。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基础首先,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责任和要求,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此外,还要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明确灭火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疏散逃生的程序和路线。其次,完善消防设施设备。建筑施工现场应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包括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栓、灭火器材等。同时,要定期对这些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另外,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明确的消防通道和疏散楼梯,确保工人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疏散。第,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建筑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火灾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状态。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2.2火灾预防和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火灾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火灾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保护工人的安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首先,建筑施工现场应制定火灾预防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确定潜在的火灾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例如,施工现场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确保它们正常运行并没有潜在的火灾隐患。此外,定期检查易燃物品的存储和处理方式,确保其安全性。其次,建筑施工现场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这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消防水带等。这些设备应经常进行维护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紧急出口标志,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工人能够迅速撤离。第三,施工现场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这包括与当地消防部门建立联系,确保他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同时,应设立一个负责紧急响应的团队,他们应接受专业培训,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2.3疏散逃生和救援预案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疏散逃生和救援预案是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策略。在编写疏散逃生和救援预案时,有几个关键策略需要注意。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可能存在的火灾、建筑坍塌、意外事故等紧急状况,并明确各种状况对施工人员的威胁程度。评估结果将为疏散逃生和救援预案的制定提供基础。其次,要建立一个明确的疏散逃生计划。根据施工现场的布局和规模,确定合理的疏散出口和撤离路径,并确保施工人员了解这些出口和路径的位置。此外,制定疏散逃生指引,包括疏散时的行为规范、报警方法和紧急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施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效率。第三,建立一个完善的救援预案。为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消防设备和救援装备,并确保这些设备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同时,在救援预案中,应确定各种紧急状况下的救援流程、联系人和协作机制,确保救援行动的高效性。第四,定期检查和评估疏散逃生和救援预案的有效性。随着施工现场的变化,预案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相应的改进[1]
2.4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在建筑施工现场,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是至关重要的策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素质的员工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已成为施工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培训计划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首先,培训计划应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通过与员工进行交流和调研,了解他们的技术和知识水平,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培训内容。其次,培训计划应该注重实践和操作技能的培养。通过配备先进的培训设施和设备,提供实际的施工环境,并由专业指导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员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最后,培训计划应该持续更新和改进。随着业界技术的不断变革,培训计划也应及时跟进,确保员工始终处于行业的前沿位置。同时,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培训,使他们明白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安全操作的必要性。定期组织安全巡查和教育,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还要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员工提出安全隐患的改进意见,并及时采纳和执行[2]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和火灾防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对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形象和发展、环境和资源保护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罗冰.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及火灾防范策略研究[J].散装水泥,2023(05):35-37.

[2]何杭程.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防范策略[J].水上安全,2023(04):110-1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