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探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郭璇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8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城加快,各项城市化也逐渐加深,各类城市水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中国城市化都在单一地追求速度,很多城市没有为市政建设做好长远的安排,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不断提高,城市的水域生态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市政污水的整体数量较大,不但包括日常的生活污水,同时也包括一些轻工业企业生产期间产生的工业污水,并且污水排放的位置与城市的距离较近,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并未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整体的成本较低。在进行污水处理工作开展时,要深入分析当前城市污水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及技术,进行污水的治理。与此同时,可以将处理之后的水源应用于农田建设或者工业领域,使水资源能够合理地利用,避免出现消耗浪费的现象。


关键词

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管理

正文


一、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存在的风险

1、投入和维护的成本风险。投入和维护的成本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依然是市政污水处理项目最基础的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对商业承包行业了解的不足和污水处理项目内部腐败和工作效率不足。如何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集合政治经济资源,把市场中相关的成本投资降低到最适合的状态,同时还要统一污水处理项目的结果质量。政府的各项资金都处于一个统筹的计划之中,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在统一的工作计划还要合理预估自己投入成本的合理性。

2、政策和商业资本的风险。与大小政策紧密相关的市政污水处理项目,政策的透明度、市场主体对相关项目要求的理解程度都是需要进一步审核的。最关键的是如何对应商业资本不稳定、多变化的情况带来的资本意外流失问题,这样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商业资本的风险是最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市场本身是具有盲目竞争的,而我们的污水处理又是基本性的民生工程,不能因此受冲击,随着市场改革深化,落后的企业也会必然被淘汰,但是在像污水处理这样项目面前,必须清楚严格地考量市场主体的项目任务承担能力和工作效果。

3、运营与回报之间存在的风险。众所周知,市政项目关系到国计民生,要想使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品质得以保障,必须利用合理的举措、协调运营与回报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有效地规避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期间存在的风险。社会进步推动了污水处理项目专业化的建设水准,将投资运营交予了专业的管理团队,不仅能够对运营的效果进行合理的把控,同时还能根据运营的成本、资源的配备情况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使运营与回报之间的利益得以合理协调,

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模式

某市政污水污水处理工作,日处理污水 20 万吨,日处理污泥 300 t,为该市首个采用 PPP 模式运营的存量污水处理项目,采取引资引智方式进入污水处理行业,促使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得到创新,有效盘活污水处理资产,并促进环境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结构优化,促使质量水平与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现结合此模式应用实践展开具体分析。

1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管理

1树立工程思维。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需树立工程思维,采取模块化和碎片化方法,对土建和污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系统等实施严格控制,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细化分解项目建设管理职责与任务,运用模块化管理模式,落实具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与效益。不同的建设任务( 模块) 应设置具体负责人,形成层层控制的管理体系,整合项目管理资源和力量,高质量推进污水建设。

2做好品质保障。污水工程项目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项目管理要做好以下要素控制: 一是基本材料。对所需的土建材料和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要认真分析每个环节与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做好严格控制,保障污水系统建设质量。消除不良材料因素,避免给污水工程质量带来威胁。二是技术与工艺。污水工程处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膜处理技术和其他工艺,为处理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污水项目建设环节,要做好污水工程施工技术与工艺效果控制,切实把关污水工程施工质量。三是落实质量检验检测方案。土建基础和设备安装是污水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和要点,要采取全面严格控制措施,经过细致全面的质量检验检测,排除对污水系统建设质量的影响,达到预期建设效益。

2、项目运营模式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与市水务局作为市政府授权的污水处理项目 PPP 实施机构,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引入某央企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项目运营管理,水投集团以政府方出资代表身份,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组建污水处理 PPP 项目公司。后期项目运营管理方面,由 PPP 公司向政府支付特殊经营权使用费,获得此工程项目合作范围内 30 年的特许经营权。整个项目运营期间,污水处理 PPP 项目公司主要负责提供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服务,并承担合作范围内设施运营维护任务,政府按照绩效考核结果来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PPP 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伙伴关系、利益共享及风险共担。污水处理项目中 PPP 模式的应用探索已有一段时间,部分项目引入了 PPP 模式,经过不断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使项目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和完善,为后期项目运营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PPP 项目推进中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其一,增强合作共识。在污水项目中引入 PPP 运营管理模式,由于各方利益诉求差异,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对高质量推进项目运营,强化风险控制,起到关键影响和作用。这需要各方在思想层面做到高度一致,正确认识与理解污水项目PPP 模式及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关系。构建风险共担机制,达到项目利益共享的目的。其二,增强信用意识。污水项目 PPP 模式能否有效运营并获得预期利益,需政府政策扶持及社会资本和企业力量保障,各方都必须要具有信任意识,避免出现信用危机。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做好污水处理 PPP 项目各方信用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其三,完善管理制度。为保障污水处理项目有效运行,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细化分解各方职责与任务,高质量推进项目运行,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价值和效益目标。

3、项目运行管理创新在污水项目运行管理中引入新技术和新手段,搭建完善的管理平台和系统,辅助污水处理效益管理落实到位,提高项目效益水平。项目管理实践中搭建了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实时化监控,如监测 COD 和 BOD 等处理效果,调整和优化处理方式。除此之外,在污水站日常管理方面,利用智慧化管理手段,降低管理成本,各部门及时有效沟通,保证项目管理工作扎实到位。在运营管理方面,贯彻创新理念,围绕水处理项目运营全过程,积极探索和创新,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促使项目效益目标得以实现。

污水处理项目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政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决定着人们基本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幸福感。市政府应重视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利用现有的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其发展,同时应加大资金投入,并充分发挥相关领域人才的力量,建设好各项污水处理项目,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瑁,洪玮.中国市政污水处理项目风险及控制途径探讨[J].科技视界,2019(5):45-89.

[2] 杨婷,黄银强.BIM 技术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全生命周期的应用[J].环境保护工程,2019(2):210-212.

[3] 张晖.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综合管理,2018(6):36-79.

[4] 喻丁志.探析市政污水处理配套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运用[J].智能城市,2018,4(17):115-1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