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王任杰

14042919920306081X

摘要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出风险管理的作用,明确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工期延误、安全事故、工程变更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建筑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隐患问题,积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风险问题的有效防控。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风险分析;防控措施

正文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一直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如果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就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风险管理的作用,明确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并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

1.1 工期延误

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工期延误也是其中之一。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工期延误主要是指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按时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而导致工期延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存在问题;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没有及时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自然灾害;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导致了工期延误。

1.2 安全事故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且施工人员众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甚至可能导致施工人员伤亡,严重危害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从建筑工程管理角度来看,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较为复杂且技术含量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多的危险因素,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产生。其次,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相关人员往往忽视安全问题,即便是遇到危险因素也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3 工程变更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变更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般会按照设计图纸对施工内容进行优化与调整,而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为了图方便,通常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建筑工程进行修改,比如建筑功能的变更、建筑风格的变化等。由于设计人员对工程的理解不同,所以最终造成工程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发生。其次是现场施工变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现场施工变更的情况也很多。比如在钢筋绑扎时,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绑扎钢筋;又比如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泵管没有固定好等等。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措施

2.1 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来说,施工单位需要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及时发现各类存在风险的潜在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和控制,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此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和排查,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和规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整个施工项目的进度、成本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各类存在风险的潜在因素,为后续施工项目中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

此外,还需要将工程项目的相关数据信息录入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系统中,为后续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对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排查和预测,并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并且还需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各类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方法和要点,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识别和预测各类风险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2.2 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为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应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首先,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审查,确保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并确保其拥有充足的资金实力。其次,对建筑单位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水平。最后,在工程施工中,应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例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将安全生产制度作为管理核心,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遵守规章制度,从而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施工人员予以奖励,反之则予以处罚。

此外,建筑单位在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时,应明确培训内容及培训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培训效果。同时,建筑单位还应加强与施工人员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 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

工程变更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

1)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大对现场施工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变更现象发生。

2)完善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要严格把控设计方案质量,优化设计方案,避免出现不合理设计或者是设计缺陷问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减少工程变更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避免出现设计与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建筑施工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减少材料浪费问题的发生。

3)加强对合同条款的了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施工,对不合理的工程变更内容,要及时提出,并向建设单位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一些非合同范围内的施工项目,要积极与建设单位沟通,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变更处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风险管理的作用,明确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并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就会导致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隐患问题,积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另外,要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最后,要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陈美灿.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4):116-118.

[2]吴常青.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居舍,2022,(02):163-165.

[3]吴常青.浅议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居舍,2022,(01):127-1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