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徐婕

140108198312133229

摘要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力电缆敷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性,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敷设。施工前需要详细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敷设方式,敷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原则与规范,确保电力电缆的质量及安全。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敷设方法、截面、路径与型号,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证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

电力电缆;建筑电气工程;应用研究

正文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力电缆的应用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前提下,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筛选电力电缆的截面、路径、型号等要素也至关重要,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升建筑用电的安全性。电力电缆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电力稳定传输以及提升建筑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电力电缆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影响因素

(一)受外界因素影响

电力电缆的性能会受周围环境影响。如过高的温度与湿度、过大灰尘含量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电力电缆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电力电缆的绝缘性能会降低,导致电气故障或火灾的风险增加。另外,灰尘与湿度的存在也可能引发电气短路或腐蚀问题。气候变化如风雨雷电等也可能会对电力电缆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大风会使电缆发生震动,长时间如此可能导致电缆的机械损伤或疲劳损伤。降雨则可能引发电气短路,特别是在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下,雷电则可能直接击穿电力电缆的绝缘层,导致瞬间大电流产生,引发火灾。

(二)电力电缆本身的质量问题

电力电缆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是影响自身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的重要因素。如果电力电缆的质量不过关,会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如过载、短路等,影响整个建筑电气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电力电缆的质量问题可能源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格、材料缺陷、制造工艺不当等。

(三)电力电缆施工工艺选择不合理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电力电缆的施工工艺选择也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或者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可能导致电力电缆的安装质量不高,影响其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例如,不合理的电缆弯曲半径可能导致电缆的机械损伤或电气性能降低。不正确的安装方法可能导致电缆固定不牢固或者绝缘层破损,引发电气故障或火灾风险。

二、电力电缆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一)防火电缆敷设选择

建筑电气工程中,防火电缆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力电缆在火灾情况下可能加速火势蔓延,因此使用防火电缆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进行防火电缆敷设时,应注重选择合适的路径与方式,以确保其防火效果及电气工程整体安全性。一般来说,防火电缆应沿建筑物结构边缘进行敷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尽量减少电缆穿越墙壁或楼板等结构情况,降低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的风险,同时,对于建筑结构中的孔洞、缝隙等易造成火势蔓延的部位,应特别注意避免电缆穿越。

除敷设路径选择,防火电缆的型号与规格也需慎重考虑。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及防火要求,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防火电缆型号与规格,对于高层建筑或大型商业建筑等火灾风险较高的建筑物,应选用具有高防火性能的矿物绝缘电缆,这种电缆具有出色的耐火性能,可在高温环境下保持一定运行时间,为火灾发生时的应急疏散与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电力支持。

在敷设方式上,防火电缆可采用明敷或暗敷方式。明敷指的是将电缆直接敷设在建筑物表面,这种方式对于建筑物的美观度有一定影响;暗敷则将电缆敷设在建筑物内部,如墙壁、楼板等结构中,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持建筑物的美观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物设计与防火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敷设方式。

(二)绝缘厚度与外形的检测

绝缘厚度与外形检测是电力电缆应用中保证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电力电缆的绝缘厚度与外形直接关系到其电气性能与使用安全性,如果绝缘厚度不足或外形受损,可能导致电力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电击、短路等问题,引发电气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在敷设电力电缆之前,对绝缘厚度与外形进行严格检测非常必要。

首先,对电力电缆的外观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有破损、划痕、挤压等问题,如果发现电缆表面存在明显损伤或变形,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修复或更换。其次,对电力电缆的尺寸进行测量。具体包括电缆的长度、直径、绝缘厚度等参数,这些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与设计要求,以确保电力电缆的安装、使用的安全性。最后,对电力电缆的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绝缘电阻、耐压试验、介质损耗等参数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进一步验证电力电缆的电气性能与使用安全性。

(三)对电力电缆开展巡查工作

检查电力电缆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如果发现电力电缆存在过载或发热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流或冷却,以避免发生短路或火灾等安全事故;对电力电缆的敷设环境进行检查,包括敷设路径、支撑结构、保护措施等,如果发现敷设环境存在不良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以避免电力电缆受到机械损伤或环境侵蚀。对巡查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建立电力电缆巡查档案。通过对巡查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电缆存在的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同时,可为后续维护与检修提供参考依据。

(四)实时监测电缆的温度

1.接触式温度监测

接触式温度监测通过在电缆表面安装温度传感器或接触式温度计等方式,直接测量电缆表面温度。这种监测方式准确度高,但需要与电缆表面接触,可能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性。

2.非接触式温度监测

非接触式温度监测通过红外线、紫外线等非接触方式测量电缆温度。这种监测方式不需要与电缆表面接触,不会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非接触式温度监测的准确度可能受到环境因素影响。

3.分布式温度监测

分布式温度监测通过在电缆多个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器,对电缆的整体温度分布进行监测,这种监测方式全面了解电缆的温度分布情况,但需较高的技术水平与投资成本。

(五)敷设过程中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敷设路径方式

在选择敷设路径时,应尽量避免电力电缆穿过墙壁或楼板等结构,以避免对建筑结构电气系统造成损害。同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电缆规格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如直埋、穿管、桥架等,以确保电缆的安全稳定性。

2.保证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敷设过程中,保证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符合相关标准设计要求。如果电缆弯曲半径过小,可能导致电缆受到机械损伤或电气性能下降,影响其正常运行使用寿命。因此,在敷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电缆的弯曲扭曲。

3.避免电力电缆受到机械损伤或化学腐蚀等问题

敷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电力电缆受到机械损伤或化学腐蚀等问题。例如,在敷设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支架、槽或管道保护电缆,避免其受到外部机械力的作用同时,应选择具有耐腐蚀性能的电缆材料,以避免化学腐蚀对电缆的影响。

结束语:

电力电缆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还在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相关建筑电气企业需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创新更多高效、实用的电力电缆应用方式,以提升工程建设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雷.探析电力电缆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21,50(01):207-209.

[2]许东伟.电力电缆运行中的维护措施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10):194-195.

[3]卫娟娟.电力电缆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1):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