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管理与优化策略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简雪飞

武汉市建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

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下,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的管理,通过全过程、动态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与安全。为解决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材料采购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管理与优化策略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明确施工管理在企业形象、资源分配、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方面发挥的优势。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四点建议,如提高施工队伍综合素质、优化安全管理、强化质量管理、保证施工进度,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价值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管理;安全管理

正文


引言: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会对项目建设质量、效益等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建筑企业关注重点工作。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会因为施工人员、思想观念、管理制度等因素,使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等受到影响,无法达到项目建设管理目标。为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应做好施工管理,从人员、安全、质量、进度四个方面入手,提升相关人员责任意识,促使工程项目顺利施工。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促使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对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有秩序的现场管理工作,使各项目的施工顺利进行,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若是在施工环节中出现施工秩序混乱或者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则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无法为企业更进一步发展助力。通过多种管理手段的运用,维护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秩序,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使工程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从而使企业获得相应的报酬、效益。由此可以看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2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施工管理的实施,对资源配置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或者闲置的情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涉及较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建筑材料、设备、资金等等,若施工环节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会影响工程项目效益,无法为施工企业经济发展助力。高质量的管理工作,解决以往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1]。具体操作中,施工单位会根据工程合同要求,进行资源配置,通过对不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1.3提升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效果

施工管理工作范围广泛,需要管理人员从全局角度入手,通过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以达到高效工作的目标。如果施工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产生效果,无法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后续的使用。施工管理的实施,为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提供保障,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促使建筑企业稳定发展。以安全管理为例,工程项目施工中会因为安全防护不到位,使施工人员面临生命方面的威胁。施工管理的实施,降低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从而促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十分必要,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效果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部分企业认识到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并采取较多的措施,期望能够达到理想的管理水平。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施工管理水平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建筑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2]

第一,管理团队成员的默契度不足,缺乏合作意识、配合意识。当前负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队伍一般是企业临时组成的管理团队,由于该团队人员的默契程度较差,所以在规章制度建设、执行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不能为高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助力。

第二,施工队伍素质有待提升。通过对我国建筑施工队伍的调研,发现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此类人员具有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一般、安全意识薄弱的特征,增加安全事故与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工程项目中涉及较多的技术、工艺,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现代化工作理念,并掌握相关的技术,认真履行责任,推动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由于施工队伍综合素质低下,所以无法为现代化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保障,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效果。

第三,工程材料管理意识薄弱。工程材料的质量,会对工程项目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使用不符合标准与质量的要求,会影响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存在返工、延迟工期的风险。部分采购人员缺乏管理意识,未意识到工程材料质量问题带来的危害,无形中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效果。

第四,质量管理意识缺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应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施工人员根据技术标准、施工要求开展工作,以维护工程项目的质量[3]。由于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缺失,且不具备责任意识,所以在质量管理中会出现成品保护不到位、质量监管不全面的情况。

第五,安全意识有待提升。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手段,以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实际操作中,发现部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未针对危重大工程制定应急预案、缺少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不能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无形中影响工程项目建设效果。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施对策

3.1组建专业管理队伍

针对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组建专业管理队伍、强化施工人员队伍培训效果的方式,提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促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首先,基于项目管理模式,组建专业、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管理团队。临时组建的管理团队,对彼此工作能力、理念不了解,实践中会出现配合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根据工程项目规模、技术复杂程度,选择相应的管理团队[4]。比如工程项目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那么可以成立由项目总经理带头,由计划部、技术部、合同部、商务部、人事部等辅助,针对各个项目特点建立不同的管理队伍,负责不同的工程项目,通过各部门协同管理的方式,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其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施工队伍负责任务不同,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不同。人员培训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施工项目要求,结合施工队伍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使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形成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例如,部分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方面的了解不全面,无法按照相关的要求操作,无形中影响施工的质量。企业可以组织此类施工人员参与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的学习中,通过理论联合实践的方式,使施工人员掌握与施工技术有关的内容,并在具体操作中灵活运用。此外,还应加强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互动,增加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促使人员管理、项目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内容丰富,要求管理人员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根本。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工程项目主要责任主体,确定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流程,为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提供依据。结合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检查、验收与评估机制,对施工过程、竣工等进行全方位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科学选择材料供应商。为了避免与不符合资质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对供应商的调研,了解供应商综合情况,为后续合作做好铺垫。通过信息调研、市场分析,能够掌握供应商的资质、信用情况与工程材料质量,了解供应商是否符合企业的合作需求,并确定是否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价,保证供应商符合相关的资质,以此提升工程材料管理效果。第四,优化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提升工程项目质量、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施工管理中,应以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为前提,以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为目的,对施工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漏洞,是否有风险。若是在审查中发现问题,则需要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优化,降低施工风险发生的概率[5]。第五,规范相关技术标准。为防止施工环节出现质量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应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明确不同施工技术的操作要求,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队伍了解工程项目实施要求,在实践中熟练运用。第五,自觉接受监理人员的监督。监理机构承担的监督管理的职责,是督促建设单位按照规定、要求操作的重要媒介。为提升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自觉接受监理人员的监管,并主动与监理人员进行互动,共享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要求等内容,使监理人员了解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3加强施工进度管控

施工企业应以工程合同要求为准则,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工作,根据工程要求、技术复杂性,确定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周期与进度计划,要求施工人员执行施工进度计划,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施工的任务。首先,成立一支专门负责施工进度编制工作的队伍,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合同要求、工程项目特点,基于自身的经济效益目标,编制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的施工进度计划。其次,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管,避免出现不按要求操作的情况。在施工进度计划执行工作中,会因为管理人员或者其他因素出现调整施工计划的情况,使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出现偏差。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施工人员的规范化工作意识,同时可以促使进度计划落地。若是实际进度出现偏差,那么施工队伍与计划编制人员应及时沟通,调整进度计划,避免对其他工程项目实施产生影响[6]。最后,基于进度计划管理工作,制定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人员是否按照要求操作,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进行多元化的考核。考核结束后,将结果与工作人员薪酬绩效充分结合,对于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物质、精神方面的鼓励,反之则不。

3.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安全宣传、安全培训,同时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降低施工安全风险。首先,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环节,会因为高空坠物、深基坑坍塌、触电、物体打击等因素出现安全问题,影响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为降低多种因素带来的影响,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企业可以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将作业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安全防护操作等进行深入详细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促使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比如某施工单位为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培训活动中,指出对施工作业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强调了施工常见易发的安全问题,以案说法讲解施工员不按规定设置施工警告标志带来的事故隐患和严重后果。同时,对施工人员的着装、站位、安全员配置,施工车辆、设施摆放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培训,要求施工单位人员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施工流程,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施工作业,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切实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坚决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组织安全宣传活动,利用张贴标语、定期会议宣传的方式,提升施工项目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宣传活动的实施,有利于良好施工氛围的建设,对提高相关人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存在较多的问题,会因为施工队伍与施工理念的原因,出现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无法为建筑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效益。为体现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应组建一支专业的施工团队,利用业务培训的方式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同时,做好施工环节的质量、进度与安全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选择适合的供应商等等,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效果,促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尹浩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管理与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招标,2023,(06):200-202.

[2]张虎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4):24-26.

[3]张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3,(04):152-154.

[4]王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3,(05):163-165.

[5]欧阳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9):43-45.

[6]谢秉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优化对策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2,(19):69-71.

 


...


阅读全文